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判要旨
原告起訴時未聲明有仲裁約定,一審提交答辯狀期間,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遭駁回后在二審程序中提出存在仲裁約定,主張法院無主管權的,屬于“首次開庭前提出異議”。若法院經審查仲裁約定有效,應依法駁回原告起訴。
案情
2013年9月15日,石某與某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以下簡稱分包合同),約定石某承包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某段輸變電工程。雙方在分包合同第十三條約定解決爭議的方式為“雙方達成仲裁協議,向工程承包人所在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合同簽訂后,石某依約定履行了合同義務,該工程已竣工且驗收合格并投入使用。經雙方結算,某公司尚欠石某120多萬元,其承諾在2017年春節前將余款交付。逾期未支付后,石某起訴法院,要求支付工程款余款、利息及違約金。一審提交答辯狀期間,某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被一審法院駁回后上訴,二審程序中其提出雙方有仲裁約定,主張法院無權主管。
裁判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工程位于重慶市北碚區,根據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確立的管轄規定,本案系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引發,屬于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應由不動產所在地即本案一審法院管轄,遂裁定駁回被告的管轄權異議。
某公司不服提出上訴。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雙方簽訂的分包合同第十三條約定解決爭議方式為“雙方達成仲裁協議,向工程承包人所在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目前重慶市只有重慶仲裁委員會一家仲裁機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應當認定雙方選擇重慶仲裁委員會仲裁。同時,被告系在審前程序中主張異議,依仲裁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一方當事人“首次開庭前提出異議的”,仲裁約定具有約束力,應排除法院的主管。法院遂撤銷一審裁定,駁回石某的起訴。
評析
當事人雖有訴前仲裁約定,但爭議發生后,一方并未依約申請仲裁,而是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開庭前,被告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被駁回后,在上訴程序中主張存在仲裁約定的,法院應如何處理是本案的爭議焦點。筆者認為,經審查仲裁約定有效的,應依法駁回原告起訴。
1.對于主管權與管轄權的界分問題。民事訴訟中的主管權,具體指人民法院、其他國家機關及仲裁機構在解決民事糾紛問題上的分工和權限。管轄權是指不同級別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權限分工,是涉及審判權的組織體制、公民訴權保護等基本問題的重要訴訟法律制度。主管和管轄有著密切的關系,主管是確定管轄的前提和基礎,管轄是主管的落實和明確。主管問題解決的是糾紛是否應由法院受理,管轄問題解決的是應由哪一級、哪一個法院受理。
2.仲裁約定前提下主管異議與管轄權異議的界分問題。管轄權異議與主管異議雖均為訴訟異議,但二者設置目的迥異。主管問題涉及的是法院對相關爭議有無審判權,是外部關系問題。管轄權異議則是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依法提出該法院無管轄權的主張和意見,旨在解決法院內部審判工作分工,系內部問題。一般而言,存在主管異議的前提下,不會涉及管轄權異議問題。但是民事合同意思自由原則雖催生了當事人靈活選擇糾紛化解的訴訟內外方式,民事合同的相對性特征卻決定了合同約定的內部性和隱蔽性。若當事人均未提出仲裁約定,法院無從獲悉相關內容,這是當事人主義裁判理念的重要表現。一旦一方當事人主張,法院必須審查仲裁約定的效力,在確定仲裁約定無效前提下,法院才能行使主管權,進而確定本院是否有管轄權。回歸本案,雙方當事人存在有效仲裁約定,理論上可以排除法院的主管權。但石某向法院提起訴訟時并未主張仲裁條款存在,被告亦沒有立即提出主管異議,而是以“原告就被告”為由提出管轄權異議。
3.管轄權異議程序中主張仲裁約定排除法院主管,經審查仲裁約定有效的,應依法駁回原告起訴。為有效推進糾紛的高效、實質化解,即便對于存在有效仲裁約定的糾紛,并未完全排除法院的主管權。仲裁法明確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根據該規定,“視為放棄仲裁協議”應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雖有仲裁協議或仲裁條款,但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沒有作出聲明;二是另一方當事人沒有在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前提出異議。因此“首次開庭前”明確了主管異議提出的時間要求和程序階段。司法解釋進一步將“首次開庭”明確為答辯期滿后法院組織的第一次開庭審理,不包括審前程序中的各項活動。
本案中,石某起訴時未聲明有仲裁協議,符合上述第一個條件;被告雖然在一審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但在管轄權異議上訴程序中主張主管異議,此時仍屬于審前程序,不符合上述第二個條件,因此不能視為放棄仲裁條款的約定,從而排除了法院的主管權。
本案案號:(2017)渝0109民初6400號,(2017)渝01民轄終2151號
案例編寫人: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潘晶晶 王 坤
來源:網絡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仲裁機構名稱約定不明確的仲裁協議的效力的請示的復函 2006年3月13日 [2005]民立他字第55號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05]魯立請字第1號《關于如何確認仲裁機構名稱約定不明...
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仲裁協議的存在是整個仲裁程序得以順利展開的基石。具體類型如下: 一、存在完備有效的仲裁條款時,作為法院駁回起訴的依據。 法律依...
提綱: 一、 什么是審判理念?二、 為什么要提勞動爭議案件的審判理念?三、 勞動爭議案件審判理念的具體把握(一) 舉證責任問題(二) 其他民事法律在勞動爭議審判中的運用問題(三) 如何掌握傾斜保護原則問題(四) 仲裁程序與訴訟程序的關系問...
1一、生效仲裁裁決或法院判決已駁回部分請求,執行中又提出執行異議之訴,是否構成重復訴訟關于重復訴訟的問題,可見下表中的相關規定,普遍印象是針對兩次訴訟(非涉仲裁)中因訴訟標的、兩訴的法律關系等存在爭議來界定是否構成重復訴訟。但本案涉及前案系...
與訴訟管轄一樣,執行管轄的重要性我們亦應當予以重視,現目前國內的大環境仍為人情社會,合理利用執行管轄,有時可有效規避地方保護。 那么法律對于執行管轄是如何規定的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由...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為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下簡...
近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制定《執行異議及執行異議之訴案件辦理工作指引(一)(二)(三)》,分別就:1.執行異議及執行異議之訴案件辦理原則及程序性問題,2.不動產執行標的引發的執行異議及執行異議之訴案件的辦理,3.涉及租賃及抵押財產、動產所有...
管轄權異議的證據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即可。 1、能證明訴訟標的的發生地點的證據; 2、證明受理法院無權管轄此訴訟標的的法律規定即可。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
有仲裁協議,一方提起訴訟,法院立案后,另一方提出有仲裁協議的管轄權異議,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一般有管轄權的仲裁都是勞動合同的履行地,也有的是企業營業執照的注冊地,法律上規定這兩個地區的仲裁都有權利受理案件。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1...
安徽高院裁定被告人李繼軒販賣毒品案01 1裁判要旨 02 案情 03 裁判 04 評析 本案涉及庭前有罪供述轉化條件及其合法性審查范圍及刑訊逼供行為的處理問題,現評析如下: 1.被告人庭前供述轉化為當庭供述的條件。 被告人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