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本應和睦相處然而北京市房山區有一對鄰居因停車問題發生了爭吵雙方你來我往言語越來越激烈一方因情緒太過激動竟在吵架半小時后猝死……
挪車問題起爭端
一方死亡引訴訟
2020年8月初,王某來到北京市房山區做生意。為了方便,他在商業街附近的社區租了一套房屋臨時居住。三天后的傍晚,因為王某將自己的面包車停到了鄰居于某的家門口,遭到了于某的反對,并要求王某立即將其面包車挪走。王某心生不滿,認為他已經將車停放了三天,一直沒有人通知他此處禁止停車,遂與于某理論,兩人隨即發生爭執。爭吵間雙方言語激烈,后經周圍群眾勸解,于某離開爭執的地點,回到自己房屋內。
而王某卻不想善罷甘休,又來到于某家房屋門口繼續吵嚷,且情緒十分激動,并不停用手指向屋內,經周邊群眾勸解后離開。此后,王某又多次返回于某家門口吵嚷。半小時后,于某被發現在家中死亡。經醫院診斷,于某的死亡原因為呼吸心跳驟停,心源性猝死。
事發后,于某家屬認為王某不遵守停車管理的相關規定,將面包車停放到了于某家門口,在于某勸說其挪車時,王某對于某進行辱罵滋事,從而導致了于某的死亡,應對于某死亡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賠付,因此將王某告上法庭。
面對于某家屬的索賠主張,王某拒絕賠償,認為自己三天前才搬到該小區居住,此前與于某并不相識,更無過節,沒有侵害于某生命權的任何動機,更沒有實施毆打甚至殺害等侵害于某生命權的侵權行為,于某的死亡與其不存在因果關系,其在整個事件中不存在任何過錯,所以請求法院駁回于某家屬的所有訴訟請求。
法院向公安機關調取的錄像顯示,于某與王某因挪車問題發生爭執,畫面內雙方情緒較為激動,大約一分鐘后,于某離開爭執地回到自己房屋內。隨后,王某在于某家門口繼續吵嚷,并不停用手指向屋內,畫面顯示他情緒激動,經周邊多人勸解后離開。此后的十分鐘內,王某接連三次返回于某家門口吵嚷。
另外,于某愛人在公安機關做詢問筆錄時表示,于某十年前得過冠心病,現在好多年沒做過檢查了,但是平時身體一直很健康。事發時的目擊證人在公安機關做筆錄時表示,于某和王某爭吵時,雙方的言語都很激烈,有罵人的話,說的話都挺過激的。
法院判決:
自身疾病雖是主因
過激言行亦有過錯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王某對于某的死亡是否存在過錯,爭吵行為與于某死亡之間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首先,于某去世前曾與王某發生了爭吵,通過公安機關保存的視頻錄像及詢問筆錄可以看出,王某事發時情緒激動、言語激烈,且在于某回家后多次折返至于某房屋處進行吵鬧,其言行超過必要限度。王某雖然對于某患有心臟病的情況不知情,但應該認識到自身罵人行為明顯不當,且能判斷出于某已是年近六旬的中老年人,此種情況下王某仍多次、長時間地在于某房屋外吵鬧,未盡到一般人審慎的注意義務,存在過錯。
其次,根據醫院的診斷證明記載,于某死于心源性猝死,且發病時間與爭吵時間間隔不到一個小時,可以確認王某的過激行為導致本身患有冠心病的于某情緒不穩、病情發作,與于某的死亡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但是,王某與于某并無身體接觸,正常情況下其吵鬧行為不會導致于某發生生命危險,且二人之前并不認識,王某對于某患有冠心病的情況并不知曉,雖然言行不當存在過錯,但本身不具有侵害于某生命的故意,于某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其自身疾病。且于某自知自己存在既往心臟病史應該避免情緒激動,但仍與王某爭吵,對死亡后果,于某自身存在過錯,應減輕王某的賠償責任。
最后,法院綜合上述認定,酌情判令由王某對于某的死亡承擔次要賠償責任,被告未盡到一般人審慎的注意義務,存在過錯,故判決王某應承擔5%的賠償責任,賠償死者家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8.2萬余元。
判決解析
以功能為導向適用法律
就本案來說,首先,行為人王某對于某的死亡后果存在過錯。過錯為行為人對于損害后果持有期望、放任的故意心態,或者對于應該預見而沒有預見的損害后果具有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過失心態。故意的認定采用主觀標準,而對于過失的認定則以注意義務為基礎的客觀標準。本案中,行為人王某對于某既往心臟病史的情況并不知情,對于某死亡不存在積極追求或放任不管的故意心態。但其與年近六旬的中老年人于某爭吵,并多次、長時間地在于某房屋外吵鬧,此種行為顯屬過激行為。王某的過激言行已經對于某造成一定傷害,可能會誘發被罵者發生疾病的風險,其未盡到一般人審慎注意義務,放任結果的發生,此種情況下可以認定王某對損害結果存在過失心態。其次,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發生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本案中,根據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記載,于某死于心源性猝死,且發病時間與爭吵時間間隔不到一小時,如果沒有王某的過激吵鬧行為,于某就不會情緒不穩、病情發作,故王某的行為與于某死亡的損害后果之間具有事實上的因果關系。事發起因系王某將車停在于某的家門口,引發了后續的爭吵,且在于某已經回家的情況下王某仍多次、長時間地在于某房屋外吵嚷。