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旨合同是否有效,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進行判斷,并不因為一方當事人構成犯罪而必然導致合同無效。案情簡介一、2010年,陸東武采用加蓋偽造印章、出具虛假文件、冒簽其妻潘冬英名字等欺騙手段,與靖江市潤元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潤元公司,具備發放貸款經營資質)簽訂借款合同,取得3000萬元貸款,并將其中的1000萬元匯至潘冬英個人賬戶。二、在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陸東武未歸還潤元公司3000萬元本金及利息,致使該項貸款無法追回。三、2014年,江蘇省泰州市中院作出(2014)泰中刑......
股東未足額出資或出資后又抽逃出資,然后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這種股權轉讓的效力應當如何認定?裁判規則1.股東出資不實或者抽逃資金等瑕疵出資情形不影響股權的設立和享有,股權已變更登記,股權受讓人依據股權轉讓之外的法律關系拒付股權轉讓價款缺乏法律依據——曾雷訴甘肅華慧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馮亮、馮大坤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案例要旨:1.股東出資不實或者抽逃資金等瑕疵出資情形不影響股權的設立和享有。目標公司股權已經實際變更,股權受讓人雖以終止合同提出抗辯,但并不符合法定合同解除條件,其依據股權轉讓之外的法律關......
股權交易中,對交易標的進行資產評估已經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從財務角度看,估值的基礎之一就是企業財務信息的完整披露,如果連財務信息披露都不完整,那么依據該等信息作出的估值自然不可能靠譜。然而,本文所分析的案例中,在某國有股權轉讓過程中,盡管有高達1500萬元應付賬款債務未予以披露,法院竟然判決該不披露行為合法,出讓方無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為何法院會做出該等認定?股權轉讓方和受讓方在對所轉讓資產進行評估和審查時,應注意哪些要點?本文將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出售股權時,評估報告雖未披露部分負債及相關......
A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200萬,股東張三認繳40萬,占20%,但實際只出資10萬。現股東張三將其名下持有的A公司4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李四,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問題一:股東張三和受讓人李...
A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200萬,股東張三認繳40萬,占20%,但實際只出資10萬。現股東張三將其名下持有的A公司4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李四,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問題一:股東張三和受讓人李...
作者:楊喆,來源:法務之家一、重大誤解的法律界定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均對重大誤解可能導致的后果作出了規定,即滿足重大誤解情形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要求變更或撤銷。《民法通則》的相關解釋對重大誤解的構成條件予以了進一步...
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對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債務人在破產臨界期內無償轉讓財產是沒有對價的行為,必然會減少其責任財產,影響對債權人的清償能力,進而損害債權人的利益,所以...
雙方協商一致簽訂的合同依法對雙方有法律約束力,非法律事由不得解除,否則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解除有三種情形:第一是合同解除可以雙方協商一致解除,第二是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款出現,按照約定進行解除,第三是合同法規定的條款申請合同無效、申請撤銷合同...
實踐中,兇宅的認定及未及時披露兇宅信息的法律后果存在爭議本期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中兇宅的認定及未及時披露兇宅信息的法律后果為基礎整理了相關裁判規則和司法觀點裁判規則1.出賣方故意隱瞞兇宅信息構成欺詐,買受方因此而主張撤銷合同的,應予支持——彭...
1.產交所并非司法機構,并不具有處置法律糾紛的職能,其無權對于股東是否享有優先購買權等作出法律意義上的認定。 —中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訴上海電力實業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裁判要旨】 雖然國有產權轉讓應當進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交易...
1.產交所并非司法機構,并不具有處置法律糾紛的職能,其無權對于股東是否享有優先購買權等作出法律意義上的認定。—中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訴上海電力實業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案【裁判要旨】雖然國有產權轉讓應當進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交易,但因產權交...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符合上述規定的,就是合同詐騙行為。
1、涉嫌合同詐騙,但詐騙證據不足時,可能是民事欺詐。 2、如果想追究其刑事責任:可以詐騙為由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只是想追回錢:可以民事欺詐為由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你們之間的轉讓合同,撤銷后,對方返還你所有的轉讓款、你返還他的店 ,但你要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