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問:如因工傷職工違章操作造成工傷,用人單位能否依據規章制度扣減停工留薪期工資?
答:不能。
案情簡介
2014年底,某煤礦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后制定一份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員工因違章造成受傷或自己安全保護不到位造成受傷的,由責任人按職工在傷休期間依國家規定計算出的薪酬標準的20%賠償人力資源損失。該規定已通過培訓及考試形式告知全體職工。
2015年11月, 職工萬某在工作中因違章操作受傷。次月30日,萬某被依法認定為工傷。 2016年11月9日, 萬某經勞動能力鑒定為傷殘八級。煤礦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依法確定萬某停工留薪期為6個月,萬某無異議;但煤礦以萬某是因違章造成工傷為由, 按萬某原工資80% (即4000元) 為基數計發其停工留薪期工資。 萬某認為煤礦應以其原工資5000元為基數計算停工留薪期工資。雙方遂發生爭議,萬某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仲裁結果
裁決煤礦支付萬某6個月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6000元。
爭議焦點
該公司安全管理辦法的上述規定是否合法?煤礦可否依據上述制度扣減萬某的停工留薪期工資?
案件評析
筆者認為,煤礦不能依據該規章制度扣減停工留薪期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 第33條規定: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 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由所在用人單位按月支付。” 本案中, 萬某是工傷職工,由于工傷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該公司制度要求工傷職工承擔過錯(或過失) 責任, 違反 《工傷保險條例》 第33條的規定, 應認定為不合法。
因此,職工遭受工傷,應由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支付責任。 故本案中, 該煤礦應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的規定足額支付萬某停工留薪期工資。
胡圣華自2016年3月8日進入仁豐公司,未繳納社會保險。 2016年7月31日胡圣華駕駛電動自行車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經交警部門認定胡圣華在交通事故中無責任。胡圣華受傷后住院23天。2017年1月...
勞動仲裁裁定停工留薪期工資2.2萬元,法院卻判決2200元,這事發生在東莞木工謝世倡身上。這起案件的背后是勞動者對工傷停工留薪期工資的爭議。大部分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在司法實踐中,停工留薪期工資應指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應該不包含加班工資...
案情簡介: 錢某為江蘇省興化市某機械修理廠職工。2014年6月18日, 錢某在車間工作時左手小指末節受傷。 他住院治療6天后出院, 疾病診斷證明書記載 暫建議全休1個月。錢某在其臨時住所處休息一個月后直接回外地老家, 未再到單位上班。 2...
所謂的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的原待遇和該期間內正常提供勞動的工資是否可以兼得,并...
工傷鑒定后應休息多長時間停工留薪期是《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一個概念,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原工資、薪水、福利、保險等待遇不變的期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會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
【案情】 【分歧】【評析】 在勞動爭議糾紛的案件中,經常有因工致傷致殘的情況。在這一類案件中,除了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外,還要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本地關于實施...
案情 2012年4月11日,連某入職華福公司,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至2015年2月6日止。2013年8月27日,連某上班時暈倒,被送往醫院治療。2013年10月11日至2014年3月15日期間,連某數次門診及住院治療。2014年...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護理時間按醫療機構證明計算,停工留薪期滿支付 到死亡時止。 一、停工留薪期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即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存在生活自理障礙,需要護理的,由治療工傷醫療機構出具書面證明,用人單位負責護理,用人單位可以派人護理...
不合法。工傷停工留薪期期間,由用人單位按月按原工資待遇支付工資,原工資是指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具體的停工留薪期期限需依據受傷情形和《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停工留薪期有異議的,可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確...
工傷休養時間按治療工傷醫療機構書面證明確認,滿一年的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和各地規定,工傷停工留薪期,即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治療和出院后休養期間,憑職工就診的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或者簽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