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遺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部法律卻在實踐中對于“環境保護”因素的考慮十分欠缺。
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是民法以保護意思自治和私人權利為基本定位,而環境保護本質上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需要限制私人意思自治以維護公共利益。合同法如貫徹了“綠色原則”則會要求民事活動“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追求的是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公共目標而要求限制私人權利和意思自治,這便造成了合同法的綠色化目標與其基本定位之間的沖突。這也是合同理論與實務日益孤立于生態文明進程之外,“綠色原則”在合同法領域的貫徹失去重要法律依據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規模的不斷擴張,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日益受到破壞,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這不斷促使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的呼聲也隨之越來越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自十八大以來一直推動生態保護機制的建設,樹立并實踐“綠色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先進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是提出了“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的號召,并深刻闡明了“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由此便界定了中國未來發展的“綠色屬性”。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重要基石的民法典,必然承擔著促進和保障“綠色發展”的重要使命,義不容辭地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制度保障。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于是,為響應新時代的號召,民法典合同編直面生態危機環境保護這一問題,將“綠色原則”貫徹落實了。
那么,“綠色原則”又是如何在民法典合同編中貫徹彰顯的呢?下面我們就其中的綠色條款進行分析解讀。
第五百零九條:“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這條文明確了當事人在合約履行的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對當事人合同履行的綠色約束,有助于民事交易活動的綠色化轉型,對于防止以“意思自治”為由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提供了民法依據。
第五百五十八條:“債權債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等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舊物回收等義務。”該條文明確了當事人在債權債務終止后應當將產生的各種廢物舊貨進行回收和處理以減少它們對環境的影響,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終止的“舊物回收”要求,不但有助于宣傳樹立綠色環保的理念,而且能夠讓資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從而產生新的價值。
第六百一十九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包裝方式交付標的物。對包裝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裝;沒有通用方式的,應當采取足以保護標的物且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包裝方式。”該條文規定了出賣人的綠色包裝要求,商品包裝尤其是很多生活用品的包裝多采用塑料材質,無法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加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購物,使得大量的貨物需要包裝,在收貨人拆除快遞包裝的過程中,不但浪費了大量的紙箱、膠帶等資源,也使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通過民事領域立法明確商品綠色包裝的規定,具有重要的宣示意義。
第六百二十五條:“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標的物在有效使用年限屆滿后應予回收的,出賣人負有自行或者委托第三人對標的物予以回收的義務。”該條文規定了出賣人的回收義務,標的物回收不僅有利于資源的再利用,還有助于保護環境,對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第六百五十五條:“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安全、節約和計劃用電。用電人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用電,造成供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該條文規定了用電人節約和計劃用電的義務,明確用電人遵守國家有關限電、計劃用電的政策規定,在用電過程中要合理用電,避免浪費。違反節約和計劃用電義務,如不遵守國家有關節電的規定,采用高耗電的方式進行生產的,用電人將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從以上綠色條款的解讀中,我們不難發現,民法典合同編中對合同效力規則、履行規則、義務規則等進行的綠色化規定,不僅僅具有價值宣示的作用,更發揮了民法基本原則的裁判準則和立法準則功能。這不但是對民法傳統的合同自由和私人權利絕對化的一種修正,還有助于重點解決合同領域中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對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編纂的民法典共7編,物權編的主體基本沿用了原《物權法》的大部分內容,并在其基礎上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修改、添加了部分條文。那么,這些變化究竟主要體現在...
我國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的立法。 當全國上下尤其是法律界人士轟轟烈烈地開展民法典的學習時,我發現,大多數人都采取的實用主義,就是把目...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間簽訂的“忠誠協議”是否合法有效?男女雙方簽訂的約定一方凈身出戶的離婚協議,是否受法律保護? “忠誠協議”是否有效 關于夫妻在婚姻關...
刑法第258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那么本條規定中的“重婚”、“結婚”是否包含有配偶者與其他異...
《民法典》第三篇“合同”篇明確,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制度。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民法典》頒布實施后將對建設工程領域尤其是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產生深遠影響。 01建設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制度解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們知道,先前我國存在一部《擔保法》及《擔保法解釋》,但是《民法典》頒行后,統一...
“公序良俗”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應當是2017年頒布的《民法總則》中的,以往的立法中大多表述為“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等,《民法典》頒布后公序良俗原則正式作為民事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民法典,它既對原有的法律規定進行了大量修改完善,又增加了很多新的規定。 而對于這些新規定,它們能否適用于《民法典》施行前的法...
《民法典》雖沒有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整合入典,未對消費者權益進行專門的規定,但在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及侵權責任編等編章中均有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 01《民法典》對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的保護 ...
夫妻結婚之時買房子還房貸,免不了需要家里的幫襯,婚后,房子一起住,一起還房貸也沒什么問題,然而在離婚時,要明算賬,該如何處理,許多人弄不清楚,最近,法院審理了一起案件,看看法院怎么判吧。 案情回顧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