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物買賣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一)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概念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營業(yè)地處于不同國家境內的買賣雙方當事人之間,一方提供貨物,收取價金,另一方接受貨物,支付貨款的協(xié)議。它是確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依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供貨方是出口商,或稱賣方,受貨方是進口商,或稱買方。(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特征1、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是貨物由于貨物具體內容和界限較難界定,《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采用了排除法來確定貨物買賣的范圍,即把某些種類的貨物買賣合同排除在公約的適用范圍之外,它們分別是......
國際貿易合同種類都有哪些 國際貿易合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合同制作人分類:賣方制作的,稱為銷售合同;買方制作的,稱為購貨合同。 2.按合同的內容繁簡分類:分為銷售合同和銷售確認書(。銷售合同內容比較全面,除商品的名稱、規(guī)格、包裝、單價、裝運港和目的港、交貨期、付款方式、運輸標志、商品檢驗等條件外,還包括有關異議索賠、仲裁和不可抗力等條款。銷售確認書經過簽字后,也具有銷售合同同等法律效力。但它所包括的條款較為簡單,一般無檢驗條款、異議索賠、仲裁和不可抗力等條款,屬于一種簡式合同。此外,買賣雙......
賣方的主要義務: 1.交付貨物 1)交貨的地點 2)交貨的時間 2.質量擔保 1)適用于通常的使用目的 2)適用于特定目的 3)與樣品或樣式相符 4)在包裝上的要求 3.權利擔保 1)所有權擔保 2)知識產權擔保 4.交付單據 交付各種單據的義務。 國際貿易合同相關知識 一、什么是國際貿易合同 國際貿易合同在國內又被稱外貿合同或進出口貿易合同,即營業(yè)地處于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當事人就商品買賣所發(fā)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達成的書面協(xié)議。國際貿易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和管轄,是對簽約各方都具有同等約束力的法律......

風險轉移是貨物買賣合同中最實際的一個問題,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利益平衡。我國《合同法》對貨物買賣合同的風險轉移作出較為詳盡的規(guī)定,彌補了我國原《經濟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的一大缺陷,解決了我國國內合同立法與我國加入的《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
1、以交貨時間確定風險轉移原則。 《公約》規(guī)定在不涉及貨物運輸的情況下,從買方接收貨物時起,風險轉移于買方承擔。我國的《合同法》也采用了這一原則,即規(guī)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
一、國際貿易合同的風險防控手段是什么 (一)、加強對買賣合同的管理 在單位(企業(yè))內部加強對買賣合同或其他經濟合同的管理,就能幫助單位(企業(yè))按照合同科學安排各項相關工作,及時解決合同簽訂和履行中存在的問題,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合同進行欺詐。...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法律適用公約》是一項解決各國貨物買賣法律沖突的統(tǒng)一沖突法公約。1986年12月22日在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正式通過。 該公約共4章31條。主要包括:第1章,公約的適用范圍(第1--6條);第2章,適用的法律(第7--13條);...
國際貿易中賣方的擔保義務由貨物品質擔保和貨物權利擔保兩項義務構成。1980年《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又將對貨物知識產權的擔保義務單獨加以規(guī)范。現代國際貿易中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要求賣方在交易中承擔相應的義務。 賣方對貨物的權利擔保義務...
裁判要點 基本案情 裁判結果 裁判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為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均為外國公司,案件具有涉外因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規(guī)定:涉外民事關系法律...
一、買賣合同訴訟時效的終止 (1)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發(fā)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包括障礙在最后6個月前發(fā)生延續(xù)到最后6個月時的情形。否則,不發(fā)生時效中止。 (2)訴訟時效的中止,須有法定事由:1)不可抗力。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管轄權怎么確定? 一、首先要明確買賣合同雙方是否有選擇管轄的書面協(xié)議? 若有選擇管轄的書面協(xié)議,且符合《民事訴訟法》第34條、《民訴意見》第24條的規(guī)定,則以該協(xié)議確定管轄法院。 二、若買賣合同雙方沒有選擇管轄的協(xié)議,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