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判決說我上訴書寫的被告方:沈丘乾泰置業有限公司。和一審法院判決:沈丘縣乾泰置業有限公司,字少了一個,主體資格不明確,讓一審重新審理確認主體。
仲裁的時候被告方確認身份沒問題,一審也確認被告方身份沒問題。被告方也承認是我起訴的公司。我提交的證據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發工資賬戶,工作服等都證明被告方就是這個公司。包括一審判決了被告方都把錢轉給我了。很明顯主體是確實的。二審被告方都沒出庭,法官給被告方打電話問他們,他們說法院判多少給多少,這個案子不會再出庭了,也是承認他們是被告方的。被告方都沒有異議,現在法院在實事證據都證明主體資格沒問題的情況下,還要拖時間讓一審重審確認,我該怎么辦?
友情提示: 此問題已得到解決,問題已經關閉,關閉后問題禁止繼續編輯,回答。
付費偷看金額在0.1-10元之間
相關知識
?最高院:?當事人在上訴期滿后還能否增加上訴請求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4-20 16:50【裁判要旨】雖然《民訴法》第165條規定,上訴人所遞交上訴狀的內容應包括上訴的請求和理由,但依照《民訴法》第174條關于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依照二審程序的相關規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的規定,不應將《民訴法》第165條關于上訴請求的規定理...
父母出資買房登記女兒名下,借名買房是否成立?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5-17 17:35爭議焦點父母出資購買房屋登記在女兒名下,每月貸款由父母轉給女兒。父母起訴要求確認為該房屋的實際權人。一審認為證據不能達到高度蓋然性,借名買房需要有女婿的合意,駁回訴訟請求。二審法院認為結合涉案房產的購買過程、居住狀況等事實,足以證明父母為涉...
最高法裁判:保證人的配偶也在《保證合同》上簽字,如何認定?
來源:合同事務 時間:2022-04-07 14:08? 案例索引:天津市博祥公司等與天津濱海農商行廣開支行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2019)最高法民申2976號】?裁判要旨:董洋作為涉案借款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僅與農商行廣開支行簽訂《個人最高額保證合同》,自愿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且其配偶賈鏡甄亦...
夫妻一方借款用于公司經營,經營所得收益形成夫妻共同財產的,該借款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來源:債權債務 時間:2022-07-13 08:21【裁判要旨】1.用于公司經營的借款發生于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且夫妻一方擔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并持有該公司股權的,法院可據此認定經營該公司的所得收益已形成夫妻共同財產,故該筆借款應屬于夫妻共同債務。2.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2015)民一他字...
公司法典型案例:股東如何通過訴訟的途徑行使利潤分配請求權
來源:公司法 時間:2022-04-20 00:25公司制的企業由于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公司所有人并不親自經營公司,導致在實踐中,公司經營人有時可能出于某種目的,在公司實際盈利的情況下,卻不分配公司利潤,進而損害公司所有人益。本文嘗試通過長春中信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股東利潤分配糾紛一案對上述問...
最高院:購房人已支付的價款雖未達到房屋總價款的百分之五十,但一定條件下其權利亦可排除強制執行?
來源:房產糾紛 時間:2022-07-13 13:17【裁判要旨】1.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優于抵押權和一般債權,但不能對抗已經交付所購商品房全部或者大部分價款的消費者?;诖?,從邏輯上可以推論,抵押權和一般債權均不能對抗消費者的物權期待權。2.在審查購房人的權利是否符合《執行異議和復議規定》...
一槌定音:律師費是否屬于違約方拒履行合同給守約方造成的實際損失?
來源:合同事務 時間:2022-06-07 08:48案例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洛陽市城建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洛陽龍武置業有限公司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民事申請再審審查民事裁定書,案號:(2021)最高法民申2218號,發布日期:2022年3月7日 。裁判要旨:當事人提起本案訴訟,是...
合同約定的承包人可否發包人主張權利
來源:合同事務 時間:2022-07-14 11:41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 (2018)最高法民終7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鑫華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沈陽瑞家置業有限公司 原審第三人:沈陽山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原審第三人:孫柏成 上訴人湖...
最高法公報案例:交通事故責任,不等于民事賠償責任!
來源:交通事故 時間:2022-01-10 14:48來源:法務之家裁判觀點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作出行政決定所依據的主要證據,雖然可以在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認定結論的依據是相應行政法規,運用的歸責原則具有特殊性,與民事訴訟中關于侵權行為認定的法律依據、歸責原...
清晰明確!最高法公報: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民事賠償責任認定
來源:交通事故 時間:2021-09-03 15:31▌裁判觀點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作出行政決定所依據的主要證據,雖然可以在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認定結論的依據是相應行政法規,運用的歸責原則具有特殊性,與民事訴訟中關于侵權行為認定的法律依據、歸責原則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