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9月2日,劉某在天貓網站上某酒類專營店(以下簡稱專營店)購買一款促銷產品——XXX高粱酒,促銷價為1257元/瓶。劉某共購買了5瓶,合計支付貨款6285元。專營店在該酒詳情頁中“是否為有機食品”一欄標注為“是”。劉某于9月5日收到貨物后,對該款酒到底是否為有機食品產生懷疑,要求專營店提供證明該款酒為有機食品的認證文件,專營店表示無法提供。劉某認為專營店存在虛假宣傳,構成欺詐,故起訴至法院,要求專營店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的規定,退還其貨款6285元并賠償18855元,合計25140元。法院審理認為,商品是否為“有機”食品,必須經過有關認證機構予以認定。劉某在購買案涉高粱酒時,該酒類專營店在商品詳頁中“是否為有機食品”一欄標注為“是”,可以認定在交易發生時,專營店的錯誤標注誤導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存在欺詐情形,故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對劉某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法官點評: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的不斷升級,人們對食品類商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越來越關注,為加大對惡意生產者及經營者不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運用懲罰性賠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商品標注為“有機”產品,必須經過有機產品認證機構依照《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規定,按照有機產品認證規則,對相關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活動符合中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進行合格評定并頒發認證證書。本案中,該專營店在明知案涉高粱酒未經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情況下,擅自標注該款酒為“有機”,對消費者的消費意愿產生重大直接的影響,故該專營店的行為構成消費欺詐,消費者可主張懲罰性賠償。
專家點評(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眭鴻明教授):
商品標注對消費者的消費意愿直接形成影響,錯誤的標注會誤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標注不實存在欺詐情形的,消費者可依據相關法律主張懲罰性賠償。因此,經營行為需客觀真實標注商品相關信息,確保商品交易行為的合法性。
為消費者依法維權支招 濟南中院發布保護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為進一步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商家誠信經營,提倡和諧消費,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向社會發布保護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內容涉及消費維權、...
2018年7月13日,張三到某市某文物店內購買了一個翡翠手鐲,購買價格為8100元。 張三購買上述商品后,該文物店向張三開具了一張發票,發票項目一欄載明為翡翠手鐲。后張三發現其在該文物店內購買的手鐲并非其...
一、買到翻新的手機可以主張三倍賠償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消費者購買新手機時,如果購買的手機是翻新的,屬于欺詐的行為,消費者可以向經營者主經三倍的經濟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
1.如何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淺談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05-7-6 已被閱讀 37 次 □ 羅 敏《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后,起到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從執法實踐來看,...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選購汽車作為代步工具的家庭越來越多,與其他消費品相比,汽車作為構造復雜的商品因其交易數額較大、安全性能要求較高,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爭議及隨之引起的社會關注也較多。若汽車經銷商隱瞞維修事實出售新車,是否應該被認定為欺詐...
可以找到商家進行協商索賠或報警協商索賠;協商不成的,可以到當地人民法院進行投訴索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
對于欺詐性經營行為的懲罰 對于經營者是否實施欺詐性經營行為的認定,應當把握以下幾方面: 1、看經營者是否有欺詐的故意,即經營者在主觀上是否有誘使消費者產生錯誤意思表示的目的; 2、看經營者在客觀行為上是否采取了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
許多顧客網購的產品買回去又無故反悔想退換,或是質量不合格要退貨,或又因產品不合格遭受損失等等,這些情況我們如何處理?如何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央廣網訊,2017年9月21日某電商平臺一條和假貨有關的信息引爆網絡,帶來了正能量:兩家店鋪在其...
超前點播,欺詐如何認定消費者購買了視頻平臺的VIP服務后,視頻平臺承諾可以提前觀看熱門電視劇的前六集,而消費者購買VIP服務后,觀看點播時,還需要每集支付3元,這就是典型的消費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構成要件:(I)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
導讀:欺詐消費者行為是一種帶有欺騙性質獲取利益的行為,是一種道德缺陷。也是法律所不允許的。下面小編為您提供欺詐消費者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發布虛假廣告的法律責任 針對一些商業促銷廣告中嚴重存在的對產品(服務)質量的虛假宣傳,欺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