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交貨時間確定風險轉移原則。
《公約》規定在不涉及貨物運輸的情況下,從買方接收貨物時起,風險轉移于買方承擔。我國的《合同法》也采用了這一原則,即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過失劃分原則。
《公約》規定,貨物在風險移轉到買方承擔后遺失或損壞,買方支付價款的義務并不因此解除,除非這種損失或損壞是由于賣方的行為或不行為所造成的。這說明,雖然從交貨時間起,風險從賣方轉移于買方,但前提是,風險的轉移是在賣方無違約責任的情況下。假如賣方發生違約行為,則適用過失劃分原則。
3、國際慣例優先。
《公約》規定,雙方當事人業已同意的任何慣例和他們之間確立的任何習慣做法,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在實踐中,有些國際慣例對風險轉移的規定經常在人們進行國際貿易過程中被優先適用。
國際貨物買賣中風險轉移的時間
風險轉移的時間即風險于何時起從賣方轉移至買方。對于這個問題,各國理論不盡相同。歸納起來,大概有三種:
1.以合同訂立的時間為轉移時間,羅馬法和現代的瑞士債務法典(第185條)都采取這一原則。
2.以所有權轉移的時間為轉移時間,英國貨物買賣法和法國民法典體現了這一原則。
3.以交貨時間為轉移時間。美國、德國的法律、《公約》、《2000年通則》,以及我國《合同法》均采用了這一原則,即所有權與風險相分離的方法。《公約》第四章對此做了專門規定。
如果您想將您所面臨國際貨物買賣問題與律師進行專業的分析,您可以通過本網站提供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詳細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我國物流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
貿易術語的數量由原來的13種變為11種。 FOB:是Free on Board 或 Freight on Board 的英文縮寫,其中文含義為裝運港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使用該術語,賣方應負責辦理出口清關手續,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
《2010通則》與《2000通則》相比主要區別如下: 1、貿易術語的數量由原來的13種變為11種。 2、刪除INCOTERMS2000中四個D組貿易術語,即DDU(DeliveredDutyUnpaid)、DAF(DeliveredAtFr...
1.我國物流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
國際貨物買賣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一)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概念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營業地處于不同國家境內的買賣雙方當事人之間,一方提供貨物,收取價金,另一方接受貨物,支付貨款的協議。它是確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依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供貨方是出口...
1.中國物流業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中國物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
1.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綜合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二、專業法規: 1、聯運: 《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規則》 2、集裝箱: 《鐵路集裝箱運輸規則》...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法律適用公約》是一項解決各國貨物買賣法律沖突的統一沖突法公約。1986年12月22日在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正式通過。 該公約共4章31條。主要包括:第1章,公約的適用范圍(第1--6條);第2章,適用的法律(第7--13條);...
買賣合同應當包括以下條款: 1.賣雙方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標的物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商、產地、數量及價款; 3.質量要求; 4.包裝方式; 5.交貨的時間、地點、方式; 6.檢驗標準、時間、方法; 7.結算方式; 8.違約責任...
空運提單是不是物權憑證 空貨運單是承運人或其代理人與托運人之間簽訂的空運單證。《統一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和《蒙特利爾第四號議定書》均規定,航空貨運單是訂立合同、接受貨物和所列運輸條件的初步證據。依據上述規定,航空貨運單雖然在航空貨物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