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用工傷亡賠償的法律適用
某機械廠因未參加年檢,于2009年5月10日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但仍進行生產經營。9月22日,王某到機械廠工作。10月17日10時許,王某在車間維修機器時,因同事錯誤操作機器致其左手受傷。該機械廠派人將王某送至醫院住院治療,并支付了全部醫療費。后王某被鑒定為九級勞動功能障礙,無護理依賴。雙方因賠償問題發生爭議,王某到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機械廠給予賠償。經開庭審理后,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仲裁委最終裁決機械廠按照九級工傷賠償標準給予王某一次性賠償。
仲裁庭合議時,就如何適用法律出現如下不同兩種意見。
意見一:機械廠未參加年檢導致被依法吊銷企業營業執照,屬非法用工單位,王某受傷系非法用工傷亡,國務院授權勞動保障部制定了《非法用工傷亡一次性賠償辦法》,故本案應當適用此辦法裁決。
意見二:機械廠未參加年檢導致被依法吊銷企業營業執照,屬非法用工單位,故王某受傷系非法用工傷亡。按照《非法用工傷亡一次性賠償辦法》規定的賠償標準,裁決的賠償數額明顯低于同等級別的工傷待遇,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這一限制性規定,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處理此案。
究竟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還是《非法用工傷亡一次性賠償辦法》?
首先,根據案情尋求適用法律。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和《非法用工傷亡一次性賠償辦法》規定,非法用工單位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本案中,機械廠因未參加年檢于2009年5月10日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但仍進行正常生產經營,故機械廠系法律規定的非法用工單位。機械廠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后,王某在該廠工作時受傷,故王某的受傷屬非法用工傷亡。機械廠雖然不是合法用工主體,但王某在被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企業工作時受傷,有權得到其賠償。
其次,比較辦案依據的效力層級。《非法用工傷亡一次性賠償辦法》是勞動保障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第1款授權制定的,其效力當然低于《工傷保險條例》。因此,依據《非法用工傷亡一次性賠償辦法》計算出的一次性賠償金與《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不一致時,就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的限制性規定。從法律效力來看,本案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再次,應通過辦案實現立法意圖。非法用工傷亡實質屬于工傷的范疇,非法用工單位的受傷職工應享受不低于合法用工單位職工的工傷待遇。《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中的限制性規定和《非法用工傷亡一次性賠償辦法》的立法意圖,至少有兩個:一是保護非法用工單位受傷職工的合法權益,不能因其在非法用工單位工作而獲得更低的傷殘待遇;二是鼓勵和引導用工單位依法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和年檢,規范市場秩序,打擊非法用工,進而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因此,從實現立法意圖講,本案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綜上所述,仲裁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按照九級工傷賠償標準作出的仲裁裁決,是合理合法的。
一、裁判要旨:(一)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二)非法用工造成勞動者傷亡的,由該...
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非法用工是指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務工者與用工單位所建立的非法勞動關系。常見的使用童工,未經備案登記招用員工,外籍員工未經批準在國內工作等都屬于非法用工。依法打擊非法用工,是我國政府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前言】在建筑工程施工領域,因管理不規范及建筑市場的現狀,存在大量違法分包的情形,而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二百六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項...
來源: 最高判例微信公眾號, 由陳鳴鶴律師整理工傷保險待遇糾紛通常以勞動關系確認為前置程序,但是,在下列5種情形中,在認定工傷時,可要求責任主體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一、違法轉包的情形——違法轉包關系中,轉承包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轉承包人聘用...
▌什么是勞動關系? ▌什么是工傷? 所謂工傷是指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有職業病。一般來說,工傷只存在于勞動關系中。 那么,如何確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職工被認定為工傷后又享受哪些待遇呢?請看下文...
李某經老鄉介紹,被包工頭王某招用,進某建設公司工地做木工,工資每日約定200元。2014年3月,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從高空墜落,導致小腿骨折。李某認為,由于自己是在工地工作受的傷,屬于工傷,單位應當賠償李某工傷待遇損失。李某到勞動局工傷部門,...
一、非法用工傷亡是否需要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頒布施行以來,一些地方出現了非法用工造成傷害的人員或親屬要求工傷認定、賠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對《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三條的貫徹執行發生了爭議。工傷認定經辦部門認為:按該條款規定,...
【裁判要旨】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對于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達退休年齡但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雙方之間用工情形符...
一、違法分包傷亡是否屬于工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2013〕34號)第七條規定: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
在建設工程領域,經常存在的一種現象是,具備施工資質的企業承包工程項目后,將工程違法轉包或者分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再由實際施工人或者說包工頭自己招用工人對項目進行施工。 由于施工過程中勞動人員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