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認定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怎么辦
勞動合同不能被認定為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就應該依照勞動合同繼續履行合同雙方的義務。
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其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這一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部分無效作了具體規定。
無效勞動合同是指訂立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定條件,不能發生當事人預期法律后果的勞動合同。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合同可以由用人單位擬定,也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共同擬定,但勞動合同必須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后才能簽訂,否則,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否無效,主要的認定依據是看其是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的上述規定,確認勞動合同無效的條件有三:
其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其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這里的“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當事人虛假的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的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威脅”是指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欺詐、威脅或者乘人之危,違反了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必須遵循的平等自愿、協商一致原則,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變更勞動合同,因此,以此種手段訂立和變更的勞動合同無效。除此之外,其他諸如采取恐嚇、威逼等手段,使對方當事人違背其真實意思而訂立和變更的勞動合同也是無效勞動合同。需要指出的是,該項內容不僅指用人單位,也包括勞動者在內。
其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這主要是指用人單位通過訂立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的條款中,只規定自己的權利,而對涉及勞動者的條款,則更多地規定的是義務,對勞動者應當享有的權利和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責任則不作規定。這種勞動合同屬于無效勞動合同。
其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法律法規是國家意志的體現,違反了法律法規特別是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自然無效。這種無效勞動合同有兩種情況,一是訂立勞動合同的主體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如用人單位不具有法人資格或者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勞動者不具備勞動行為能力或者尚不滿16周歲等。二是勞動合同的內容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如工作時間超過國家規定,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報酬,勞動報酬低于當地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等。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法律之所以不規定無效勞動合同的起算時間從履行的時候起,主要是因為無效勞動合同的訂立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而對建立在錯誤基礎之上的勞動合同是不應予以承認的。
以上就是律聊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資料。綜上所述,勞動合同本身就是受到勞動法的保護的,因此合同條款在被簽署后就擁有了法律效力。也就是雙方在沒有其他合理的理由下,必須按照合同條約的內容進行責任承擔,否則將被追究違約責任。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聊網進行在線咨詢。
【摘要】 根據無效施工合同簽訂的補充協議的效力,對于其性質,不能僅僅根據協議的名稱進行確定,更應當根據雙方當事人所設立權利義務的內容確定,并以此確定補充協議的效力。也即,施工合同無效, 若補充協議是對施工合同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內容...
作為一項獨立的案件類型,建設工程糾紛案件呈現專業性強、法律關系復雜、審理難點多、與社會穩定關系密切等特點,而建設工程合同就是其中最高發且最基礎的難點問題。 本文梳理了有關建設工程合同效力的認定問題以及合同無效情形下的審理思路。其中包括建設...
【摘要】根據無效施工合同簽訂的補充協議的效力,對于其性質,不能僅僅根據協議的名稱進行確定,更應當根據雙方當事人所設立權利義務的內容確定,并以此確定補充協議的效力。也即,施工合同無效,若補充協議是對施工合同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內容進行補充...
(一)掛靠合同無效后責任的承擔 (二)建筑承包合同無效后責任的承擔 1.建筑承包合同雙方的民事責任承擔。掛靠工程承包合同,是無資質一方以有資質一方的名義與發包方簽訂的民事合同。從合同的表面形式看,合同雙方當然是工程發包企業和接受掛靠的企...
建筑施工掛靠經營涉及的民事法律責任 (一)掛靠合同無效后責任的承擔 (二)建筑承包合同無效后責任的承擔 1.建筑承包合同雙方的民事責任承擔。掛靠工程承包合同,是無資質一方以有資質一方的名義與發包方簽訂的民事合同。從合同的表面形式看,合同...
陰陽合同問題再建筑領域非常突出,且十分復雜。 《合同法》、《招標投標法》以及2004年《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一》第21條等相關規定在解決陰陽合同問題上顯得力不從心。2018年《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二》一共26...
【裁判要旨】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設的房屋,與承租人訂立的租賃合同無效。但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取得建設工程...
【案情】 武某與王某原系夫妻關系,二人共有兩個子女,即長子武甲、長女武乙。2001年6月,武某購得位于北京市通州區西潞苑某單元某號房屋一套(以下簡稱訴爭房屋),該房屋登記在武某個人名下。2002年10月30日,王某去世。2005年10月1...
裁判要旨:一、涉及詐騙類犯罪的借款合同中,詐騙行為本質上仍屬欺詐行為,合同相對方既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撤銷,也可主張合同有效。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
一般情況下在借款合同中主要就是原告和被告,原告多為出借人,被告多為借款人。在特殊情況下原告可能是借款人即原債務人,所謂特殊情況是在債務人認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時可能向法院,如債權人銀行等金融機構直接扣收貸款,或者債務人重復還款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