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二審存在改判的可能性,2種情況下可能發生改判: 二審法院可以依法改判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原判決法院的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二審人民法院依據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重新適用法律,作出判決改變原審判決;二是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二審法院查清事實后作出判決,改變原審判決。 這里所說的認定事實錯誤,是指對事實的認定是不真實的,是以虛假的或者偽造的證據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認定事實不清,是指沒有足夠的證據,沒有把案件事實查清就作了判決。 二審案件應該怎么處......
工傷,需要向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不予認定工傷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人社局是被告,單位是第三人。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
地方政府和部門對事故定性存在疑義的,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有關規定,按照下列程序認定: 1.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由縣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認。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省級人民政府確認。 3.造成1 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
單位應當在發生工傷之日起30天內申請工傷認定,有正當理由逾期的,工傷認定行政部門可以延期。沒有如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相關待遇由單位負責。用人單位未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職工或者家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注意這里是可以而不是應當,所以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上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
單位應當自工傷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逾期有正當理由的,工傷認定行政部門可以延期。未如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由單位負責相關處理。用人單位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家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注意是可以而不是應該,所以職工申請...
沒有法定時限中止情形的,只能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職工遭受工傷事故傷害,已過兩年未報,已經過期認定工傷的期限,也已經超過按人身損害提起民事訴訟救濟的時效,工傷職工已經無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只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用人單位愿意...
工傷認定異議的話應該怎么辦在對于工傷認定有異議時,一般是先申請進行行政復議,而在對行政復議的結果也不服的話,那么才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有一個行政復議前置的要求。但如果是因為認定部門不予受理申請,而當事人對此不服的話,則可以直接提起進...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上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
在進行工傷保險賠償的時候,賠償的流程很重要,如果辦理不好流程,那么很有可能就不能及時獲得賠償。首先是工傷保險報告,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
只要是依法成立的鑒定機構,具備鑒定資質,法院一般會采信。但是,如果對方提出重新鑒定申請,法院一般情況下也是會準許的。 法律并沒有規定必須得由法院委托相應的鑒定機構做出的鑒定結論才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已經申請并做出鑒定結論,可以作為證據提交,...
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可起訴嗎 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可起訴嗎?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交警劃分責任的依據,有法律效力,可作為證據提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后,當事人不...
1、兩自行車相撞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最好由交警來認定,這樣方便勘驗和調查取證、認定也更準確、更權威。如果事故發生時間不長,建議你盡快報警。 (2)如果由于時間較長、現場破壞等原因,交警也沒有辦法做出事故責任認定: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