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臨近,京城的許多大醫院都在選擇保險公司,有意投保醫療責任保險。一直在國內處于“低迷”狀態的醫療責任險一下子開始變得火爆了。
不少醫生“訴苦”:醫療工作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高科技含量的職業,再好的醫生也不能保證在給患者看病時就“百無一失”,而往往出現了醫患糾紛就將責任推到醫生的身上,顯然有失偏頗。況且在新的《條例》中首次提出并細化了鑒定專家庫、舉證責任、賠償標準等內容,醫療事故的范圍和內容劃分更細更廣了,對醫護提出的要求更高了。
為了減輕醫護在醫療事故中承擔的經濟風險,京城的許多大醫院都在選擇保險公司,有意投保醫療責任保險。有關醫療管理部門也在與保險公司商談,確定合理的保費計算標準。“這樣一旦出了醫療事故,由保險公司來出面處理醫療糾紛,能在經濟索賠問題上予以指導,又能為醫護人員‘鋪平道路’,讓醫生專心工作,這對醫患雙方講都是好事。”一家正忙于為醫護人員選擇險種的醫院不愿透露姓名的醫生對記者這樣表示。
已在國際醫療行業漸成規模的醫療責任險在我國尚不成熟,原因在于過去對于醫療事故的補償額較低。像一級死亡事故的補償額僅為3000元。而醫療責任險屬于高費率險種,醫院在出現醫療爭議的情況下,更愿意自掏腰包解決。而即將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卻著實在讓醫護界深切認識到,要想處理好醫患糾紛,選擇上醫療責任險是明智之舉。已經“先行一步”的朝陽醫院、天壇醫院、首都兒研所等為數不多的幾家醫療機構已相繼為在職醫護人員購買了醫療責任險。不少醫院也正在躍躍欲試,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對此,市衛生局宣傳處處長張*樞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少數幾家醫院的這種勇于嘗試,已讓醫療責任險這一形式在醫療界開了先河,得到了初步推廣,這也為解決醫患糾紛提供了“保障”。
1.如何制定醫療器械管理法律法規的培訓計劃 培訓方案的制定是個系統工程,一、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分析需要從企業、工作、個人三個方面進行。首先,要進行企業分析,確定企業范圍內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計劃符合企業的整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其次,要進行...
醫患溝通 01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糾紛防范 一項來自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顯示,62%的醫師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醫療糾紛,66%的醫師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醫患沖突。這兩個數字背后是千萬個或奇葩、或悲傷、或暴力、或無情的負能量故事。 如何從整體上推進醫...
一、案情2008年12月,原告陳某因身體不適到被告處衡陽市某保健醫院就診,經檢查未見典型性妊娠囊,醫院建議一周后復查,幾日后陳某感到身體不適,到被告處就診,被診斷為不完全流產,做清宮術。幾天后原告在上班途中暈倒,經衡陽市中心醫院診斷為左輸卵...
案情介紹 小明為某公司的職工,入職時,王剛與公司商量,并簽訂合同,合同主要內容為公司不給自己繳納保險費,將其費用算在他的工資內,如果發生工傷事故后一切費用由自己承擔,雙方均沒有反對。 2015年,小明在工作期間不慎受傷。送去醫院救治,被...
這一問題關系到因美容整形引發的損害賠償案件能否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踐中一般認為,關于因整形美容手術造成毀容或容貌受損的事件究竟是否屬于醫療事故不能一概而論,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確定美容損...
原告起訴后申請醫療司法過錯鑒定而被告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法院如何處理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精神,應首先委托進行醫療事故鑒定。對于經過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可以根據患者的申請進行醫療司法過錯鑒定。相關法律規定:《...
化解醫療糾紛的途徑1.在自愿、公平和合法的平臺上協商解決醫療糾紛醫療糾紛的協商解決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行為有效的原則是平等主體之問的自愿、公平和合法。醫患雙方在醫療糾紛出現時,都應該保持誠實、守信和理信的態度,對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事實經...
1.醫院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原發布者:柏華林法律法規培訓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一)適用主體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二)授權性規定1、在注冊的...
醫療事故處理的程序: 1、報告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