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行《刑事訴訟法》模式下,辯護人存在“閱卷難”,是否能夠閱取所有證據,取決于檢控機關,不具有主動性,亦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在庭審之前,除非檢察機關主動開示,辯護人無法閱取所有的用于庭審的證據。雖然部分檢察機關進行了相關改革,但由于對證據開示的理解程度深淺不一,這些改革還是偶爾的、嘗試性的、小范圍的、有選擇性的,操作方式也多種多樣。如參與證據開示的主體,有的部門規定只能是公訴人與辯護律師,有的部門規定還可以邀請偵查人員參加,有些部門還實行由審判長主持下控辯雙方參與證據開示的形式;再如證據開示的范圍,有的部門規定只能是控辯雙方向法庭提供的證據,有的部門規定只要是證實案件事實的全部證據,都要出示。[7]而新《律師法》的規定改變了這種狀況。新《律師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受委托的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受委托的律師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對刑事證據開示制度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法律依據,這個規定,使現在的證據開示制度的司法改革有法可依,搭建了我國刑事證據開示制度的框架。主要體現在:
1.明確開示主體
開示主體是即為承辦案件的審查起訴機關、審判機關與律師。這里的律師包括辯護律師和被害人或其近親屬委托的委托代理律師。律師在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均可以向保存案卷的檢察院和法院要求閱卷。審查起訴機關和審判機關應當向辯護律師開示證據材料。非律師的辯護人不享有這個權利。明確了證據開示的主體。應當注意到,檢察機關起訴時,仍按《刑事訴訟法》移送“主要證據復印件”,移送全部證據材料仍無法律依據,因此,在審判階段辯護律師閱取“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時,只有到檢察機關閱卷。這里的開示主體,存在一定的交叉情況。但如果在實踐中,從提高效率角度,檢察機關在起訴時就一并移送所有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則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2.明確開示的證據范圍
在審查起訴階段,開示的證據范圍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在審判階段,開示的證據范圍為“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在何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曾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是否有與案件有關由檢察機關來確定。也有人認為包括所有的案卷材料,并包括內卷。絕大部分人認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即為偵查機關移送的所有訴訟文書材料和案件證據材料,即為卷宗材料。但不包括偵查機關內部留檔和備案的內部材料(如偵查手段采取材料、內部討論紀要等)。從全省檢察機關的普遍做法看,基本上是持最后一種觀點。何為“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應當理解為偵查機關移送的所有訴訟文書和證據材料以及偵查機關和審查起訴機關補充偵查的證據材料。
3.明確開示的時限
即分別為“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至起訴的審查起訴階段,“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至作出裁判的審判階段。時限非常明確。
1.有關互聯網安全的法律框架有一下什么層面 互聯網不良信息泛濫的原因有多種,網絡道德觀念的缺乏屬其中一種 38.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沒有聯系 對 錯 39.制定完備的法律體系是有效治理互聯網不良信息的法律前提與制度保障。對 40.相對傳統盜竊...
#知產大省那些事兒#稱東北大板商標被擅用,紅寶石冰淇淋公司起訴索賠因認為其注冊的商標東北大板未經授權被擅自使用在其他冰淇淋公司的產品生產、銷售及宣傳中,大慶市紅寶石冰淇淋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糾紛為由將銷售商北京某食雜店及生產商某冷業有限公司...
前言時下所謂的有效辯護其實是指勤勉、盡責、高水準的盡職辯護。中國式有效辯護的本義應該是指有效果辯護。盡職辯護和有效果辯護是辯護權保障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方面,前者關注辯護權行使過程,后者關注辯護權行使結果,二者共同構成高品質辯護體系。鑒于...
審查逮捕應以社會危險性審查為核心聶友倫逮捕,作為我國刑事強制措施體系中最為嚴厲的一種措施,一旦批準執行,其附隨的羈押效果即會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喪失,既導致其正常生活的停滯,也將造成其社會評價的降低,對被追訴人的人權影響極大。更...
跨國公司跨國并購活動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行為,由此而帶來的壟斷控制僅僅靠某一個國家的法律進行規制肯定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加強國際間的反壟斷合作將是完善國際性并購管制制度的最終方向,因此我國在制定自己的反壟斷法的同時,還應該不斷與其他國家開展多...
閱卷后,律師經常會面臨家屬或取保的當事人要案卷或看案卷的要求。 那么案卷材料能給家屬嗎?能給取保的當事人嗎?如果是被羈押的,能告知當事人呢?如果不能,如何跟家屬以及當事人進行溝通呢? 一、不能給 首先...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的原則與方法: 一、制度導向:確保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員工價值 當前國內企業主要關注員工手冊、崗位管理、人員招聘錄用、勞動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員工崗前培訓或新員工見習、員工培訓、獎懲、薪酬分配、職業安全與...
為了緩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訴訟效率,新一輪司法改革加快了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試點與探索。 然而,在推進這一制度改革的同時,學術界和實務界人士圍繞制度構建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其中,最大的爭議焦點莫過于證明標準的問題,即,在輕微的認罪...
1.我國法律體系框架 不知道您設置這個題目的目的是什么,我國法律多如牛毛,不可能一一列舉,但理論上,我國法律體系的框架如下:一、憲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等級的法律;二、法律。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在全國通用的,...
【摘要】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已實施18年,其立法理念和價值取向已明顯落后于當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踐。在《環境保護法》修改過程中,應當對立法目的、立法模式、制度體系等基本問題重新進行定位,使修改后的《環境保護法》符合我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