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交通事故,如果情節輕微不嚴重,當事人是雙方可以協商解決的。但是生活中也常常會出現發生事故之后,肇事者逃逸的情況。不管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還是其他原因,這種行為都是不正確的。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
【案情】 2017年3月4日0時許,陳某飲酒后駕駛一輛小型普通轎車搭載李某行駛至B市H區一路口時,與駕駛腳蹬三輪車的被害人王某相撞,致王某受傷,經鑒定屬重傷二級。事故發生后,李某撥打120,陳某電話聯系表弟賈某讓其來現場頂包,后賈某駕車到達現場。在民警到達現場開展調查工作時,賈某自稱為司機,而陳某在現場亦稱賈某為司機。3月4日12時,民警發現賈某手機通話記錄存在異常,進而發現賈某替陳某頂包的事實。【分歧】 本案中,就陳某是否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陳某雖有為逃避法......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下面將給大家介紹2020交通肇事逃逸罪認定標準。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主要包括八種情形:(一)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二)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三)交通事故當事......
1.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行為已作為入罪要件的,不能再作為加重處罰情節重復評價——龔德田交通肇事案本案要旨:交通肇事案件中,已作為入罪要件的逃逸行為,不能再作為對被告人加重處罰的量刑情節而予以重復評價。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017年第6期(...
原審被告人李某,男,1982年2月5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阜新市安順煤礦員工。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4年6月2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10日被取保候審。辯護人范大利,遼寧海泉律師事務所律師。阜新市海州區人民法院審理海州區人民檢察院指控...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8月23日,山東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了關于8月23日交通事故處理逃逸一案件中確定民事侵權關系的處理意見。據悉,已有不少類似案件經過民事訴訟解決,目前肇事者尚未進入法院強制執...
【案情】【分歧】【法官回應】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關于交通肇事后在現場冒充路人甚至讓人頂包的行為,是否應認定為逃逸,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1、應明確依據何種規定來認定逃逸 《交通肇事解釋》第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
對方是輕傷而肇事車沒有任何處理就開走算不算肇事逃逸 ?我們認為對方僅是輕傷,故根據司法解釋之規定不算。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
交通肇事(我們只考察構成犯罪的案件)逃逸案件不斷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對此并沒有統一的認識,由此給交通肇事嫌疑人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為了說明問題,先看以下幾個案例。 ...
法務之家綜合法律依據權威觀點相關案例 1.明知自己行為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現場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伊曉艷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要全面充分考慮行為人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因素,通過證據從各個方面進行考證,...
交通肇事造成的損害往往是不小的,而此時作為肇事者就應當積極的對事故作出處理,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搶救傷員挽救財產,這樣只會承擔的責任才會相對小一些。但要是有逃逸情節的話,那后果就是不堪設想的。究竟交通肇事逃逸后果都有哪些呢?一、交通肇事逃逸后果...
(一)行為人將人撞傷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應根據行為人不同的罪過形式予以定罪處罰。 1、對于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證據能充分證明行為人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不具備...
(一)行為人將人撞傷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應根據行為人不同的罪過形式予以定罪處罰。 1、對于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證據能充分證明行為人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