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產大省那些事兒#
稱“東北大板”商標被擅用,紅寶石冰淇淋公司起訴索賠
因認為其注冊的商標“東北大板”未經授權被擅自使用在其他冰淇淋公司的產品生產、銷售及宣傳中,大慶市紅寶石冰淇淋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糾紛為由將銷售商北京某食雜店及生產商某冷業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判令二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權商品,賠償損失5萬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紅寶石冰淇淋公司訴稱,其自2013年5月開始使用其獨創的“東北大板”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在包括北京、天津與上海在內的全國范圍廣泛使用和宣傳推廣,現“東北大板”商標已經具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消費者已將“東北大板”冰淇淋與大慶市紅寶石冰淇淋有限公司唯一、特定地聯系在一起。
經大慶市紅寶石冰淇淋有限公司調查發現,某冷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凱多寶“東北大塊”雪糕在北京市場上銷售,其產品包裝上突出使用“東北大塊”名稱,與“東北大板”相近似,其包裝與“東北大板”草原奶冰淇淋外包裝也極為相似。原告紅寶石冰淇淋公司認為,某食雜店與某冷業有限公司未經其許可,擅自在生產項目中使用“東北大板”商標,使消費者誤認為該冰淇淋由大慶市紅寶石冰淇淋有限公司開發、銷售或者與其有特定聯系,引起了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借用其商業信譽謀取非法利益,侵害了其商標權。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來源:海淀法院網)
湖北年度版權登記作品首次突破3萬件 美術作品仍占據絕對數量
從省版權保護中心獲悉,該中心近日完成我省著作權(也稱版權)登記上年度統計分析工作。2018年,全省作品著作權登記數量首次突破3萬件,較2017年增長四成。其中,美術作品仍占據絕對數量。
近年來,我省實施免費版權登記制度和網上網下多渠道登記服務,版權登記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2015年,全省作品登記量首次突破1萬件,2016年、2017年分別達到16261件和22005件,持續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全省各類作品著作權登記總量達到30998件。
據介紹,全省作品著作權登記的作品類別分布一直不平衡,2018年延續了這一特點。在這一年的作品登記里,繪畫、書法、雕塑等美術作品仍然占據絕對數量,共有23925件;文學、藝術、科學及各類文案等文字作品,為5949件;影視戲劇節目、說唱表演、錄音錄像及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有605件;地圖、統計圖、示意圖、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等其他作品,有519件。全省各市州作品登記數量嚴重不均衡的現象仍然存在。2018年,武漢市完成作品登記29226件,占全省94.28%。除武漢外,還有4市完成作品登記百件以上:孝感市完成929件,咸寧市完成321件,黃岡市完成122件,荊州市完成101件。(來源:湖北日報)
北京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倍
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1.2件,居全國首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10倍。2月27日召開的2019年北京市知識產權工作會暨北京市知識產權辦公會議發布了上述數據。此外,2018年全市有效注冊商標量也同比大幅增長,達到150.05萬件,同比增長31.4%。
2019年,北京將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服務和管理。會上透露,今年還將推動專利、商標和原產地地理標志的融合發展。
第五屆北京市發明專利獎今天在會上頒發,“一種時分雙工系統的數據傳輸方法和系統”等項目獲獎。36個獲獎項目中,有8個為高校項目或高校與企業聯合項目,體現了產學研結合的突出特點。據介紹,36個獲獎項目經過長期研發投入,已成為各自細分領域的核心技術,代表著相應領域的國內外頂尖水平。例如,獲得特等獎的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種時分雙工系統的數據傳輸方法和系統”的相關幀結構設計內容,已經寫入4G TD-LTE標準(3GPP TS36.211 V8.0以及3GPP TS 36.331 V9.2.0),對我國引領TD-LTE標準、提升產業地位有重要貢獻。(來源:新京報)
