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勞動法律法規知識(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2023-06-06 13:21發布

      工會勞動法律法規知識(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1.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勞動基準法是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用人單位可以采用高于但不能低于基準法所規定的標準。

      我國的勞動基準法主要規定在:《勞動法》第4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第5章(工資)、第6章(勞動安全衛生)、第7章(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具體規定有:

      1、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方面:

      《國務院關于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1994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放假辦法》(1999年)

      2、工資方面:

      《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1990年)、《工資支付暫行規定》(1994年)、《最低工資標準》(2004年)

      3、勞動安全衛生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1991年)、《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1995年)、《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1996年)

      4、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方面: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2002年)、《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88年)、《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1994年)

      2.在勞動合動法中規定了工會的哪些權利和職責

      勞動合同法》中工會的職權分析 【摘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既是工會的基本職權,也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構建工會的職權體系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勞資雙方矛盾的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我國新近頒布的《勞動合同法》賦予工會的職權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的內容,即協商權、異議權、簽約權、起訴權和監督權。

      工會的這一職權體系是一個整體,但這些規定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尤其是關于簽約權、監督權和起訴權的規定均需要進一步完善。 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既是工會的基本職權,也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2007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可以說是迄今為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工會法》)以外對工會職權規定得最為詳細的法律。該法在勞動者權利的保護、用人單位的義務等方面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筆者認為,該法的最大亮點之一在于其對工會職權的規定。 一、《勞動合同法》關于工會職權的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工會的職權可以歸納為5個方面,即協商權、異議權、簽約權、起訴權和監督權。

      下文詳述之。 (一)工會的協商權 在《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前,我國對工會協商權并無直接的法律規定,間接涉及工會協商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

      這兩部法律規定:勞動者依法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雖然該規定中的“其他形式”應該包括工會形式,但畢竟沒有明確賦予工會以協商權,使工會在實踐中行使協商權缺少明確的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則彌補了這一不足,其在第一章“總則”的第4條至第6條中,分3個部分對工會的協商權作了規定。 1.工會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的協商權 在有關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方面,工會的協商權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制定、修改或者決定中的協商權。

      《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協商確定。”由于規章制度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用人單位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必須依據規章制度辦事,每個員工也必須遵守規章制度,因此,規章制度本身是否合法,是否能夠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賦予工會在用人單位制定、修改或者決定規章制度中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的職權,不僅有利于保證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的合法性,使用人單位進行有效的日常經營管理,而且有利于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賦予工會以重大事項決策中的協商權同樣也具有以上意義。

      (2)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實施過程中的協商權。《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國家法律、經濟形勢和用人單位的經營情況是發展變化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的決定實施也應該與時俱進,否則就不能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職工個人要求修改往往收效甚微,工會作為一個職工的群眾性組織和規章制度、重大事項決策的參與制定者,提出修改要求是非常合適的,效果也會較好。

      相比之下,《公司法》雖然也規定:“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但是,由于《公司法》的規定不包括“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而且重大事項僅限于“改制以及經營方面”,因此,該規定在現實中實施的結果,就是公司只需要聽聽工會和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就行了,至于最終如何決定,《公司法》并沒有規定。這就使得工會的權力大打折扣。

      而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的方案和意見,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的確定應當經過用人單位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的協商。既然是“應當”,就是強制性的規定,是義務性的規定。

      因此,沒有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同意的方案和意見幾乎是不可能通過的。 2.工會在“三方機制”中的協商權 《勞動合同法》第5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所以,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為了協調勞動關系,必須建立健全“三方機制”。這個“三方”,指的是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在這個“三方機制”中,工會不但有權與企業方面進行協商,而且有權與政府進行協商,以保證三方有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

      3.工會在“集體協商機制”中的協商權 《勞動合同法》第6條規定:“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

      3.勞動法律知識

      1、大律師網 相關律師根據《勞動合同法》給出以下的內容:第二條中的“等組織”不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其他依法登記注冊成立的單位。

      2、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照的分公司,經用人單位授權或同意,可以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當分公司不能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時,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3、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招用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以外的勞動者,即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4、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者,應當年滿16周歲,且尚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

      5、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家庭直接雇傭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等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6、用人單位招用與外單位保持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7、用人單位招用自主擇業轉業退伍軍人,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8、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應當辦理外國人就業證,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9、用人單位招用港、澳、臺地區的人員,應當辦理港、澳、臺人員就業證,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10、外國企業駐華辦事機構、外國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招用勞動者,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

      11、用人單位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經過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后,由用人單位決定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的實施。 12、總公司以下發文件的形式要求子公司執行總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子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程序后,該規章制度才能作為子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據。

