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反信息披露制度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當前,我國法律對于違反信息披露的責任追究比較側重于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證監會?對違反信息披露制度的一般采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記入誠信檔案等監管措施;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中國證監會依法處罰。
《證券法》193條對違反信息披露義務的企業和直接責任人員,有責令改正、警告、以及罰款的相關規定。
《刑法》161條,規定了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對提供虛假或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的刑事責任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一百九十三條?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報送有關報告,或者報送的報告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指使從事前兩款違法行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六十一條 【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依法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企業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言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并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私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以外的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非公眾性多元主體的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1私募基金備案總體性要求1、私募基金在投資運作中,應嚴格遵守...
為規范和促進證券市場,2015年9月1日起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從事場外證券業務,但是需要到中國證券業協會備案機構進行備案登記。 場外證券業務備案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促進...
所謂直接訴訟,是指股東純為自身利益而以股東身份向公司或者其他侵害其權利的人直接提起的訴訟,也就是指股東為實現其作為股份的所有者而擁有的某項權利的訴訟。例如,要求股息的訴訟,要求查閱賬簿的訴訟,要求行使投票權的訴訟,要求召開股東大會的訴訟等。...
證券市場監管的內容是什么1.對證券發行上市的監管。(1)證券發行核準制。證券發行上市監管的核心是發行決定權的歸屬,我國目前對證券發行實行的是核準制。核準制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證券,不僅要公開披露與發行證券有關的信息,符合《公司法》和《證券法》...
破產重整是指對可能或已經發生破產原因但又有挽救可能性的企業,通過對各方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協調,強制進行營業重組與債務清理,以使企業避免破產清算,獲得新生的法律制度。 有人將重整投資人比喻為幫助債務人企業脫困...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概念和特征有哪些侵犯商業秘密罪,是指違反商業秘密保護法規,采取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商業秘密的保護...
公司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公司法》、《證券法》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義務和責任的規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公司、其他股東及公司債權人負...
1.違反保密法律法規應承擔哪些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若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可能要承擔以下法律責任:1 民事責任,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因違約或侵權給公司造成的損失。2 行政責任,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核心要點:①禁止通過組織網上聚集、聲援等方式或借個案研討之名,制造輿論壓力,影響案件依法辦理;②禁止以轉發、評論等方式炒作誤導性、虛假性、推測性信息;③禁止違規披露涉案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等。全文如下: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關于禁止違規炒作案件的規則...
10月20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發布新規:禁止律師違規炒作案件。規則共13條,明確了違規炒作案件的具體情形,包括通過聯署簽名、組織網上聚集、聲援等方式或借個案研討之名,制造輿論壓力,影響案件依法辦理;通過媒體、自媒體等平臺就案件進行歪曲、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