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同來了解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工傷。
勞務派遣單位的工傷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二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無論是《勞動合同法》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究其本質,都是為了明確勞務派遣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應當承擔用人單位義務,雙方之間具有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領域,用人單位義務當然包括工傷賠償義務。
故,當被派遣勞動者發生工傷,勞務派遣單位必須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勞務派遣的員工和用工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相對于正規就業而言,勞務派遣是一種典型的非正規就業方式,在我國亦是一種新型用工方式,與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曾經存在的企業之間的職工借調有某些相似之處,但其性質截然不同。關于勞務派遣的性質,學界有不同的觀點,這里我們對此不做過多的討論。
通過描述勞務派遣現象,可以將勞務派遣定性為是一種組合勞動關系。在勞務派遣中,存在著三種主體和三重關系。三種主體是勞務派遣單位、接受單位和被派遣勞動者;三重關系是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的關系,勞務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的關系和接受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的關系。在勞務派遣中,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即雇主是派遣單位,雇員是將被派遣的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之后,派遣單位將被派遣勞動者派遣到接受單位,勞動者在接受單位的組織管理下從事勞動。勞務派遣的本質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離。派遣單位作為被派遣勞動者的雇主,雖然是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但他只是形式上的雇主,因為他并不為勞動者提供真實的工作崗位和勞動條件,也不是勞動者實際勞動給付的對象。勞動者實際勞動給付的對象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接受單位。被派遣勞動者要為派遣單位的客戶即接受單位工作,成為接受單位勞動組織的成員,服從接受單位的指揮命令,遵守接受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并實際給付勞動。派遣單位既然是勞動關系中的雇主,有義務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工資、繳納社會保險、提供福利待遇等。接受單位作為實際得到勞動給付的一方,行使和承擔勞務派遣協議中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包括為勞動者提供實現勞動給付的工作崗位和其他勞動條件,進行勞動組織和監督管理、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等,并承擔向派遣單位支付派遣費用的義務。 勞務派遣工發生工傷的話,一般是由勞務派遣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有購買工傷保險,則相應的費用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承擔,否則的話就要由勞務派遣單位承擔。
一、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1、這個看是申請工傷事故還是申請民事損害賠償。一般來說勞務派遣人員的勞動關系是和派遣單位之間產生,所以工傷事故應當由派遣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申請民事損害賠償,則根據在用工單位所發生的事情情節,以具體事故責任...
勞務派遣員工工傷誰承擔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十條被派遣勞動者在用工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工傷認定,用工單位應當協助工傷認定的調查核實工作。勞務派遣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可以與用工單位約定補償辦法。 被派遣勞...
如果沒有勞動關系,單位是不用承擔工傷責任的。但是,一個分包單位的工傷由發包單位來承擔,這合法嗎?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勞動關系是無需承擔工傷責任的,但是也有例外,司法解釋規定,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仍可能會承...
對于工傷發生比較常見的是建筑工地,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往往是將工程轉包給包工頭,由包工頭雇傭工人,或者是分包給勞務分包公司,那么工人受傷后到底該如何救濟? 兩種途徑 1、工傷理賠:人社部門一般要...
承包方承包工程后經常出現勞動者討薪事件及勞動者損害事件,故出具以下風險分析及對策: 第一、建立實際施工人保險購買的完善制度 理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四款明確規定...
建筑工地上農民工遭受事故傷害,因違法轉包、分包現象的大量存在,往往給農民工在進行法律救濟時增加很大難度。從司法實踐來看,其法律救濟途徑一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申請工傷認定,走工傷索賠程序,即工傷保險責任糾紛;另一種是向法院起訴,走人身損害...
來源: 最高判例微信公眾號, 由陳鳴鶴律師整理工傷保險待遇糾紛通常以勞動關系確認為前置程序,但是,在下列5種情形中,在認定工傷時,可要求責任主體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一、違法轉包的情形——違法轉包關系中,轉承包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轉承包人聘用...
出現工傷后如何計算賠付工傷賠償標準和計算方法是由《工傷保險條例》以及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的。確定具體的傷殘等級才能確定相應的賠償標準。發生工傷首先應當申請工傷認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用人單位應在三十日內向人力資源和社...
現代社會,大部分家庭為雙職工家庭。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和二胎政策的實行,家政服務市場越發供不應求,與此同時,家政服務行業的糾紛也日益增多。 家政服務涉及家政公司、家政服務人員、雇主三方主體,其中糾...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于2020年9月30日頒布了《人力資源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導和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表明,為解決用工余缺矛盾、提升人力資源配置效率,鼓勵企業之間開展共享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