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辦理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第7次法官會議紀要)
【會議日期】2017年12月2日
【主持人】賀小榮
【出席法官】賀小榮、關 麗、王東敏、王富博、
李偉、黃年、阿依古麗、張雪楳、
曾宏偉、吳景麗、麻錦亮、丁俊峰、
杜 軍、葛洪濤
基本案情
甲向乙借款,第三人丙以其A不動產為乙設立抵押擔保,乙丙之間簽訂了抵押合同,但未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乙如約向甲發(fā)放借款,后債務到期而甲未能如期還款。
此時,乙丙之間簽訂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丙應承擔何種責任?法律問題在未辦理登記的抵押不動產抵押合同中,抵押人應承擔何種責任?
不同觀點
甲說:違約責任說
僅簽訂不動產抵押合同未辦理抵押權登記的,抵押權并未設立,債權人主張抵押權缺乏法律依據(jù),但仍可依據(jù)抵押合同請求抵押人承擔違約責任,包括要求抵押人繼續(xù)履行辦理抵押登記義務,以及在不能辦理抵押登記情況下的違約損害賠償責任。鑒于違約責任賠償?shù)氖锹男欣鎿p失,因此,抵押人應以抵押物的價值為限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乙說:擔保責任說
無論抵押人是否違反辦理抵押登記的義務,根據(jù)《物權法》第15條之區(qū)分原則,債權人即可依據(jù)有效之抵押合同要求抵押人承擔抵押合同上的擔保義務。此種擔保在性質上屬于債權,是介乎保證與抵押權之間的非典型擔保。
其與保證的相同之處在于二者均屬人保范疇,不同之處在于保證系以保證人不特定財產進行擔保,而此種不規(guī)則擔保系以特定物進行擔保。其與抵押權的相似之處在于二者均以特定物提供擔保,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屬于債權擔保,后者屬于物權擔保。當債權人要求抵押人承擔抵押合同上的擔保責任時,抵押人應以抵押物價值為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而非補充清償責任。
法官會議意見
采甲說
不動產抵押權的設立以登記為必要,簽訂抵押合同但未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權并未設立,債權人如主張享有抵押權的,不應得到支持。但是否登記并不影響抵押合同的效力,抵押合同有效成立后,就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如抵押人依約負有辦理抵押登記的義務,但因抵押物滅失或轉讓而不能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以抵押物的價值為限賠償債權人履行利益的損失。連帶責任須有明確的法定或約定依據(jù),在雙方并未約定抵押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下,債權人請求抵押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意見闡釋
(一)抵押合同的成立與抵押權的設立
《物權法》第15條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痹摋l確立了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與物權變動的區(qū)分原則,明確區(qū)分了合同效力(物權變動原因)與物權效力(物權變動結果)?!段餀喾ā返?5條糾正了《擔保法》第41條將抵押合同的效力與抵押權的設立混為一談的做法,對于確定僅簽訂抵押合同但未辦理登記時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至于抵押合同成立后,抵押權是否設立,則要作具體考察,不可一概而論?!段餀喾ā返?87條至第189條關于抵押權設立的基本原則是:對于不動產抵押,原則上采登記要件主義,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對于動產等其他財產來說,則采登記對抗主義,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jīng)登記只是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具體來說,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建設用地使用權、荒地等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以及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設定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簽訂抵押合同但未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合同有效成立,但抵押權并未設立。對以下財產設定抵押,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但未經(jīng)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1)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2)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3)飛機、船舶、汽車等交通運輸工具;(4)企業(yè)、個體工商戶、農業(yè)生產經(jīng)營者以現(xiàn)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的總體設定浮動抵押的。
(二)違約責任還是擔保責任?
簽訂不動產抵押合同但未辦理抵押登記時,抵押人承擔的是違約責任還是保證責任,其區(qū)別在于如何認定抵押合同與主合同的關系。違約責任說從抵押合同本身著眼,認為抵押人未履行抵押合同項下的辦理抵押登記義務,本身就是違反抵押合同的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包括繼續(xù)辦理抵押登記以及不能辦理抵押登記情況下的損害賠償責任。當然,在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上,實務中還存在著過錯責任與嚴格責任的認識分歧。
與違約責任說立足于抵押合同本身來考察抵押人的責任不同,擔保責任說則著眼于與主合同關系的角度,認為抵押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當事人簽訂抵押合同的目的就在于為主債務的履行設定擔保,因此,抵押人應承擔擔保責任。只不過,鑒于抵押權并未設立,此種擔保責任并非抵押責任,債權人不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此種責任亦非保證責任,因為保證合同,保證人應以自己的全部責任財產為主債務承擔擔保責任,而抵押合同責任中,抵押人僅以抵押財產的價值為限承擔擔保責任,類似于有限保證,本質上屬于非典型擔保的一種。
我們認為,從結果上看,違約責任說與非典型擔保說異曲同工,即抵押人均須以抵押物的價值為限承擔違約責任。但非典型擔保說不僅于法無據(jù),理論上也過于迂回曲折,法官解釋色彩過濃,不如違約責任說簡潔明快,且既有合同依據(jù)又有法理依據(jù),故采違約責任說。
(三)補充責任還是連帶責任?