      13、用人單位經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或決定的重大事項,自動適用于新招用的員工,但用人單位必須履行公示或告知義務。在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若新招用的員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14、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經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并已向職工公示或告知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用工管理的依據。 15、“公示或告知”是指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決定可以采取勞動者人手一冊、學習培訓等法律認可的方式完整送達或傳達勞動者知曉。

      16、《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中的“重大事項”是指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事項。 17、工會或職工認為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不適當的,提出意見,用人單位應在30日內書面回復意見。

      18、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中不能規定對違紀職工給予罰款的內容。 二、勞動合同的訂立 19、職工名冊應當包含勞動者姓名、性別、身份號碼、戶口地址、工作崗位等。

      用人單位應當將職工名冊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20、《勞動合同法》第九條中的“其他證件”是指學歷證明、技能證書、資格證等與勞動者就業相關的各類證件。

      “擔保”即指物的擔保,也指人的擔保。 “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是指與建立勞動關系有關的財物,如服裝費、駕駛員風險金、保證金等。

      21“同工同酬”是指同一用人單位內部實行全日制的勞動者,在相同、相近、相似的工作崗位上,付出相同的勞動量且取得相同業績的,應執行同等的工資分配制度。(另外,同工同酬是否包括補貼,年金、福利待遇等事項?) 22、《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九條、第八十二條中的“一個月”是指三十日。

      23、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從第2個月到第12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從第十二個月開始,視為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再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到期后未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按照上述規定執行。

      24、勞動者方面的原因致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且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致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工超過一個月后雙方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即使每用支付了二倍工資,也不能隨意終止勞動關系,應按照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

      如用人單位違法解除、終止勞動關系的,則須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補簽勞動合同時,勞動合同期限應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2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得約定終止條件,勞動。

      4.工會如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

      工會具有群眾性,它是按照自由原則由勞動者參加或組織起來的,參加工會與否,是每個職工的自由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職工加入工會或者不加入工會。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結社自由的權利,因此只要是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依照工會法和有關公民結社法律法規的原則和程序,都有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根據《工會法》的規定,工會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各級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

      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級工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會員不足二十五人的,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

      縣級以上地方建立地方各級總工會。同時還有全國或地方產業工會,全國建立統一的中華全國總工會。

      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既是工會的任務,也是工會的權利與義務。 工會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全法權益。

      (1)維護職工的民主權利。工會法規定,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的權利,工會有權提出意見,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職工的民主權利不僅需要黨和國家在制訂和執行政策、法律、法規時加以維護,而且還需要工會組織通過參與立法、參政議政,代表和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途徑,依法加以維護。 (2)對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工會有權要求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或者有關部門認真處理。

      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國家有關勞動(工作)時間的規定,以及違反保護女職工特殊權益的法律、法規,工會有權要求企業、事業單位從行政方面予以糾正。 (3)幫助、指導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集體合同是企業勞動者一方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的合同。

      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可以促進勞動合同的依法簽訂和依法履行,避免合同糾紛的產生,可以將全體職工的各項勞動權利利用合同的形式規定,使勞動者明確自身的合法權益和應盡的義務,從而有利于維護職工的勞動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4)對企業辭退、處分職工,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

      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在做出開除、除名職工的決定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如果企業行政方面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研究處理。 (5)工會有權參加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工作,有權支持和幫助職工進行訴訟。

      工會法規定:“工會參加企業的勞動爭議的調解工作”,“地方勞動爭議仲裁組織應當有同級工會代表參加,”“企業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提出意見調解處理;職工向人民法院起訴,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6)工會有權對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提出解決的建議,當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向用人單位建議職工撤離危險現場。

      有權參加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工會法規定,“工會發現企業行政方面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當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向企業行政方面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企業行政方面必須及時作出處理。

      工會有權參加傷亡事故和其分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行政領導人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此外,工會法還規定,“工會依照國家規定對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有權提出意見,企業或主管部門應當認真處理。

      ” (7)工會參與停工、怠工事件的調查處理。工會法規定,“企業發生停工、怠工事件,工會應當會同企業行政方面或者有關方面,協商解決職工提出的的可以解決的合理的要求,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

      在我國,停工、怠工事件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當部分是由于職工的正當愿望或要求未能得到及時解決或答復,職工所采取的消極做法。 停工、怠工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罷工,但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也會影響企業生產和社會安定。

