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2011年3月,徐某進入某機械制造A公司工作,并簽訂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2012年3月,A公司因業務變化以分立方式臨時成立某貿易B公司和某技術開發C公司,此后A公司注銷。
徐某作為原A公司銷售部的員工,在B公司成立后即被安排至B公司工作,由B公司管理、繳納社保費、發放工資。徐某的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勞動報酬等均與原勞動合同一致,未有變化。
徐某曾向B公司提出重新訂立勞動合同,B公司答復,其與A公司訂立的勞動合同由其與B公司繼續履行,無需再重新訂立勞動合同。徐某對此不予認可,雙方多次協商無果。2013年1月,徐某申請仲裁,要求B公司支付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
解析
用人單位的分立,是指用人單位由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裂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包括創設式分立和續存式分立。
那么原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后,勞動者繼續為新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是否必須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規定:
“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本案中,徐某原系A公司員工,A公司分立成B公司與C公司。A公司注銷以后,徐某的實際工作單位為B公司,徐某與A公司簽訂的原勞動合同的權利義務應當由B公司承繼,雙方均應繼續履行,因此應視雙方之間已經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無需重新訂立。
徐某以此為由要求B公司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的仲裁請求,于法無據。
企業分立,不影響勞動合同的的履行,也就不存在賠償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也就是不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如果你因此而辭職,用人單...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這些規定都是強制性規定,用人單位不得違反。但是哪些情況下,即便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也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一、員工試用期證...
用人單位是一個獨立的主體,相關事項是這個獨立主體的組成部分,當某個部分變化時,用人單位這個主體并沒有發生變化。 相關事項變化:用人單位在存續期間名稱、住所、股東、法定代表人等事項發生變更,或是用人單位存在...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勞動合同的內容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遵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約定的。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并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應認真履行。如果一方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內容,必須...
用人單位合并、分立的,不影響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如需要裁員,需要依法辦理,并給予勞動者相應的補償、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
法釋〔2001〕14號為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就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作如下解釋。第一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
問題提出分析 上述咨詢涉及關聯公司間調動并變更勞動合同簽訂主體(用人單位)的法律責任承擔問題。簡單的說,是否屬于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由于對此問題,法律沒有明文規定,這個問題的答案注定是因人而異的。筆者以下個人分析...
很多公司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企業因為各種原因,從原來的地方搬遷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有的是從城區搬遷到郊區,有的是從一個城市搬遷到另一個城市。 作為公司不愿意減員,希望員工也能到新的廠區,但是有部分員工因...
案情簡介孔先生于2009年3月10日入職A公司,擔任客戶主管,雙方簽訂合同期限至2015年3月9日止的《勞動合同》。2012年,A公司經營連年虧損,為了重獲生機,法人甲決定找朋友乙、丙幫忙入資。經協商,乙、丙兩人同意后,隨后三人到工商局辦理...
很多公司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企業因為各種原因,從原來的地方搬遷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有的是從城區搬遷到郊區,有的是從一個城市搬遷到另一個城市。 作為公司不愿意減員,希望員工也能到新的廠區,但是有部分員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