即使王某對于某的既往心臟病史不知情,但作為一般的理性公民,也應當對這種錯誤行為進行評價和控制。在沒有于某自身疾病這個因素介入的情況下,王某的行為僅會產生道德上的評價和譴責。但王某的行為介入于某自身疾病的特殊體質,產生了死亡的損害后果,與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則王某過錯行為的評價即上升至法律層面。王某應當對損害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延伸思考】過失相抵實現實質的公平正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規定了過失相抵原則,即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過失相抵原則適用前提為雙方均存在過錯,行為人的過錯行為與受害人的過錯行為共同導致了損害后果的產生或擴大,兩者的過錯相互交織產生了同一個損害后果。雙方均需對自身過錯承擔相應責任,在賠償額度上進行抵消。該原則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責任人在其自身過錯程度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既不加重其義務,也不讓受害人過分“自由”,不允許受害人將自己過錯行為的風險全部轉移給他人,激發受害人主動避免損失發生或擴大的動力。通過這一規則提示公民,對自己的人身、財產等有合理注意義務,提高對身邊危險的注意程度和防范意識,有助于提高社會整體的自我保護意識,維護公眾安全。本案中,于某自知自身存在既往心臟病史,但仍與王某爭吵,對死亡后果存在過錯,應減輕王某的賠償責任,體現侵權責任編過失相抵規則的精神。且于某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其自身疾病,最終法院酌情判令由王某對于某的死亡承擔次要賠償責任。玩笑也不能亂開啊!貴州遵義縣男青年周某沒有想到,他的一些玩笑動作和語言竟讓鄰居猝死。為此,他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經調解,日前,周某賠償死者家屬6萬元。而在此之前,周某此舉還被警方視為犯罪。玩笑中,鄰居突然倒下據了解,周某和同齡的茍某(男)系鄰...
焦點:加班非強制, 公司是否需要擔責?判決:加班時間超法定上限, 公司賠20萬!勞動者下班后猝死不構成工傷 專家介紹,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如果勞動者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可認定為工亡或者視同工亡。如果勞動者是在下班后猝死...
痛心!男子酒后猝死,同行3人判賠12萬,判決生效!聚餐喝酒千萬注意!量力而行,不要隨意勸酒、灌酒,陪酒也要格外小心!跟小華一起來看這則案例↓一行人在廈門談項目、飲酒次日凌晨他意外猝死為商談一個工程項目,58歲的李先生陪同公司領導段先生,以及...
2009年1月26日,黃某因膽結石在江西省某醫院住院治療,1月27日施行膽結石切除手術。1月29日凌晨2點時,黃某因尿急上廁所時,因當時醫院廁所的燈壞了,沒有燈光照明,廁所里很黑,再加上地面比較濕滑,導致黃某不小心摔倒,造成顱骨骨折、右側顳...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小伙滑雪身亡雪場該擔責嗎?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近日,一名24歲小伙到哈爾濱一滑雪場滑雪,在高級賽道滑下后摔倒身亡,母親質疑滑雪場的裝備不到位。滑雪場負責人稱,調查過裝備沒有任何問題,屬于意外事故。滑雪場...
新搬家的王五將自己的私家車停到了鄰居葛六的家門口,遭到了葛六的反對,葛六要求王五立即將其私家車挪走。 王五心生不滿,認為他已經將車停放了三天,一直沒有人通知他此處禁止停車,于是兩個人發生了爭吵。后經...
見到學校保安抓偷車賊,云南昆明市民銀先生上前幫忙合力將小偷制服,并用小偷的外衣罩住其頭部。誰知等民警趕到現場時,小偷卻被悶死了。銀先生的這一舉動,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公安機關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向檢察院移送起訴,追究其刑事責任。最終,檢察...
1 法律觀點 2 案件經過 3 判決結果 4 律師說法 本案是一起侵權引起安全保障義務的糾紛,本案的爭議焦點是第一、小區的物業公司是否屬于安全保障義務主體?第二、如果物業公司屬于安全保障義務主體,那么物業公司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間本該和睦相處,但因為幾只雞,湖南沅江的兩位阿婆吵了一架,幾個小時后,其中一位阿婆被送進了醫院......基本案情尹阿婆與李阿婆是同住鄉下的鄰居。某天兩人一同前往本村村民家赴宴,途經李阿婆家菜園時,李阿婆要求尹阿婆關...
我愛你,我裝的我目前還不適合要孩子,他來的確實不是時候,但我是真的愛你,你也知道,無論如何我都不會不要你的,這段出現在當事人手機里的聊天記錄。 近年來在各種被小三、被已婚渣男欺騙拋棄的狗血大戲中頻頻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