      由于工會組織與職工聯系較多,比較熟悉和了解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也容易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職工與企業行政之間的矛盾通過工會組織參與協調,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5.勞動用工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你確定所有勞動用工法律法規都要嗎?好吧,都給你,希望你喜歡。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法條釋義 處理舉報勞動違法行為規定 對《關于如何理解無效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對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 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定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工資集體協商實行辦法 關于“三八”國際婦女節放假工資如何支付問題的通知 關于〈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 關于《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有關問題的復函 關于出境定居的歸僑眷職工享受一次性離職費問題的復函 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 關于對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問題的復函 關于對事實勞動關系解除是否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 關于對用人單位無理阻擾勞動保障監察檢查行為實施行政處罰問題的復函 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 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關于加強建設等行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管理的通知 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幾個問題的通知 關于勞務派遣的最新規定 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 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 關于人民法院對經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糾紛準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后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起生效的解釋 關于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 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 關于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處理依據問題的復函 關于印發《對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的通知 關于印發《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的通知 關于印發《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的通知 關于印發的通知 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 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關于職工因崗位變更與企業發生爭議等有關問題的復函 關于轉發《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于的答復》的通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集體合同規定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請示》的復函(1997)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問題的復函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合同期限問題的復函 勞動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 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對再婚職工婚假問題的復函 勞動行政處罰若干規定 勞動仲裁委員會組織規則 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 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 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企業民主管理規定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2011)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臺灣和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未成年工特別保護規定 信訪條例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最低工資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6.工會應怎樣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1)工會應當為勞動者提供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方面的幫助和指導; (2)當用人單位與職工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爭議時,工會應積極參與調處,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3)工會應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發現用人單位對職工合法權益的侵犯,應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要求有關方面查處并予以糾正; (4)當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工會認為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約定的,有權要求用人單位重新處理,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相關知識

        與工會工作相關聯的法律法規(涉及工會的法律有哪些)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4-20 12:13

        1.涉及工會的法律有哪些 1工會法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不得與所在地總工會就工會經費收繳問題聯合簽發文件的通知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產業工會、基層工會是否具備社...

        工會法律法規考試試卷(工會基礎知識必考題有哪些)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4-20 04:15

        1.工會基礎知識必考題有哪些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sunhongd工會基礎知識必考題有哪些 工會基礎知識必考題一、選擇題1.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于哪一年頒布實施?(A.1950年)A.1950年B.1...

        人力資源應該懂得的法律法規(HR需要懂得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來源:其它 時間:2021-08-25 18:06

        1.HR需要懂得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其實人力資源管理挺繁瑣的,我之前做過,但是沒多長時間,就放棄了,下面給你一下章節目錄你看一下吧 !!如果對你用幫助的話,別忘記加分啊~~謝謝!! 第1章 人力資源常用法律法規 1.1 勞動法律淵源與效力 1...

        工會業務涉及的法律法規(涉及工會的法律有哪些)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4-20 01:16

        1.涉及工會的法律有哪些 1工會法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不得與所在地總工會就工會經費收繳問題聯合簽發文件的通知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產業工會、基層工會是否具備社...

        公司經營中需懂的法律法規(涉及企業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來源:公司法 時間:2022-04-20 15:12

        1.涉及企業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涉及的法律、法規很多,主要有:1、公司基本法律《公司法》,是規范公司行為的最基本的法律,公司的設立、股東資格、公司章程、股東責任、股東權利、公司高管、公司解散、清算等事項,都應當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來進行,是中、小...

        新員工安全法律法規(新員工進場安全教育的法律依據)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4-20 17:00

        1.新員工進場安全教育的法律依據 根據1995年勞動部發布的《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的規定,對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的三級安全教育。廠級安全教育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通知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

        關于勞動法的所有法律法規(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1-08-29 10:03

        1.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勞動基準法是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用人單位可以采用高于但不能低于基準法所規定的標準。我國的勞動基準法主要規定在:《勞動法》第4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第5章(工資)、第6章(勞動安全衛...

        工作方面法律法規(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1-08-29 09:07

        1.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勞動基準法是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用人單位可以采用高于但不能低于基準法所規定的標準。我國的勞動基準法主要規定在:《勞動法》第4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第5章(工資)、第6章(勞動安全衛...

        勞動法的相關法律法規(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1-08-25 16:33

        1.常用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勞動基準法是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用人單位可以采用高于但不能低于基準法所規定的標準。我國的勞動基準法主要規定在:《勞動法》第4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第5章(工資)、第6章(勞動安全衛...

        人力資源應遵循的法律法規(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來源:其它 時間:2021-08-26 21:01

        1.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DV内射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性色A码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 |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一区高清在线|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