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并不是只要四證不全,就認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四證是否取得以及是否影響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應當單獨認定。
一、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施工合同無效 依據《城鄉規劃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在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前,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提出出讓地塊的位置、使用性質、開發強度等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建設單位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向規劃主管部門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法律基于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考量,對建設用地規劃嚴格規范,并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來約束各方行為,防止土地被混亂無序利用,損害國家和公共利益。據此,未取得該許可證而簽訂的施工合同無效。
二、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施工合同無效 《建設工程解釋(一)》第三條規定:當事人以發包人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規劃審批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發包人在起訴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規劃審批手續的除外。該規定屬于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定內容建設的房屋及建筑物,即屬于違法建筑。因此,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例外,發包人在起訴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規劃審批手續的,不影響施工合同的效力。 三、未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證不影響施工合同的效力 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是不動產的權屬登記憑證,該使用權證的取得是對權利人權屬的確認,權利人未申領的,不影響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本身的效力。
四、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不影響施工合同的效力 施工許可制度屬于管理性規范,頒發建筑工程許可證是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建設和施工條件的行政監督管理方式,該許可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質。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取得與否,不影響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 免責聲明:本文及其內容僅供交流,不代表潤商律所及其律師出具的法律意見、建議,不可作為決策依據。如您需要專業的法律分析或服務,請通過公眾號或者律所辦公電話聯系我們。
一、工程項目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規劃審批手續,在此情況下,承發包雙方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通常會被認定無效。 根據2019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建工司法...
有預售證是否可以辦產權 有預售許可證,買商品房也要看五證,那樣才能保證所購買的房產將來可以辦理房產證。 第一要看《國有土地使用證》。我國的《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能轉讓的只能是國有土地,如果不能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就不...
在建筑工程領域有一種特殊的經營模式,施工企業將其承包的工程以簽訂內部承包合同的形式,將全部或部分工程轉交由企業下屬分支機構或者內部人員進行實際施工,內部承包人自負盈虧,施工企業收取一定管理費,這種經營模式通常稱為建設工程內部承包制,本文將為...
【法官提示】黑白合同的適用對象既包括強制性招標項目,也包括非強制性招標項目但當事人履行了招投標程序的項目。只要當事人按照《招標投標法》的規定,通過招投標方式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發包人和中標人就應當根據中標通知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不得...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2018年6月12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第6次審判委員會,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近年來,隨著建筑業改革不斷推進,新型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不斷...
一、項目經理的法律地位和行為效力 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項目經理作為施工企業的代表,會在大量簽證文件、結算報告上簽字確認或加蓋項目部公章,也會接受發包人的供應材料、領取發包人支付的工程款,上述行為是否有效,對于施工企業是否具有約束力? 關...
編者說明:本文節選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民事審判實務問答》(法律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040問、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的行使是否受合同效力的影響?問: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的行使是否受合同效力的影響?答:建設工程的優先受償權的行...
【摘要】 根據無效施工合同簽訂的補充協議的效力,對于其性質,不能僅僅根據協議的名稱進行確定,更應當根據雙方當事人所設立權利義務的內容確定,并以此確定補充協議的效力。也即,施工合同無效, 若補充協議是對施工合同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內容...
【摘要】根據無效施工合同簽訂的補充協議的效力,對于其性質,不能僅僅根據協議的名稱進行確定,更應當根據雙方當事人所設立權利義務的內容確定,并以此確定補充協議的效力。也即,施工合同無效,若補充協議是對施工合同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內容進行補充...
掛靠是我國經濟體制交替時期,具有行政性隸屬特征的歷史產物,主要指個人企業、合伙企業等具有私營性質的經濟實體,掛靠到集體或全民性質的單位或其主管部門,以轉換所有制性質,求得經濟利益上的好處。[1]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掛靠主體為在市場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