抵押人承擔的是補充責任還是連帶責任,主要著眼于與主合同關系的角度。連帶責任說的主要依據(jù)是,既然抵押人承擔的類似于保證責任的非典型擔保責任,則根據(jù)我國《擔保法》以連帶保證為原則的法理,抵押人自然應當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只不過其責任范圍并不以主債務為限,而是以抵押物的價值為限罷了。但《民法總則》第178條第3款明確規(guī)定,“連帶責任,由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據(jù)此,未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情形,法律對擔保人之責任形態(tài)未作規(guī)定,如當事人未約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認定抵押人承擔連帶責任似缺乏法律依據(jù)。就此而言,除非抵押合同明確約定抵押人承擔連帶責任,否則,其僅在債務人不能清償時承擔補充責任。此種補充責任是以抵押物價值為限承擔的責任,而不是以抵押人的全部責任財產承擔責任。在抵押物毀損滅失或被處分的情況下,仍應作相同理解。
(執(zhí)筆人:葛洪濤 核稿人:關麗)
搞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法官會議紀要——追尋裁判背后的法理》P239-244,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轉自:法律圖書館
來源/給忙碌者的法律必修課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人員未經(jīng)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而擅自以公司名義對外擔保,該公司擔保的效力如何認定?很多法院傾向于判定該擔保合同有效。無論相對人是否善意,都讓公司承擔擔保責任,使很多公司苦不堪言。如下是...
一、不動產登記,僅僅是權利歸屬的確認和記載,本身并不直接設定物權裁判要旨:我國對不動產實行國家統(tǒng)一登記制度,未經(jīng)依法登記公示的物權,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但不動產登記,僅僅是權利歸屬的確認和記載,本身并不直接設定物權;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
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人員未經(jīng)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而擅自以公司名義對外擔保,該公司擔保的效力如何認定?很多法院傾向于判定該擔保合同有效。無論相對人是否善意,都讓公司承擔擔保責任,使很多公司苦不堪言。如下是常見的兩種裁判觀點:1、根...
第三十七條當事人以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抵押,經(jīng)審查構成無權處分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的規(guī)定處理。 1以“不得抵押”的財產約定“抵押&rd...
基本案情涉案房屋原所有權人為溫某之父(2006年已故)。2009年1月,黃某持偽造的委托書及公證書將涉案房屋以165萬元(當時市場價約為220萬元)賣給謝某。同年3月,廣州市房管局將涉案房屋過戶給謝某,頒發(fā)403號房產證。同年6月,溫某及家...
一、僅有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的簽字,合同未加蓋公章的,能否認定為是公司的行為根據(jù)簽字等同于蓋章的規(guī)則,加之蓋章問題的本質在于是否有代表權或代理權,故只要有證據(jù)證明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是以公司名義而非自身名義簽訂合同的,就應認定為是公司行為,由公...
裁判要旨不動產抵押合同成立,抵押權因未辦理抵押登記而未設立,債權人可以主張抵押人在抵押物價值的范圍內對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但債權人不能就抵押物主張優(yōu)先受償。案情簡介一、2012年12月24日,侯向陽(甲方)與韓福全(眾邦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裁判要旨:根據(jù)《企業(yè)國有資產法》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國有股權轉讓應當經(jīng)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國資委或財政部門)或本級人民政府批準,進行評估備案或核準并進場交易。國有股權轉讓未經(jīng)批準的,轉讓協(xié)議未生效;未經(jīng)評估的,不影響轉...
裁判要旨根據(jù)《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二款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jīng)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之規(guī)定,置換已抵押的土地使用權及嗣后注銷土地使用權證的行為,不具有對抗抵押權人的效力,不影響抵押權人對已抵押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zhí)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guī)定 ?。ǚㄡ尅?004〕1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zhí)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guī)定》已于2004年10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