#科技企業那些事兒#
蘋果遭“專利流氓”起訴:被控侵犯LTE相關專利
據美國科技媒體AppleInsider報道,一組獲得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支持的公司起訴蘋果侵犯其7項與LTE蜂窩標準有關的專利。起訴書顯示,所有蘋果 LTE產品都會受此爭議影響,不僅是iPhone,還包括iPad和Apple Watch。原告稱,他們曾在2017年1月與蘋果展開溝通,希望以FRAND(公平、合理且非歧視性)條款獲得專利授權,但并未達成協議。
AppleInsider認為,Optis及其附屬公司似乎是所謂的“專利流氓”,也就是并不生產任何實際產品,但卻借助專利授權和官司獲取利潤。該案通過美國得克薩斯州東部地區法院發起,該院通常會支持專利持有者的立場,處理速度也快于其他法院。原告的很多專利都是在多年時間內向愛立信、三星和LG等科技公司購買的。原告要求陪審團審案,“至少要以合理的授權費的形式”獲得補償。
根據以往的經驗,蘋果可能會努力讓法官駁回此案,如果無法成功,他們通常會達成庭外和解。該公司已經支付了大量專利費,繼續增加將導致其每年支付數百萬美元費用。去年8月,該院曾經認定華為侵犯同一批專利,判處其賠償1060萬美元。(來源:新浪科技)
Facebook最新專利為AR/VR提出骨傳導解決方案
除了優秀的視覺,音頻是實現沉浸式體驗的其他關鍵因素之一。對于當前的VR/AR設備,大多數是通過入耳式耳機/頭戴式耳機或揚聲器來提供音效。但根據Facebook的一份最新專利,他們認為不同于需要“堵塞”耳道并隔斷現實世界聲音的入耳式/頭戴式耳機,或難以實現沉浸音頻體驗的揚聲器,AR/MR/VR設備用戶可以受益于既保持耳道暢通又能實現高質量音效的解決方案。
“例如,當耳道暢通無阻時,用戶可以實現更加身臨其境和更安全的體驗,并且可以從環境聲音接收空間線索。”這家公司如是解釋說,并指出眼鏡樣式的音頻系統需要重量輕,功耗低,符合人體工程學,同時不會在耳朵之間產生串擾。但要保持用戶耳道向周遭環境聲學場景敞開,又要將上述功能集成至全頻率(20Hz至20000Hz)音頻再現系統,其涉及的挑戰十分艱巨。所以,Facebook把目光投向了骨傳導技術,亦即通過骨頭引起聽覺的傳導方式。
你可能曾經聽說過骨傳導耳機,其原理是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并通過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傳遞、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來傳遞聲波。相對于通過振膜產生聲波的經典聲音傳導方式,聲音在骨頭傳導的損失率在理論上低于空氣傳導。另外,產生的聲波不會因為在空氣中擴散而影響到其他人。與此同時,骨傳導耳機避免了入耳式/頭戴式耳機帶來的耳內出汗等一系列衛生和健康問題,而這可能十分合適線下多人娛樂場景。(來源:映維網)
#海外知產那些事兒#
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美國在工業4.0領域專利全球領先
2019年2月24日,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NRF)和韓國知識產權戰略院(Korea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Agency,KISTA)稱,美國在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云計算和3D打印等新工業領域專利申請處于全球領導地位。
工業4.0領域的專利申請自21世紀初開始初具規模,2008年開始申請數量猛增;2012至2016年,美國以20505件專利申請量名列榜首,占全球總量的63.3%,其次為韓國(15.7%)、日本(12.6%)和歐盟(8.4%)。
從專利被引得到的專利質量競爭力來看,美國以5.64的得分位列第一,其次為日本(4.97)、德國(3.56)和韓國(2.98)。就人工智能和云計算專利的質量而言,美國遠遠領先于韓國;排名前十的申請人包括8家美國公司,IBM以1906件位居榜首,其次為微軟(1206)、韓國電子與電信研究所(747)。(來源:中科院知識產權信息 / 作者:中科院IP信息 / 編譯:朱月仙)
日本擬在專利訴訟中使用專家證據開示制度
自2018年10月以來,日本政府的專利法制度小組委員會一直在嘗試對本國的專利訴訟制度進行修訂。與美國那種強制要求披露證據的開示制度不同的是,日本的專利制度并沒有類似的要求。不過,鑒于處于弱勢一方的訴訟當事人經常會因無法獲得對方的侵權證據而被迫退出侵權訴訟,日本政府近期提出了一份新的議案。小組委員會的修訂議案將允許負責處理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法院(在確認有必要時)向涉案侵權人的工廠或其他類似的設施派遣出指定的專家,而這些專家將會向法院提交相關的報告。“日經新聞(Nikkei Shimbun)”在社評中講道,此舉主要是基于德國當前的檢驗制度,只不過是有一些修改。
