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網絡安全中侵權責任內容 案例:(2020)京0491民初32273號--余啟存與北京搜狐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網絡侵權責任糾紛 余啟存稱搜狐用戶新聲音在搜狐網發布文章內容為(余啟存)不僅是個賭徒,而且有吸毒史,同時使普通大眾容易誤解為自身婚姻不是合法有效的。搜狐用戶新聲音未經調查核實,僅憑主觀臆斷,虛構事實,散布詆毀原告名譽的不實言論,極大的損害了公眾形象,使社會公眾產生重大誤解,造成原告社會評價嚴重降低,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搜狐公司作為經營者,應當要求網絡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進行注冊,否則不得為其提供服務;搜狐公司審核通過且應當知道案涉文章侵犯第三人權益,作為網絡經營者,應當依法采取技術措施和必要措施保障網絡安全義務,但其枉顧法律規定和協議約定,未盡任何安全保障義務,導致原告權利受到侵犯,應承擔侵權責任;2018年搜狐公司應當知道案涉文章侵權但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對于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應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搜狐公司辯稱:因用戶注冊信息不完整,僅能提供用戶ID,被告己通過公示《搜狐服務協議》等方式要求用戶應當完善注冊信息,如用戶未予補充,除應自行對賬號下的發布行為負責外,搜狐公司有權利采取查封、刪除或其他處理方式。二、用戶應對自己上傳的信息承擔法律責任,搜狐作為網絡服務平臺己履行通知刪除義務,不承擔侵權責任,涉案文章作者并非搜狐,原告應向實際侵權人主張責任,而不是向搜狐主張,文章在其他公信力文章上均有在先報道,其報道內容公開傳播至今且未予刪除,并不具有明知應知涉案內容是否侵權的主觀過錯 法院認為:1.被告是否盡到了相關義務被告收到原告發送的通知其刪除涉案文章的《律師函》,并刪除了涉案文章,應當認定為已經盡到了通知刪除的義務。2.是否明知雖然涉案文章中包含有可能侵害原告名譽權的文字表述,但該內容尚需進行進一步的核實才能確定是否侵權,原告撤回了對搜狐用戶新聲音的相關訴訟請求。故不能就此認定被告明知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3.披露義務被告未盡到網絡服務提供者對網絡用戶進行實名管理、主動提供相關信息的法定義務。 法條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六條 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四條 原告起訴網絡服務提供者,網絡服務提供者以涉嫌侵權的信息系網絡用戶發布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的請求及案件的具體情況,責令網絡服務提供者向人民法院提供能夠確定涉嫌侵權的網絡用戶的姓名(名稱)、聯系方式、網絡地址等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對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處罰等措施。 第六條 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的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是否及時,應當根據網絡服務的性質、有效通知的形式和準確程度,網絡信息侵害權益的類型和程度等因素綜合判斷。
二、網絡安全中有關電信網絡詐騙的內容 電信網絡詐騙是指利用各類通訊工具、互聯網平臺,借助公共通信網絡向手機、固定電話或其他語音、短信接受設備發布虛假信息,并對其用戶實施詐騙,非法侵占他人財物的行為。 詐騙手段為:網上兼職刷單詐騙、冒充網購客服詐騙、電話冒充領導、熟人詐騙、冒充公檢法人員詐騙、代辦信用卡、貸款詐騙、中獎詐騙、微信交友詐騙、網上求職詐騙等等。 法律規定: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電信網絡詐騙的立案追訴和量刑標準。根據兩高一部《意見》及最高檢出臺的《檢察機關辦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指引》的規定,電信網絡詐騙的追訴標準要低于普通詐騙的追訴標準,且全國統一無地域差別,即犯罪數額達到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滴-滴車載音樂是否涉及侵權原告**公司、**娛樂公司訴稱,單機游戲《古劍奇譚》系**公司自主研發,《古劍奇譚》單機游戲及游戲音樂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該游戲已經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圖書等多種作品形式。**公司對該單...
一、如何判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連帶責任兩種規則:1.通知規則。《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
2019年7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對原告吳某訴被告上海某科技公司、被告淘寶公司網絡侵權責任糾紛(財產權糾紛)一案進行第二次網上公開開庭并當庭宣判,認定原告向被告上海某科技公司及淘寶公司主張侵權責任的依據不足,駁回了原告全部訴訟請求。新華社...
著作權網絡侵權代理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廣東XX律師事務所接受本案上訴人麥X特企業顧問公司的委托,指派本律師擔任其與被上訴人三X向版權代理公司著作權糾紛一案的二審代理人。本律師依法參與了本案的訴訟活動。根據庭審質證的證據及相關的法律...
商標的網絡侵權維權 一、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 網絡商標侵權的行為如下: 1、網絡域名中包含他人注冊商標文字的關鍵單詞、字母等。 2、將他人注冊商標名稱惡意注冊為自己的域名。行為人明知屬他人享有權利的知名商標、商號或其他標識的文字組成...
一、網絡商標侵權主體的確定 根據網絡銷售的特點,網絡商標侵權的主體有侵權商品實際銷售者、侵權信息發布者、網絡服務提供商以及搜索引擎提供者。以下將逐一分析以上主體的義務和法律責任。 1、對侵權商品的實際銷售者,可以直接按照《商標法》第五十二...
一、網絡商標侵權的管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有關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管轄的原則,也可用來作為界定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發生地的參考。該條司法解釋規定: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
網絡侵權行為應當如何處理 一、網頁設計引發的法律問題 有的網站把他人的網站頁面設計照搬到自己的網站上,包括欄目設置、位置編排、色彩運用和部分圖標都相同,只是做一些細小的改動。類似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筆者認為已構成對網頁版權的侵權。法律雖然...
案情回放不同觀點 法官回應1.用人單位自擔風險的法理依據及相關法律規定 2.勞動者無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下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3.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范圍及方式 勞動者確實存在直接故意情況下,勞動者作為直接侵權人,應當承擔財產的全部返還賠償義務...
網絡用戶屬于侵權行為是什么 1.未經許可,擅自將網絡作品通過傳統媒體進行傳播。 這種侵權行為最為常見,也是侵權行為較為嚴重和泛濫的領域。通常指的是侵權行為人在沒有得到網絡作品的著作權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將網絡作品整篇幅或者大篇幅的通過傳統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