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時窩藏逃離部隊軍人罪(刑法第379條),是指戰時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為其提供隱蔽處所、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戰時部隊兵員管理秩序。戰時嚴格部隊的兵員管理,是完成各項任務、奪取作戰勝利的需要。戰時窩藏逃離部隊軍人情節嚴重的行為,違反國防法規定的公民應當支持國防建設的義務,嚴重妨害部隊兵員管理秩序,削弱部隊戰斗力,危害國防利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逃離部隊的軍人故意提供隱蔽處所、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
所謂窩藏,在這里是指幫助逃離部隊的軍人進行隱藏,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或處罰。其不僅包括提供場所讓其藏匿、隱藏,也包括為其指示地點幫助其隱藏,還包括為其提供財物資助以使其進一步逃跑或隱藏。其目的都是為了使逃離部隊的人逃避有關部門的追查、尋找,進而逃避有關制裁。
逃離部隊的軍人,是指現役軍人逃離部隊的行為已經觸犯刑律,足以構成犯罪,情節嚴重的情況。其既可以是逃離部隊構成犯罪的軍人,又可以是逃離部隊尚未構成逃離部隊罪亦沒有其他罪行的軍人。前者既包括逃離部隊構成逃離部隊罪的軍人,又包括逃離部隊犯有他罪的軍人。窩藏逃離部隊構成犯罪包括逃離部隊罪或者他罪的軍人,其又觸犯窩藏罪,對之應當按想象競合擇一重罪從重處罰。所謂逃離部隊的軍人,是指不經請假而擅自離開自己所在解放軍現役部隊、武裝警察部隊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部隊或民兵組織的軍人,雖經批準探親、休假、住院、出差、學習但逾期不歸的軍人,以及雖在休假、學習、出差期間而遇到國家發布動員命令后不立即歸隊的軍人等。對擅離部隊或者逾假不歸的軍人,情節尚不嚴重,或者未造成任何危害后果的,盡管為其提供了隱蔽場所或資助少量錢物的,亦不應按犯罪論處。
窩藏逃離部隊的軍人必須發生在戰時,才可構成本罪。不在戰時而在平時,即使有窩藏行為,亦不能以本罪論處,但這不排除可以構成他罪如窩藏罪。何謂戰時,具體可參見戰時故意提供虛假敵情罪。
以戰時窩藏逃離部隊的軍人須達到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其罪。情節嚴重,是指資助部隊指揮人員或者其他負有重要職責的人員,如機要、保密人員;資助人數多的;資助時間長,次數多,數額大,屢教不改的;提供虛假情況,或為逃兵通風報信,使其逃脫的;拒絕認錯,態度惡劣,且不改悔,以致貽誤尋找時機,導致逃兵被俘、死亡等嚴重后果的,等等。只有在戰時窩藏逃離部隊的軍人的才構成犯罪,平時不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為其提供隱蔽處所、財物。如果不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以為是其他犯罪分子而予以包庇的,不構成本罪,應以包庇罪論處。如確屬不知情而對逃離部隊的軍人而予以收留、資助的不以本罪論。
(一)區分本罪與雇用逃離部隊軍人罪的界限
二者對象相同,行為亦有某些相似,如都可能提供住食場所、財物等,因此,容易發生混淆,但兩者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1)主觀故意內容不同。本罪意圖在于使其受到窩藏,即逃避部隊及其他有關部門的查找;而后者則是為了使用逃離部隊的軍人的勞動力。其客觀上雖有提供財物、住所的行為,但其目的在于使他為自己服務。因此,在有關部門向其查尋時一般不會為其說謊,而本罪行為人則通常會表現為積極給被窩藏人遮蔽。(2)客觀行為不同。本罪為其提供隱蔽場所、財物一般是無償的,并不想要對方提供勞動力加以償還。在行為上,一般表現為暗地里隱藏、幫助其逃跑;而后者則表現為有償聘請他人為自己服務,其不一定為其提供住宿場所。(3)對時間的要求不同。本罪必發生在戰時;而后罪則無這一要求,既可以發生于戰時,又可以發生在平時。有時候,行為人如果出于窩藏的故意,為其提供住處、財物,并讓被窩藏之人提供一些勞動,形式似乎是雇用,實為窩藏,這時就應以本罪論處,而不是構成后罪。
(二)本罪與窩藏罪的區別
1、主觀要件不同。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明知是軍人且為逃離部隊的軍人而仍決意窩藏;而后者則為明知是犯罪者而決意窩藏。
2、犯罪對象不同。本罪行為的對象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軍人既可以是不構成任何犯罪的軍人,又可以是構成犯罪包括逃離部隊罪或他罪的軍人,而后者則不一定是軍人,既可以是軍人,也可以是非軍人,但必須是犯罪人。
3、時間要求不同。本罪必以發生在戰時為構成必要;而后者則無這一要求。
4、客觀要件不同。本罪屬情節犯,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有構成其罪;而后者則為行為犯,一般情況下,只要實施了窩藏行為,除非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都要以犯罪論處。情節嚴重則是其罪的一個加重處罰情節。
5、客體不同。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部隊的作戰秩序及其兵役制度,進而指向國家的國防利益;而后者則是通過妨害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進而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當然,行為人在戰時所窩藏的逃離部隊的軍人如果構成了犯罪,包括其逃離行為已構成逃離部隊罪或具有其他罪行,這時又牽連觸犯窩藏罪,對之應當擇一重罪即后者從重處罰。
