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情簡介】
2016年6月30日,原告李某與被告襄陽某電氣公司經協商簽訂《出售設備協議》,原告李某購買被告襄陽某電氣公司二手注塑機和輔機等二手機器設備計11臺(設備清單列于協議的附表),價款合計83.2萬元。按協議約定,買方先付定金10萬元,2016年7月10日前款清后拉設備。賣方負責裝車,運費由買方承擔。協議簽訂后,原告李某(買方)簽訂當日即支付給被告定金10萬元。2016年7月8日,原告李某趕來襄陽準備履約事宜。7月9日上午,原告李某到被告公司找該公司監事也是經辦人陳某某,未能找到。原告李某與陳某某通電話,陳某某稱不在襄陽,并對原告李某表示不想繼續履約,要求退還定金。7月10日上午,原告李某又到被告公司要求履約,遭到被告拒絕。
【調查與處理】
原告李某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李某訴稱:原告認為,被告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關于合同當事人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視合同及其履行為兒戲,應當承擔不履行的法律責任。請求法院判令被告雙倍返還原告支付的定金計20萬元;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第九十條、第九十一條之規定,遂判決被告襄陽某電氣公司在判決生效起十日內雙倍返還原告李某雙倍定金計20萬元。宣判后被告不服判決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法律分析】
原告李某與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簽訂的《出售設備協議》合法有效,陳某某與原告李某簽訂《出售設備協議》并出具收據的行為系代表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的職務行為,相應的法律責任應由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承擔。
原告李某與被告襄陽某電氣公司在《出售設備協議》中約定了10萬元的定金性質,但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監事陳某某出具給原告李某的收條中卻寫成“訂金”,并不導致將定金變更為預付貨款的性質,被告襄陽謀電氣有限公司監事陳某某在收條將收到的10萬元寫成“訂金”,是單方意思表示;原告李某接收收條并不表示認可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改變10萬元的定金性質。
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收到定金后出具“訂金”收條,屬違反誠信履行合同的行為。當事人在《出售設備協議》中除了約定設備價款、付款期限及運費承擔外,還約定了原告李某應當支付10萬元的違約定金。原告李某依約于協議簽訂的當日付給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10萬元,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本應以善意的方式出具收到定金的憑據,卻故意寫成“訂金”收條,既違反約定出具收條,也違反《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的誠信履約原則。
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以“訂金”收條為據主張收條變更了定金條款的約定內容,不符合合同內容變更的法律要件。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的規定,當事人變更《出售設備協議》中約定的定金為“訂金”或預付貨款性質,屬合同內容的變更,應當經雙方協商一致,遵循要約與承諾的合同訂立要件。比如,合同變更的內容一般要以與原合同的形式相一致的書面形式予以確定。本案中,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收到原告李某支付的10萬元后出具收條,只是表明其認可原告李某支付了10萬元,一般僅具有收款憑據的功能和作用。至于合同約定了該10萬元的定金性質,在合同履行中當事人經協商改變定金的性質,一般應采用與原合同書相一致的書面形式,比如,以補充協議的形式予以變更。如果當事人約定在收條中改變定金的性質為“訂金”或預付款,依照《合同法》規定的合同訂立規則,被告襄陽某電氣有限公司應在收條中作出特別說明,原告李某同時簽字認可。
收條中注明的“訂金”與合同中約定的定金不一致時,若認定為訂金有違擔保法律規定。依照《擔保法解釋》第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訂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規定,分辨當事人交付的訂金等金錢質是否具有定金的性質,關鍵在于審查當事人在主合同中是否約定了定金條款(或另行簽訂了定金合同)或定金罰則。
典
型
意
義
司法案例是“活生生的法治,是應然規則的實然形式”,既可以作為法律定性研究的對象,又能為量化分析提供豐富的實證素材。通過對本案件分析,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是貼近生活實際。關于“定金”和“訂金”的話題屢見不鮮,但是很多群眾對于兩者并不能區分清楚,生活當中常有因為分不清楚兩者區別而引起矛盾糾紛的事情,此案例貼近生活,利用案例對易混淆和易忽略的概念進行對比說明,有助于幫助群眾了解法律知識,提升法治素養,科學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二是提升普法實效。法治并不在于懲罰人,而在于事先告訴人們法律的界限,使人們可以規劃好自己的生活,避免觸犯法律。通過對法律案例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和宣傳,能夠讓更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群眾接受法律知識,在細水長流、潤物無聲間提升法律知識、培育法治信仰。
三是精準普法。普法工作要針對不同的普法對象開陣針對性強的普法宣傳,對群眾的普法要貼近群眾,符合群眾生活需要,本案例就是從貼近群眾生活的角度進行分析,以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切實普及涉及民生的法律知識。
來源:12348中國法網
裁判要旨 股權轉讓雙方為訂立股權轉讓協議而簽訂預約合同后,如轉讓方放棄簽署正式的股權轉讓協議,受讓方只得根據預約合同的約定主張轉讓方的違約責任。 在預約合同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受讓方不得要求轉讓方繼續與之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或要求轉讓方向...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并批準逮捕了一名以招聘高薪私人保姆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伙同他人,在發現私人保姆行業背后巨大的利潤空間后密謀實施詐騙,該犯罪團伙各成員分工協作,上演了一出招聘大戲。2017年5月至8月...
前不久,福建省同安法院審理了一起涉及祖祠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2016年6月,張某與時任大田村第九小組理事會會長同時也是小組長的陳某簽訂了祖祠重建合同,工程總價為698000元,開工后張某陸續收到50萬元款項。2016年12月初工程竣工,但...
陰陽合同那些事兒 近日,利用陰陽合同逃稅的話題被熱議。 小編整理了部分逃稅典型案例, 這些你也可能遇得到! 裁判規則 1.為避稅另行簽訂房價較低的房屋買賣陽合同的,應認定該合同無效——龔福明訴上海天蓬房地產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第八...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典型案例 為躲40萬車貸 夫妻倆想盡招數 房產贈親戚逃避執行 這伙計獲刑六個月 2006年5月19日,原告劉某某與被告曹某某租賃合同糾紛一案,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李滄法院)作出民事調解書,確認被告曹某某于...
一審法院認為, 債務應當清償,原告提交的證據能夠確實充分證明被告王某借款200000元的事實,故原告的訴請,法院應予支持;雙方在借條上明確約定了月息1%,故對于原告張某要求被告王某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從2017年1月6日至...
因感情糾紛發生爭執后,王力(化名)向女友劉云(化名)提出一同去死。后兩人再次發生爭吵,劉云跳入河中,王力沒有報警,也沒有采取任何救助行為便駕車離開。劉云最終溺水身亡。11月19日,記者獲悉,因犯故意殺人罪,王力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3個...
劉某(女)與李某退休前系同事,劉某于2013年1月30日向李某借款現金22萬元,并出具借條,借條上載明借款期限為一年,約定月息3%。劉某借款后,于2014年1月償還李某借款本金15萬元及一年的利息。2014年4月,劉某(女)和歐某(男)辦理...
基本案情2016年1月22日,劉某在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了車輛損失險等,約定保險期限為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22日,約定合同爭議解決方式為提交仲裁委。2016年12月10日,劉某駕駛車輛發生單方事故,劉某向該保險公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