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如何判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連帶責任兩種規則:
1.通知規則。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不知道用戶利用其平臺實施侵權行為,被侵權人發現后,可向網絡服務提供者通知,告知其網站上的內容構成侵權,可要求其采取刪除、屏蔽、禁用等必要措施。
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接到該提示之后,應當審查,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構成對網絡用戶實施的侵權行為的放任,具有間接故意,視為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行為,與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未經提示、或者經過提示之后即采取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就不必承擔責任。
2.明知規則。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的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實施侵權行為,而未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放任不管或置之不理,任憑侵權行為的繼續發生,對被侵權人造成精神或名譽損害,對于該網絡用戶實施的侵權行為具有放任的間接故意,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二、當人們瀏覽網站時發現了對自己的侵權行為應當分為以下幾步:
1、確認侵權行為存在。確定是否為自己的作品,或者被侮辱誹謗的人是否是自己。
2、聯系承載該侵權行為的平臺。如果是網站就聯系網站的經營者,如果是公眾號就聯系公眾號的使用者,告知其行為侵權,要求作出妥善處理。
3、與網絡服務提供者協商。
4、向人民法院起訴。起訴對象可以是直接侵權人,也可以是網絡服務提供者,例如某網站。可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恢復名譽,或是給予賠償。
三、參考法條
《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六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1、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2、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四、法律攻略
1、由于網絡侵權行為的特點,被侵權人一般只知道侵權的網站,很難確切知道侵權的網絡用戶是誰,在實踐中,被侵權人通常只起訴網絡服務提供者,而不起訴或者無法起訴直接侵權人,事實上,網絡服務的提供者和侵權人可以一并起訴。
2、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承擔了連帶責任之后,有權向利用網絡實施侵權行為的網絡用戶追償。
五、網絡侵權連帶責任合理性探析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網絡的普及和飛速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也加速了社會發展的現代化步伐,現代的社會已經無法脫離網絡的影響,網絡也將更加深入地融進社會之中,從而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我們在充分意識到網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的重要的作用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隨著網絡更加深入地滲透到社會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相應的網絡侵權行為也在不斷地發生,近年來發生的網絡侵權事件越來越多,有些網絡侵權事件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后果。所以人們開始重視網絡侵權,但是網絡侵權的責任也有多種,其中網絡侵權責任中的連帶責任備受大家的關注與評論,尤其是對其連帶責任制度的存在存在多種的看法,是否存在其合理性。因為筆者是承認網絡侵權連帶責任制度的合理性的,所以本文講述的是網絡侵權中的連帶責任的內涵及與其他民事責任的區別,以方便我們更加清楚地理解網絡侵權連帶責任的內涵還有它的特征,著重從網絡侵權連帶責任產生的理論基礎角度、產生的原因角度,還有網絡侵權連帶責任的價值角度分析網絡侵權連帶責任制度存在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之后,在承認網絡侵權連帶責任制度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適用網絡侵權連帶責任制度,所以闡述了網絡侵權連帶責任制度在適用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從而使我們能更好的運用網絡侵權連帶責任制度,避免其運用不當而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以便更好地促進和推動網絡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與網絡侵權連帶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如何判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連帶責任的規定、當人們瀏覽網站時發現了對自己的侵權行為應當分為幾步?、參考法條、法律攻略等。以上內容都有解答,如還需了解更多相關法律知識請上律聊網進行咨詢。
《民法總則》第178條關于出資人連帶責任的規定以及第83條第2款關于人格否定的規定對于股東連帶責任有著原則性的規定。在知識產權司法實踐中,股東參與實施侵權行為或者利用法人制度逃避侵權責任的現象并不少見。依據現有的法律規定是否可以以及如何追究...
《刑法修正案(八)》中嚴格的禁酒條款激活了國內機動車代駕服務。但我國對于代駕行為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代駕合同在合同法中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實務中尚存有一定爭議。本文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中代駕公司的責任認定為基礎,收集相關法律觀點、裁判實例和...
一、新消法如何規定先行賠付 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商家單方面取消訂單、不履行促銷活動的兌換承諾;商家拖延送貨、拖延承擔退換修的責任;電子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網站頁面對商品的宣傳與實際不符;售后人員保障方面存在問題,消費糾紛無法得到及時處理;...
更美APP明星起訴,網絡侵權糾紛如何解決公開資料顯示,互聯網醫美平臺更美APP所在的**完美創意科技有限公司近日遭馬蘇?、王-鷗、劉*詩?、李*峰?、張*綺?、張*興?、王一博?、秦-嵐等多位明星起訴,案由均為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此前,因網絡...
一、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權如何確定 縱觀我國關于管轄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不外乎《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
連帶責任法院如何執行1、連帶責任作為民事責任的一種,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或當事人有效約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帶義務人都對不履行義務承擔全部責任。那么最高人民法院如何執行連帶責任,連帶責任的規定,保障了債權人的利益,也是人民法院在審判實踐中作出判...
特殊的普通合伙組織內部追償和劃分責任 一、對外部第三人的責任承擔方式 (一)主體清償規則 這并不是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所獨有的,而是所有的合伙企業對外承擔債務時都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所謂主體清償規則,又稱合伙財產優先清償規則或者窮盡合伙財產...
掛靠車輛責任如何劃分1.沒有明確法律規定被掛靠單位應對掛靠個人所造成的侵權事實負全部連帶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它是在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事實的條件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被掛靠單位在客觀上沒有完成...
如今酒駕查得十分嚴,代駕行業應運而生。在朋友之間聚會喝完酒之后或是其他不方便開車的時候,車主通常會選擇他人來幫忙駕駛車輛去達目的地,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最具有安全保障的一種方式。但其實代駕也存在一定隱患,而且一旦出事情,責任的認定存在麻煩,那...
法信 · 推薦案例 設立中的代駕公司對代駕司機肇事仍應承擔責任——重慶速潤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與何久明、肖飛服務合同糾紛案 案例要旨:肇事代駕司機發生交通肇事應當適用服務合同關系。肇事代駕者與其所服務的公司之間存在雇傭關系或勞務關系,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