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已久的資管新規終于靴子落地,4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對比征求意見稿,《指導意見》主要在過渡期、凈值化轉型的估值方法、對私募產品分級限制等方面作出修改,規定相較征求意見稿相對寬松一些,此次《指導意見》將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對此私募人士指出,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有助于緩解短期市場的資金擠壓效應,利好市場資金面。
過渡期延長將降低對市場的沖擊
延伸:
資管新規來了!這五大焦點值得關注
焦點一: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
去年11月,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后,留給金融機構的過渡期是否夠長是市場關心的一大焦點問題。
“考慮到存量資管產品期限、市場規模及其所投資資產的期限和規模等問題,此次正式發布的意見提出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過渡期由原來的2019年6月30日延長至2020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過渡期內,金融機構發行新產品應當符合新規。不過,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過渡期內“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并有序壓縮遞減,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焦點二:打破剛兌嚴控風險方向未變
雖然新規考慮了市場的承受能力而在過渡期上有所放松,但是嚴控風險的方向并未改變,明確要求打破剛性兌付,金融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這也就是說,當資管產品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引導金融機構轉變預期收益率模式,強化產品凈值化管理,并明確核算原則。”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關于剛性兌付的認定情形,新規明確包括“違反凈值原則對產品進行保本保收益”“采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保本保收益”“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委托其他機構代償”等。
一旦發生剛性兌付,相關機構要受到懲處。“存款類金融機構發生剛性兌付,要足額補繳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非存款類持牌金融機構由金融監管部門和中國人民銀行依法糾正并予以處罰。”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焦點三:嚴格規范資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
與股票、債券等標準化資產相對應,資管產品投資的非標準化資產如何規范是業界爭論的一大焦點。
非標透明度較低,流動性較弱,往往規避宏觀調控政策和資本約束等監管要求,有些還投向了限制性領域,影子銀行特征明顯。
此次新規明確,資管產品投資非標應當遵守金融監管部門有關限額管理、流動性管理等監管標準,并且嚴格期限匹配。
“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避免資管業務淪為變相的信貸業務,防控影子銀行風險,縮短融資鏈條,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另外,在產品凈值化管理方面,新規明確,考慮到部分資產尚不具備以市值計量的條件,兼顧市場訴求,允許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金融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
焦點四:規范資管產品杠桿水平
“為維護債券、股票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抑制資產價格泡沫,應當控制資管產品的杠桿水平。”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關于負債杠桿,意見對開放式公募、封閉式公募、分級公募和其他私募資管產品,分別設定了140%、200%、140%和200%的負債比例上限,并禁止金融機構以受托管理的產品份額進行質押融資。
在可以分級的封閉式私募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分級比例(優先級份額/劣后級份額)不得超過3:1,權益類產品不得超過1:1,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混合類產品不得超過2:1。
焦點五:消除多層嵌套限制通道業務
在資管業務迅猛發展過程中,由于行業間監管標準不統一,產品多層嵌套的問題日益凸顯,增加了產品復雜程度,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加劇了市場波動。
對此,新規統一同類資管產品的監管標準,要求監管部門對資管業務實行平等準入,促進資管產品獲得平等主體地位,從根源上消除多層嵌套的動機。同時,將嵌套層級限制為一層,禁止開展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考慮到現實情況,投資能力不足的金融機構仍然可以委托其他機構投資,但不得因此而免除自身應當承擔的責任,公募資管產品的受托機構必須為金融機構,受托機構不得再進行轉委托。
2018年4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正式稿)正式發布。相比征求意見稿,雖然去杠桿、去剛兌、去通道的目標一致,但細節略有松動,比如除了過渡期合理延長一年半之外,還對資管產品凈值化后的估值法做...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的數據,截至2018年6月底,私募基金規模12.6萬億元,其中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占比63.1%,凸顯出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日益成熟及行業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私募股權基金日益成為企業重要的融資工具。但...
資訊來源 | 澎湃新聞解讀部分 | 不良資產頭條債轉股增量擴面提質或進入一個新階段。7月2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印發《2019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的通知。作為結構性去杠桿的一...
自基金業協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范第4號-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備案4號文),私募基金投資房地產便成為敏感話題。2018年初,隨著《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委貸新規)、《私募投資基金備案...
在2019年隱性債務風險化解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已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債權人將到期債務轉讓給AMC,AMC將成為政府隱性債務化解的又一個重要渠道,在當前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環境下,AMC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將深...
設立上海金融法院規范非金融企業投資行為落地資管新規 本次會議還通過了一份備受業界矚目的指導意見,即《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也是業內俗稱的資管新規)。 會議指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要立足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堅持宏...
導讀:近期,監管政策風暴可謂棒打資管從業人員,ABS業務也很難幸免。其中委貸新規的下發,類REITs中常用的股權+私募放委貸的模式不能做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操作層面的問題,今后結構應該怎么做?2018年1月2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北...
新的金融監管時代已來,未來強監管必將成為金融體系的常態,也是每一個企業家必須面臨的挑戰。打鐵還需自身硬,學習和理解政策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新金融監管對實體企業的影響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獨角獸回歸有了新路,但門檻在提高...
主要內容證券類私募管理人規模兩極分化較為嚴重。根據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示,自主發行基金規模達10億元以上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數量為288家,占比僅為3.40%,而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管理人數量為6846,占比80.81%。顯然,擁有較強自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