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做過幾年HR,都會有解雇員工的經歷。工作績效不合要求、行為不當、違反規定、業務水平不合格……都可能是“炒魷魚”的理由。
但是,魷魚可不能隨便炒,一不留神,就可能給公司帶來極大的法律風險,被解雇的員工不依不饒,更是讓HR心力交瘁。
今天
就通過以下7個問題
帶大家看看在解雇員工時
如何做到公司風險低、員工沒話說
↓ ↓ ↓
1
試用期 員工可以隨意解雇嗎?
很多人以為試用期只是雙方互相考察、互相適應的過程,如果覺得不滿意,隨時可以要求勞動者離職。其實,這是對試用期解雇的錯誤認識。從法律規定看,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并非那么簡單。
《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可見,用人單位以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解雇,需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無相關證據隨意解雇屬違法行為。
2
只要愿意 支付賠償金
就可以隨意解雇嗎?
《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
也就是說,當公司解雇無法定理由,員工是可以選擇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恢復勞動關系,并不是愿意給錢就可以解雇。
3
解除勞動合同
經濟補償一定是“N+1” ?
“N”是指工作年限,“+1”是指代通知金,很多HR及勞動者一說到經濟補償就想當然的認為“N+1”。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即“N+1”僅適用于以下三種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且未能提前30日通知(如提前30日通知,亦無需支付代通知金):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的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的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而解除的
除上述三種情形外,法律未要求用人單位“+1”,但單位與員工協商愿給的除外。
4
解除勞動合同
經濟補償 最多支付12個月 嗎?
產生這個誤區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錯誤理解勞動法及配套規定的意思,認為原來勞動法環境下經濟補償就有12個月限制
二是錯誤理解《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認為第47條規定了經濟補償最多就12個月
實際上,按照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也只有兩種情況有12個月經濟補償限制,即: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
其它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經濟補償金是可以超過12個月的,比如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裁員的都沒有12個月限制。
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后,改變了《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做法,不再限定特定的解除情形有12個月限制,而是統一以勞動者的月工資額作為是否受12個月限制的標準。(個別地區司法指導意見有特別規定除外)
5
解除 無固定期限 勞動合同
比固定期限合同更難嗎?
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解除固定期限合同一樣難,固定期限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合同解除條件是一樣的,基本沒有什么不同,除了依法裁員時對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有適當的照顧。
讓人覺得解除難的真正原因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法設定終止的日期,而固定期限合同可以自由設定。
6
規章制度 中規定了可解雇的情形
就能隨意解雇嗎?
即使規章制度中對違紀行為規定得再完善,如果規章制度的制定未履行民主程序及公示,即未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及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未向勞動者公示,基于該規章制度的解雇行為仍可被認定為違法。
7
解雇前可以 不通知工會 嗎?
《勞動合同法》第43條規定,“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對此進行明確,未通知工會屬違法解雇行為,《解釋(四)》第12條規定,“建立了公會組織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規定,但未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事先通知工會,勞動者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起訴前用人單位已經補正有關程序的除外。”
用工風險、解雇風險都是身為HR需要掌握的,也是人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祝愿每位HR都能和“魷魚”和平分手、好聚好散,為企業預防風險。
如車主和第三方沒錢如何中請基 如車主和第三方沒錢如何中請基建公司路面交通法規沒錢了如何在修路這事上和法律擦邊?和人的身體和飲食一樣,總有各種各樣的事。在這其中,不適宜立法解決的事件越來越多,各種解決方法有利有弊,但還算是三言兩語說...
備用金七點后開始計費算逾期嗎? 企業通常會為員工設定每天的工資標準,并在月底結算。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有些員工的工資可能不能按時發放。在這種情況下,備用金七點后開始計費算逾期嗎? 備用金是指企業為了應對突發事件而提前留存的資金,通常用于...
原創:MoreKingLawFirm 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作者| 常法中心 單位| 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全文共1063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Q:若員工入職時出現學歷造假、隱瞞職業病或傳染病等欺詐行為,企業該如何正確處理? √ 法...
【案情簡介】許某于2015年11月24日與甲公司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任職采購工程師公司要求該崗位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判斷標準就是員工不能有頻繁跳槽的經歷。許某入職時甲公司安排其參加了《員工手冊》的培訓。2016年2月16日,甲公司解除了與許...
乘著社交媒介日新月異的快車,做微商、開網店成為了很多人本職工作之外的又一生財途徑。一邊拿著單位發的工資,一邊又在朋友圈里賺零花錢,讓很多人心生羨慕。然而,員工業余做微商被處罰、辭退的案例也屢見不鮮。近期,一家私企職員就因工作時間做微商,被老...
勞動者曠工幾天才能被單位解雇關于曠工多少天可被解雇,最早的依據是《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被廢止)第十八條,該條規定,職工無正當理由經常曠工,經批評教育無效,連續曠工時間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內累計曠工時間超過三十天的,企業有權予以除名。從上...
一、案例導入 二、案例解析: 公司的做法并無不當。 三、對于員工兼職的一些知識: (一)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雇在外兼職的員工(二)從事兼職工作,在時間上、精力上必然會影響本職工作。作為用人單位來講,對一個不能全心全意為本單位工作并嚴重影響工...
合同沒到,把你們辭退是不合法的.可以起訴. 新勞動法規定,辭退員工一年就補要一個月的工資,你干了十年就要補發多10個月的工資給你,如果你的合同沒到期甲方把你辭退就要補基本工資到你的合同期滿.具體你可以到勞動局了解下. 資料:新《勞動合同》法...
新入職員工勞動法有哪些具體的保護措施公司和員工之間要簽署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這是發生勞動關系的一個標志。如果沒有簽勞動合同,也不代表雙方就沒有勞動關系,只要員工能拿出為公司工作的證據,事實勞動關系就成立了。沒有簽勞動合同,公司需要對員工...
案情簡介: 某公司2014年委派了一批工程師到國外參加專業技術方面的培訓,當時公司為培訓共支出近一百萬元的費用。公司在他們返崗后與其簽訂服務期協議,約定這批員工要在本單位工作至少五年, 否則要支付違約金。 2016年年初, 公司發現,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