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由相應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區的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報上省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大常務會備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區別在于規定事項,自治條例涉及民族自治地方全面的事務,而自治條例盡涉及某一方面的具體事務。 地方性法規:制定主體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較大市(省級政府所在市、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要報相......
我國的法律解釋體制主要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以下稱《決議》)規定的。當然,《憲法》《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也有少許規定。 立法解釋-它指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法律所作的解釋。《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解釋憲法和法律的職權。《立法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司法解釋-司法解釋包括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審判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的解釋......
1.哪些法律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在立法理論上,設定也可以稱為創制、創設,講的是一種制度從無到有的創制活動。它與一般所稱的規定不同,規定較多是從有到有,由粗到細,把已有的原則具體化。 從法治的意義上講,行政許可是法律、法規對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規定了某種限制條件。這些權利和自由許多是憲法規定的權利。對憲法規定的權利作限制,必須符合憲法精神和立法法的規定,通過立法解決,不是任何機關和組織都可以隨意限制的,也不是隨意采取任何形式都可以限制的。由于我國立法體制是一個統一的、分層級的體制,因而,必須從國情為......

1.法律,法規的行政處罰設定權 希望可以幫到你!行政處罰設定權是屬立法權的范疇,規屬于省級和省級以上國家權力機關和省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的縣級人民政府和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只有半個立法權,它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必須經上級國家權力機關...
1.法律、法規和規章有什么區別 1、范圍不同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圍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
1.行政法規是由誰制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關行政方面的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也就是說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省、自治區...
一、法律規范有沖突時候如何適用1:首先憲法最大,所有法律與憲法沖突均無效。2:其次是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在我國法律一般指全國人大的法律)。3:再其次是國務院的行政法規。4:最低的就是部門規章(即國務院各部出臺的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即地方人大...
辦發〔2017〕4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辦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5月31日(此件公開發布)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
1.地方政府令屬于行政法規還是行政規章 法理學基礎知識。 都不是,行政法規、規章屬于規范性法律文件,所謂規范性法律文件是指對不特定的人和事都普遍有效的法律文件。因此具有規范性意義。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則相反,只對一件具體的事情有效或者一次性有...
1.我國的法律權力大小排列順序 1 憲法 2 基本法(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 三大訴訟法等一般由全國人大制定) 3 一般性法律 (一般是人大常委會制定) 4 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5 行政規章(一般由國務院制定) 部門規章 地方性規章(...
1.規章,準則,法規算不算是法律規定 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可以以條例來命名。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
1.行政規章\法律法規\政策文件 三者的區別聯系 這三個概念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法律上的概念,標準文件是管理上的概念.其中法律法規是法律,規章制度是政策文件,法律法規制定有明確的法律程序,是很嚴格的,具有時效性穩定性程序性...
1.統計法律法規有那些 拒絕提供統計資料或者經催報后仍未按時提供統計資料的,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的。1:為統計調查對象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遲報統計資料,或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原始記錄、統計臺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