
暴力傷害與工作職責之間存必然聯系才應認定為工傷評析: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該條確定的時間條件是在工作時間內,地點條件是在工作場所內,實質性條件是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了暴力等意外傷害。因此,認定工傷應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實踐中,對于前兩個條件,即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相對易于辨別。但對如何判定因履行工作職...
一路先生:二說法: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
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1)兩者法律性質不同。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依據,記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而勞務合同(如承攬、加工、運送合同等),是建立民事法律關系的依據,屬于民法調整的范疇。(2)合同主體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必然是用人單位;而勞務合同既可以發生在公民和法人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公民之間或法人之間。(3)合同履行階段,主體雙方地位不...
一、保留勞動關系的證據,除了勞動合同,以下也是重要的證明: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二、對工傷事實進行取證。為了防止工傷事實被否認,建議做好如下取證工作: ...
案情簡介 審判者說審理結果判決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來源:網絡
員工入職次月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用人單位應當自入職之日起1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簽訂的,第2個月至第12個月且勞動者有工作的期間,應當按月支付二倍工資。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
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一般12個月的停工留薪,即治療和康復時間,如特殊病情,經批準,可延長12個月。 關于停工留薪期的確定,《工傷保險條例》沒有明確的規定,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規定,一般按以下辦法確定: 一、部分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有《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如福建省、北京市、山東省、重慶市等),對各類傷情停工留薪期期限進行了規定。在這些...
1.違法發包、轉包、分包或者掛靠情形下的工傷認定生效裁判或者仲裁裁決確認違法發包、轉包、分包或者掛靠情形下的工傷職工與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但工傷職工具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的情形,且其工傷認定申請符合《工傷保險條例》有關工傷認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2.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視同工傷的認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
工傷鑒定需要的材料有哪些1、《工傷認定決定書》復印件;2、申請人正面免冠彩照一張;3、身份證復印件;4、《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5、醫院的首次診斷記錄和出院小結。工傷鑒定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設區的市以上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其工傷有關事宜進行鑒定的行為。工傷鑒定的范圍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停工留薪期鑒定確認,護理等級鑒定,傷殘輔助器具...
編者按 陶某在沈某辦的企業上班。2016年11月6日,陶某在工作中用手去拿塑機中的產品,結果被塑機軋傷了右手。 在治療期間,公司老板沈某態度積極,不僅墊付了醫療費用,還預付給陶某2萬元賠償金,并說待治療結束后雙方坐下來協商賠償事宜。 陶某當時想,如果協商不好,自己才去申請工傷認定也不遲。 今年2月初,陶某治療結束后,因雙方就賠償數額不能協商一致,陶某就自行到人社局提出了工傷認定申請。 人社...
我們都知道,在工作之前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這是必須要做的事。 我們都知道,在工作之前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這是必須要做的事。不過,至于簽訂的合同到底是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這就不好說了。對于這兩者了解不多的人很容易把其弄混淆,但實際上這兩者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1、主體資格不同。首先我們要注意,勞動合同的...
依據《社會保險法》以及《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員工工傷發生的費用,一部分為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部分為用人單位支付。到底哪些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哪些由用人單位承擔,很多人并不是太清楚,下面從承擔的主體予以分類,將這些費用明細進行歸納,供大家在實務中參考: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費用(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1、醫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
一旦認定為工傷,賠償的主體是社保基金和用人單位。二審判決會產生工傷認定范圍的無限擴大,其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司法機關與政府機關要通力協助,共同管好、用好國家給予工傷職工救命錢。5、蕭十二在行政復議、一審、二審行政訴訟過程中所作的陳述明顯不符,根本不能自圓其說。在二審庭審階段,蕭十二上訴稱,其系2013年5月31日11時20分許在搬運零配件時滑倒受傷,而后又在食堂滑倒,并且提出蕭十二就餐系工作餐。二審...
一、單位申報 二、勞動者方申報 如果是勞動者一方,則問題稍微復雜一些: (1)可以直接代替勞動合同的書面文件: a、社保繳費清單。雖然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是為員工繳納有社會保險時,可以直接使用社保部門蓋章的繳費證明替代勞動合同申報工傷; b、個稅繳納憑證。可以到當地稅務部門打印帶有單位名稱的個稅憑證,也可以作為勞動合同的替代使用(憑證必須要有代扣代繳單位—用人單位的名稱); c、單...
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補齊保險嗎?如果用人單位存在未交社會保險的情況,是必須補交保險的,否則會影響新用人單位為您交社會保險。公司違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規定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
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36條、第38條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
律師解析:職工被犬咬傷算工傷嗎? ▌律師分析: 律師認為此類案件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第一類,職工在上下班途中被狗咬傷,不屬于工傷。理由是,《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是列舉式的規定,未明確被列入的,就無法適用這一條,不能認定為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對于上下班途中受到傷害能夠認定工傷的,僅列舉了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勞動者對于自身的權利越來越重視了,工傷這個話題也逐漸得到重視,但是在許多人印象中,工傷就是上班期間受傷或患上職業病,但真相果真如此嗎?小編今天講三個案例,看完你就明白了。 01案例一:午休期間趕去上班而受傷,算不算工傷呢?張先生是一家機電制造廠的工人,這天中午午休的時候,張先生吃完午飯,路過飲水間,就在飲水間里休息一下,不久收到廠里通知,中午需要加班,張先生便匆忙提起工具箱...
案例 2011年3月,徐某進入某機械制造A公司工作,并簽訂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2012年3月,A公司因業務變化以分立方式臨時成立某貿易B公司和某技術開發C公司,此后A公司注銷。徐某作為原A公司銷售部的員工,在B公司成立后即被安排至B公司工作,由B公司管理、繳納社保費、發放工資。徐某的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勞動報酬等均與原勞動合同一致,未有變化。徐某曾向B公司提出重新訂立勞動合同,B公司答復,其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