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法律: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入給予補償后,被征收入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入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三十一條: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入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附一: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全體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發生的訴訟關系。
附二:行政訴訟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是訴訟的一種有效方法。
行政訴訟法是規范行政訴訟活動和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規定人民法院、訴訟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及其在訴訟活動中形成的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行政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法,主要是確定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
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具有專門、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訴訟法典,通常被稱為“民告官”。廣義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實質意義的行政訴訟法,是指凡是在內容上屬于規定行政訴訟問題的法律規范,無論其形式如何均屬于行政訴訟法的范圍。
舊城改造下的違法拆遷,如何救濟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舊城進行改造時,如果違反進行拆遷的,被拆遷人可以通過報警、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等的方式維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
拆遷人在安置房建設過程中,擅自改變安置房的結構、面積、朝向等,致使拆遷安置合同無法履行,被拆遷人堅持要求依照協議補償或安置的,應判令拆遷人按合同約定的標準履行給付補償或安置的房屋,拆遷人拒絕執行的,可采取劃撥拆遷人款項,在房地產交易市場按協...
征收方在征收過程中為了加快項目進程,經常使用一些逼遷手段,最常見的就是斷水、斷電、斷路、斷氣、斷供暖等類似情形。這類行為的目就是要在被征收人的日常生活中設置障礙,從而消耗維權斗志,直到被迫選擇搬遷。 這種手段的具體表現更是花樣繁多。就...
(一)征收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只有一個目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排除商業征收。(征收房屋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房產糾紛產生的原因及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何解決這些糾紛呢?主要有以下這些方式加以解決。第一、調解解決調解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第三方主持下,自愿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調解可以分為民...
拆遷中的違法違規現象分為兩類: 一、一類是抽象的,即拆遷過程中的行政審批。對于此類問題,被拆遷人可以采取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形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二、另一類是具體的,即拆遷具體實施過程中的違法違規現象,這也是本文重點要介紹的。一、暴力...
根據合同主張賠償上海市有規定 超過規定時間的 加倍支付過渡費我房屋拆遷,簽了十八個月回遷協議,逾期兩年未交房,拆遷部門以簽十八個月合同為由,這兩年不給發過度費協商不成,到法院起訴,主張拆遷部門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
1.企業搬遷屬于法律規定的什么情形 由于廠房是在劃撥土地上,所以拆遷時,是沒有土地補償金的,賠償的范圍有以下幾項:一、房屋、建筑物補償應當以相關房產證明登記的建筑面積為計算標準。因為歷史原因無法辦理房產證明和土地證明的,可經實際丈量確定。房...
土地征收涉及多方主體,歷時較長,在面臨國有土地房屋被征收時,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具體的流程。而征收方為了提高自己的拆遷利益往往漠視被征收人的利益,很多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征收行為應運而生。為了避免自己稀里糊涂的被拆遷,被征收人需要了解房屋征收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