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情】
【分歧】
【評析】
在勞動爭議糾紛的案件中,經常有因工致傷致殘的情況。在這一類案件中,除了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外,還要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本地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
關于職工因工致傷致殘的賠償計算,我國法律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醫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在這類案件中,顯然賠償義務人為用人單位。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元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江西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里規定,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按照下列標準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結業補助金;(一)五級至十級傷殘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其年齡(周歲)距法定退休年齡大于或者等于10年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為40個月、34個月、28個月、22個月、16個月、10個月的本人工資;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的,每差1年扣減10%;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二)五級至十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為12個月、11個月、10個月、9個月、8個月、7個月的本人工資。
我國目前經濟正在高速發展中,因經濟發展產生的勞動爭議糾紛的案件數也日趨增多。勞動者在勞動爭議糾紛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他們的權利應得到充分保障。雖然有的勞動者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是他們同樣應受到我國勞動合同法和相關法律的保護。因工致傷致殘給勞動者帶來很大的人身和精神痛苦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在計算工傷賠償時,我們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這正是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的立法意圖。
來源:江西省井岡山市人民法院
小李是嘉善某金屬制品廠職工,2015年7月,小李在工作中左中指不慎被機器壓傷,后住院治療花費若干。小李手指斷了,工作也沒了,他找廠里賠償,因雙方差距太大,廠里甚至否認與小李存在勞動關系。 2016年年初,小李無奈之下,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其與...
被工友誤傷可以雙賠嗎被工友誤傷不可以得到雙重賠償,如果是不能夠列入工傷,按人身損害賠償,傷人者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如果是能夠列入工傷的,由用工主體承擔主要責任。工傷怎么處理1?首先申請工傷認定,然后做勞動本領判定,根據判定結果要求賠償;2?用...
你好 當然可以。 您可以依據事故責任認定書起訴對方及其保險公司賠償您的損失,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營養費,如果構成傷殘,還可以主張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二次手術費、 鑒定費、車輛損失費...
你好 當然可以。 您可以依據事故責任認定書起訴對方及其保險公司賠償您的損失,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營養費,如果構成傷殘,還可以主張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二次手術費、 鑒定費、車輛損失費...
我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怎么就得不到工傷賠償?手續不全,難以認定工傷林佳慧是一家家裝公司的業務員,經常外出招攬業務。2019年1月4日,由于好友提出有一單生意交給她做,她就騎電動車前往。不料,她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此...
職工工傷致腿部骨折,符合國家標準《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GB/T16180-20145. 9九級23)四肢長管狀骨骨折內固定或外固定支架術后之規定,應評定為九級傷殘。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
工傷的鑒別方法 工傷是相對于非因公負傷而言,是因公負傷的簡稱。之前由于體制的原因我國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因工作原因負傷致殘通常采用該術語,現行《工傷保險條例》已經適用于普通事業單位職工,公傷只存在于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
解除勞動合同后工傷怎么賠償 解除勞動合同后工傷怎么賠償,這是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在職工傷有職工工傷保險就不會有賠償,這樣的說法并不全面,我們從法律上進行分析。工傷賠償政策及依據勞動者受傷以后,必須按照法律規定提出工傷...
工傷是每個人都不希望遇到的情況,而且不少企業往往為了節約人力成本而沒有購買工傷保險,所以一旦發生工傷,勞動爭議也是大概率事件,讓勞動者傷身又傷神。當企業沒有為勞動者購買工傷保險,也沒有及時做工傷認定,勞動者應該如何維權呢?來看下面的案例 案...
來源:微信公號子非魚說勞動法案例一、張成兵訴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行政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6年第1期)【裁判摘要】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或者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