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中國環境法網【摘要】長期以來,環保被作為一種義務或者說一種責任,在環境保護法中也是作為義務本位出現的,其實,環保是一種商品,更是一個產業,我們缺少的是通過法律的制度安排,特別是在環境保護基本法中明確提出建立一系列市場機制來實施環保減排,變義務為權利,變責任為動力,變外部壓力為內生動力,才能實現環保減排目標的實現。排污權交易就是這樣一種典型的環保市場制度。【英文摘要】Foralongtime,Environmentalprotectionisregardedasadutyoraresponsibility,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isalsoemergingasaservice-based.Infact,Environmentalprotectionisacommodity,isanindustry.weneedthelegalsystem,especially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BasicLawclearlycalledfortheestablishmentofaseriesofmarketmechanismstoimplementenvironmentalemissionreductionobligationsfortherighttochange,Variableresponsibilityasadrivingforce,theexternalpressureforchangewithintheHealthmomentumcanbeachievedenvironmentalemissionreductiongoals.Emissionstradingisonesuchtypicalenvironmentalmarketsystem.【關鍵詞】排污權交易;環境保護基本法;庇古理論;科斯定理【英文關鍵詞】Emissionstrading;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Pigouiantheory;CoaseTheorem【寫作年份】2007年【正文】長期以來,環保被作為一種義務或者說一種責任,在環境保護法中也是作為義務本位出現的,其實,環保是一種商品,更是一個產業,我們缺少的是通過法律的制度安排,特別是在環境保護基本法中明確提出建立一系列市場機制來實施環保減排,變義務為權利,變責任為動力,變外部壓力為內生動力,才能實現環保減排目標的實現。排污權交易就是這樣一種典型的環保市場制度。一、政府推動的環保效率低下按照十五”計劃的要求,十五”末期,我國確定的20種主要污染物要比九五”末期削減10%,但數據顯示,20個指標中的COD(水中的化學需要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沒有完成削減任務,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僅沒有削減,反而比九五”末期有所增加。2005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COD排放量僅比2000年減少2%,未完成削減10%的控制目標。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剛性目標,2007年5月23日,國務院發布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指出,我國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萬噸減少到2295萬噸,化學需氧量(COD)由1414萬噸減少到1273萬噸;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這個方案以義務的方式提出了政府企業的環保減排責任。好多省份甚至以減排指標作為剛性指標要求。減排的剛性要求催生了巨大的環保市場,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年到2010年我國環保投資總額將達13750億元,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據國家環保總局的初步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年產值預計將達8800億元,其中資源綜合利用產值6600億元,環保裝備產值1200億元,環境服務產值1000億元。如此巨大的市場,如此嚴格的要求,但是結果卻并不理想,2006年雖然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幅分別比2005年回落11.3和4.4個百分點,但是并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
1.荷蘭是如何保護他們的環境 (一)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方針政策;起草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標準,根據職責和授權擬訂有關法規的實施細則和規范性文件。(二)牽頭開展環境保護政策研究;擬訂并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規劃;組織擬訂...
1.現行環境保護法的有待改善的方面 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越來越難以適應時代和環保工作的需求。《環境保護法》是1989年頒布施行的,但是這部法律實施了17年卻未修改過。17年間,世界和中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環境保護法越來越顯得落后和遲滯。在立...
【摘要】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已實施18年,其立法理念和價值取向已明顯落后于當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踐。在《環境保護法》修改過程中,應當對立法目的、立法模式、制度體系等基本問題重新進行定位,使修改后的《環境保護法》符合我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1.近年來,關于生態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1. 環境保護法 1989.12.262. 防沙治沙法 2001.8.313. 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10.281.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8.172. 海洋環境保護法 2013....
公司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審議。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予以公布,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或國家法律法規數...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噪聲法》)的決定,修改后的《噪聲法》將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同時...
1.怎樣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概論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政治文...
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國發[2013]37號公布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
在環境保護制度中,有一項被稱之為環境保護的刺激的制度,這一制度開始時主要包括污染者負擔、國家環境保護的財政補貼、低息或無息貸款、價格優惠、稅收優惠等行政措施[1],到后來,逐步發展為市場化的經濟手段的運用,如資源的有償使用、環境保護合同[2...
后悔權不是消費沖動權 律師解答: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15年來將迎來第一次大修,修改將進一步拓寬消法適用范圍,囊括各類物質商品和精神商品;建議建立產品召回制度取代三包;對于網上交易和大宗消費,消費者應該享有后悔權。 毫無疑問,后悔權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