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中賣方的擔保義務由貨物品質擔保和貨物權利擔保兩項義務構成。1980年《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又將對貨物知識產權的擔保義務單獨加以規范。現代國際貿易中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要求賣方在交易中承擔相應的義務。
賣方對貨物的權利擔保義務包括三個方面:(1)賣方保證對其出售貨物擁有所有權或有權轉讓貨物所有權;(2)賣方保證所售貨物不存在任何未曾向買透露的擔保物權,如抵押權、留置權等;(3)賣方保證所售貨物沒有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權利擔保義務是賣方的一項重要義務,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對其所出售的貨物負有明示或默示的權利擔保義務。
《公約》第41條規定了賣方的一般權利擔保義務: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除非買方同意在這種權利或要求的條件下收取貨物。
《公約》第42條規定了賣方的知識產權權利擔保義務。所謂賣方知識產權擔保,是指在貨物買賣法律關系中,賣方有義務保證,對于其向買方交付的貨物,任何第三方不能基于知識產權向買方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根據《公約》的第42條的規定,賣方對第三方依買方營業地所在國法律提出的有關知識產權的請求,應承擔責任。
《公約》第43條對于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進一步規定:買方如果不在已經知道或理應知道第三方的權利或要求后一段合理時間內,將此一權利或要求的性質通知賣方,則買方就喪失援引第41條或第42條規定的權利。但是,如果賣方第三方的權利或要求以及此一權利或要求的性質,則賣方就無權援引前款規定。
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除非買方同意在這種權利或要求的條件下收取貨物。賣方保證對其出售貨物擁有所有權或有權轉讓貨物所有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國際貨物買賣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一)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概念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營業地處于不同國家境內的買賣雙方當事人之間,一方提供貨物,收取價金,另一方接受貨物,支付貨款的協議。它是確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依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供貨方是出口...
1.買賣合同中所有權保留的規定 買賣合同中所有權保留的規定具體如下:第一,明確約定所有權保留的范圍。所有權保留條款,分為簡單保留條款和擴張保留條款2種。前者表現為,在買受人完全償付價金之前,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后者表現為,如果買受人在完全償付...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內容:(一)約首 這是指合同的序言部分,其中包括合同的名稱、訂約雙方當事人的名稱和地址(要求寫明全稱)。另外,在合同序言部分常常寫明雙方訂立合同的意愿和執行合同的意愿以及執行合同的保證等內容。 (二)正文 這...
1、以交貨時間確定風險轉移原則。 《公約》規定在不涉及貨物運輸的情況下,從買方接收貨物時起,風險轉移于買方承擔。我國的《合同法》也采用了這一原則,即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
1.我國物流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
1.中國的對外貿易有哪些法律法規要求 現行外貿法包括總則、外貿經營者、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外貿易秩序、對外貿易調查、對外貿易救濟、對外貿易促進、法律責任和附則幾部分。(一)對外貿易經營權2004年修訂的對外貿易法放開了對...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法律適用公約》是一項解決各國貨物買賣法律沖突的統一沖突法公約。1986年12月22日在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正式通過。 該公約共4章31條。主要包括:第1章,公約的適用范圍(第1--6條);第2章,適用的法律(第7--13條);...
一、國際技術貿易合同生效的時間是怎樣確定的 國際技術貿易合同生效的時間以合同中約定的生效時間為準。 合同開頭和結尾部分規定了合同的效力范圍和有效條件的主要問題,全稱為效力部分。合同中開頭部分注明的訂立合同中的時間和地點,它在法律上就表明:...
來源:法門囚徒??裁判要旨案涉保證人出具《保證書》同意就買賣合同及其所有附件項下買受人所負債務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但案涉合同系名為買賣、實為借款合同法律關系,由于買賣合同與借款合同的性質不同,借款合同項下的擔保人擔保負擔明顯大于買賣...
1.我國物流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