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在立了遺囑之后,一直沒有改動它,而是好好的將其收藏了起來。很多人好奇遺囑生效時間,不清楚遺囑是否在立遺囑去世之后才能夠會生效,因此一直想要弄清楚遺囑具體生效的時間跟要求。
一、遺囑是去世時才生效嗎
是的,遺囑是在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 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二、法律規定
按照繼承法第19條,第22條以及民法通則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遺囑具備下列實質要件的,才能有效。
1、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完全的行為能力,才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即具有遺囑能力。繼承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指遺囑內容必須與遺囑人關于處分其遺產的內在真實意志相一致。《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遺囑和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內容不得違反社會公德和公共利益。
我國的遺囑繼承不得違反國家的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遺囑無效。
4、遺囑只能處分遺囑人的個人合法財產。
遺囑是遺囑人指定他人承受其個人財產的法律行為,對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人無權處分。因此,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這部分無效。如果丈夫以遺囑處分了夫妻共有的財產,就侵犯了妻子的個人財產所有權。
5、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遺囑肯定是立遺囑人在死亡之后它才會生效,如果立遺囑人沒有死亡的話,也有權對自己立下來的遺囑進行更改,不一定非得要固定它。
來源:華律網
目前我國公民臨終計劃的意識剛剛萌發,及時訂立遺囑的理念尚未普及,加之財產狀況的復雜性及多元化,近幾年遺囑繼承糾紛呈逐年遞增之勢。讓我們來看看十起典型案例。案例1:口頭遺囑是非多 沒有證人不認可 案情:王女士與李先生育有三子,1989年李先...
人死之前寫的遺囑有沒有效 人死之前寫的遺囑有沒有效?如果發生糾紛,會不會沒有任何效力?在買賣或贈與活人遺囑如何處理,效力是否按照當事人意愿表示?簡明說是不會沖突,但是有如下風險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前提條件:確定活人(不到最后不需...
最近,家住塘沽地區的胡某兩兄弟因為母親的兩份遺囑鬧得不可開交。小胡的媽媽多年前賣掉了一套房子,之后賣房子的30余萬元她一直存在銀行。兩年前,胡*媽因為老伴過世辦理了一份公證遺囑,表示自己去世后將其20萬元存款留給大-胡繼承,其余10萬元以及...
郭春華去世后,留下一套房,按照她的遺囑,房子分給在世的三個兒女,以及已去世的大兒子的女兒李梅梅。近日,郭春華的長女李芳要求對母親留下的房產進行分割。 此時問題來了, 因孫女李梅梅不屬于法定繼承人, 郭春華的遺囑對她是否有效? 郭春華...
王某與馬某育有三子王樹、王林、王森,2008年5月4日,馬某代患有中風的王某寫下了一份代書遺囑,其內容為:王某去世后,其所享有二分之一產權的房屋由王樹、王林各繼承二分之一,代書人馬某及遺囑人王某均在代書遺囑上簽了名。 2009年12月11...
當然有訴訟時效了,一般是兩年,但是在實際處理中各地法院有不同的起算時間:1、多數法院是從明知權利受到侵害之日即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開始起算兩年;2、也有法院是從房屋實際交付之日開始起算兩年(這種意見把逾期交房違約金看做一個整體,認為房屋實際交...
案例背景 我國現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年老體衰后需要子女贍養,包括在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目前家庭養老仍是主要養老方式。兒媳與公婆之間本無血緣關系,只是因婚姻形成擬制血親關系,雙方情感和責任的紐帶是配偶,然而世事難料...
一自書遺囑(筆尖流淌的是對這個世界最后的溫柔)法言俗語何為自書遺囑?顧名思義,遺囑人親筆書寫的遺囑就是自書遺囑。我筆寫我心,筆下的內容是一個人對身后事的安排,不管懷著何種心情,悲涼的、眷戀的、喜悅的、深情款款的,終歸寫下的是跨越生死的文字。...
繼承,關系著自然人死亡后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錄像、打印等遺囑形式被認可 【案例】張某父...
案情回顧:父母去世未留遺囑 律師說法:子女如何分割繼承的房產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無遺囑及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法定繼承辦理。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