由于擔心這種規定會造成商業機密的泄露,因而日本的一些大公司此前一直在反對這項提案。有鑒于此,日本這次提出的方案在德國的體系框架基礎上進行了以下調整:只有在提出訴訟之后專家團隊才能參與其中;必須先獲得被告方的意見;任何一方均可就法院的裁決提出申訴;任何泄露商業秘密的專家都會面臨刑事指控。(當然,如果按照原版制度執行的話,上述這種專家檢驗政策只能適用于日本的國內設施。)
日本的一部分大公司以及日本知識產權協會對此發出了警告,認為這項議案的內容以及制定過程可能過于草率。事實上,這項修訂案已經靜待于2019年7月正式生效。這一改變將會進一步簡化法院評估各種文件的必要流程,而且從理論上講其也能夠在無需派遣專家進入被告方設施的情況下收集到必要的證據。不過,也有人質疑在未看到這一調整所帶來的影響前是否真的有必要作出這種改變。很快,人們將會看到日本的《專利法》是否會針對來自小型企業的壓力而做出調整。 特別是那些希望在日本為自己的權利要求提供保護的國外專利所有人們,他們一定會繼續關注2019年7月新法規所帶來的實際影響,以及這種基于專家開示的制度是否能夠應運而生。(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來源:網絡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專利侵權判定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曾經在某份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某法院在審理某產品發明專利侵權案件的過程中,直接將原告生產的某專利技術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了詳細的對比,最后認定被告生產的產品與原告專利技術產品一致,因而判定被告侵權。可能對于...
司法審判原則一直是各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不存在絲毫不差的兩起案件,但這些并不妨礙對案件事實進行歸納,找出相同類型的社會關系和法律事實從而適用相同的審判原則,最終獲得...
#知產大省那些事兒#2018年黑龍江省專利代理行業專利申請代理率穩步增長2018年,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加強對全省專利代理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管,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質量,促進專利代理服務能力提升。截止到2018年底,黑龍江省新增專利代理機構(分支機...
導讀:專利權是一項具有獨占性的專有權,對其保護范圍的確定直接關系到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的權利劃分和利益平衡。涉案專利權利要求中的相關技術特征存在專利所要克服的現有技術的缺陷,不應作為涉案專利保護范圍,否則將不適當地擴大專利的保護范圍,對社...
專利侵權行為發生在2009年10月1日以前,被侵權人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越過50萬元。 2009年,福建某公司發現福...
導讀:距離格力電器實名舉報奧克斯空調涉嫌能效虛標一事已過近20天,事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近日,格力與奧克斯的另一項專利糾紛也已塵埃落定。2018年7月20日,寧波中院對國內家電兩巨頭格力和奧克斯的專利糾紛案作出了一審判決:認為格力...
2020年10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下稱“決定”),修改后的《專利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
為了進一步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促進專利實施和運用,提請審議專利法修訂草案。為了進一步規范專利代理行為,保障委托人、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專利代理正常秩序,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健康發展,修訂《專利代理條例》。...
1.侵犯專利有什么法律懲罰 《專利法》 第五十七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
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摘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五條規定,對平臺內經營者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未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的,由有關知識產權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