戰時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為其提供隱蔽處所、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窩藏三人次以上的;
(二)明知是指揮人員、值班執勤人員或者其他負有重要職責人員而窩藏的;
(三)有關部門查找時拒不交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條文]
第三百七十九條 戰時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為其提供隱蔽處所、財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影響判刑】【自首】建議盡快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且如實供述自己的行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減輕或者從輕處罰的,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影響判刑】【積極配合】應當配合相關機關,如實回答案件相關問題,且不袒護他人,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三)【影響判刑】【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時,行為人可以說明案件發生后采取了哪些積極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損失。
被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強制措施】【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過法定期限(拘留最長不得超過37天、逮捕后被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影響全案】【刑事會見】如果在偵查階段,那么僅有律師能夠進行會見,所以可以在偵查階段便委托律師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違反的法律法規,避免因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規而造成更壞的后果。
(三)【合法權利】【取保候審】如果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庭審階段
(一) 【當事人的權利】【回避】如果發現參與審理的法官、書記員、陪審員和案件有關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請,讓他們回避。
(二) 【當事人的權利】【訴訟權利/人格權】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如自由辯論的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當事人的權利】【質證權利】參與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對于未到庭的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的內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四)【當事人的權利】【自我辯護權利的行使】有權參與法庭辯論,并進行最后陳述。
(五)【當事人的義務】【遵守庭審規則】在參與庭審的過程中,要遵守法庭規則,對司法人員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給予配合。
華律提醒:
【律師介入】案情過于復雜或者自己難以應付的,行為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處理,經濟狀況不允許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律師介入的必要性】律師比一般人更熟悉案件與流程,律師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各方的詢問。
概念 戰時臨陣脫逃罪(刑法第424條),是指軍人在戰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戰任務后,因貪...
概念 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刑法第425條),是指指揮人員或者值班、值勤人員,擅離...
概念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刑法第378條),是指非軍職人員在戰時情況下,制造謠言,...
概念 遺棄武器裝備罪,是指負有履行保管武器裝備義務的軍人違抗命令,遺棄武器裝備的行...
概念 非法出賣、轉讓武器裝備罪是指軍人及非軍人非法出賣或者轉讓武器裝備的行為。 ...
概念 戰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是指負有救護治療責任的軍職人員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
概念 戰時自傷罪,是指軍職人員在戰時為了逃避履行軍事義務而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 ...
概念 戰時拒絕、逃避征召、軍事訓練罪(刑法第376條第1款),是指在戰時,預備役人...
概念 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是指軍人采取盜竊或者搶奪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