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認為一個員工在工作時受傷,就該被認為是工傷,其實不然,工傷有許多判斷標準,有時候即使員工工作時間內在工作場所受傷,也不能被認為是工傷。
1
因工作職責之外的事情受到傷亡的案例
2
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在48小時后死亡
因蓄意違章導致自己傷亡的
案例故事
浙江某建筑公司工人劉某酒后上崗操作,高空作業時不慎從10樓摔落,經搶救無效后死亡。事后,劉某的生前親屬認為,劉某是因工死亡,理當享受工傷待遇,遂申請工傷認定。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中第9條第(五)項規定的“蓄意違章”,是專指十分惡劣的、有主觀愿望和目的的行為。需要提醒的是,在具體操作中,不能將職工在生產時間、生產區域從事與生產工作有關的作業中出現的違章行為簡單地看成屬于“蓄意違章”。
案例中,劉某雖然滿足“三工”的條件,但是他身為施工人員,明知道酒后上崗是違反規章制度且法規明確禁止的行為,卻故意在工作前飲酒,構成了蓄意違章,因此不能被算作是工傷。
因此,并非所有的上下班交通事故都能做工傷報銷,首先要考慮員工在事故中的責任小。
故意犯罪的
職工故意犯罪造成自身傷亡,應由職工本人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社保專家介紹,本法的規定與《工傷保險條例》現行規定有明顯區別,本法規定只有故意犯罪造成的傷亡才不認定為工傷。
吸毒或醉酒的
吸毒和醉酒都具有麻痹中樞神經導致人行為失控的效果,職工在此狀態下工作時所受到的傷害不計入工傷范圍。
自殘或自殺
自殘及自殺的目的都是為了傷害自己,而不是為了工作,因此即使你在工作的時候進行,也不能算是工傷。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這是對不認定工傷情形的一項兜底性規,是對未來社會可能出現的不認定為工傷的情形的一種預防性法規。
工傷糾紛一直是社會上常見的糾紛,即使有了很多法律法規的標準,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復雜的情形難以判斷。這個時候即使有失偏頗,也就只能依靠一些經驗來輔助處理。
來源/綠色肇州
【案情】羅某系某物業公司保安。2017年10月24日8時30分左右,羅某在物業公司當班崗位,附近某路上有人對行人實施搶劫,羅某聽到呼喊聲后離開保安崗位,立即攔住搶劫者的去路,要求其交出搶劫的物品,在與搶劫者搏斗的過程中,不慎從22步臺階上摔...
注: 每個企業都會遇到關于勞動爭議方面的法律問題,作為企業的法律顧問不只是幫助企業解決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預防這些法律問題。最基本的就是企業離職管理,員工離職是企業的正常現象,但是關于離職證明之間的糾紛也是屢見不鮮。法律顧問應...
案例簡介原告韓某的丈夫李某系山東某生物公司的職工,2012年1月25日15時55分許,李某騎電動自行車在上班途中與同向行駛的小轎車相撞,當場死亡。2月9日某交警支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以李某醉酒駕駛電動自行車及未按規定車道行駛為...
案情 2012年4月11日,連某入職華福公司,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至2015年2月6日止。2013年8月27日,連某上班時暈倒,被送往醫院治療。2013年10月11日至2014年3月15日期間,連某數次門診及住院治療。2014年...
[裁判要旨][裁判文書]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15)通行初字第00154號 原告賀紹雙,男,1963年3月1日出生,籍貫四川省。 委托代理人張蘊泉,北京市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北京市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
1 內容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施行后,在司法實務中存在的大量雇員受害賠償糾紛案件,有哪些新變化?本文主要從該法第三十五條的理解與延伸,結合相關審判案例,分別從案由、歸責原則、法律關系、舉證...
情形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非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就是所謂的三工。三工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工作原因,是構成工傷的充分條件,工作場所和工...
案情分歧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在認定是否存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本人主要責任’、第十六條第(二)...
【案情】第三人譚某向于2015年3月起在原告重慶市綦江區連城建材有限公司從事保溫磚碼磚工作。2015年8月14日,重慶市綦江區連城建材有限公司組織譚某向在重慶南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進行崗前職業健康檢查,該院于同月17日出具體檢結果為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