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棄武器裝備罪,是指負有履行保管武器裝備義務的軍人違抗命令,遺棄武器裝備的行為。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武器裝備的管理、使用制度。所謂武器裝備,是指用于殺傷敵人和破壞敵人作戰設施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設備,如槍、炮、彈藥、戰車、飛機、艦艇、化學武器、核武器和偵察、通訊、工程、防化、防空技術設備等。武器裝備的完好程度直接關系到部隊戰斗力的強弱,因此,為了保證武器裝備時刻處于良好的戰備狀態,軍隊通過制定、施行大量的、適用于各類、各種武器裝備的管理使用規定,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武器裝備管理使用制度。本罪侵犯的正是這一制度。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抗命令,遺棄武器裝備的行為。違抗命令,是指下級部屬違背上級首長的作戰命令、指示。遺棄武器裝備,不是指一般地將武器裝備丟失,而是指負有履行保管武器裝備的義務,有能力承擔保管武器裝備的能力而拒不履行保管義務,侵犯國家對于武器裝備的管理規定。遺棄武器裝備,既可以是作為犯罪,也可以是不作為犯罪,即行為人可能以不管不問的手段對武器裝備不履行應盡的保管義務。遺棄,是指故意拋棄的行為。遺棄的場所法律沒有限制,一般是在戰場、軍事行動地區和野外訓練場等。遺棄的對象是行為人依法持有或有權管理的、能夠供部隊使用的武器裝備,包括暫時損壞但能夠修復的武器裝備。在戰場上,行為人自行將戰損無法及時修復的武器裝備丟棄,不屬于遺棄武器裝備。將盜竊、搶奪的武器裝備又遺棄的,應作為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罪的從重處罰情節。在戰場或戰斗中,根據作戰的需要或上級首長的命令丟棄一些武器裝備的行為,以減輕部隊不必要的負擔,便于部隊機動作戰、輕裝行進,不屬于遺棄武器裝備的行為,不能按本罪論處。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本罪適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千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遺棄部隊武器裝備的行為會破壞部隊武器裝備的管理秩序,削弱部隊戰斗力,危害國家軍事利益,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根據作戰的需要,有組織、有計劃地丟棄一些武器裝備,以達到輕裝或者迷惑敵人等戰術目的,或者因戰事緊急,來不及妥善處理武器裝備,不得已而丟棄的,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結果而采取的艦艇人員棄艦求生、飛行員棄機跳傘等行為的,不能認為行為人有遺棄武器裝備的主觀故意。
遺棄武器裝備兼犯其他罪行的定罪
行為人在犯戰時臨陣脫逃、逃離部隊等罪時,有時會同時遺棄武器裝備,如行為人丟掉槍支逃離陣地等。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實際上分別實施了遺棄武器裝備的行為和臨陣脫逃、逃離部隊的行為,其行為符合不同的犯罪構成要件,應實行數罪并罰。
區分遺棄武器裝各罪與戰時違抗命令罪的界限
在戰時違抗命令罪中,違抗命令的行為本身就是犯罪客觀方面的主要內容,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基本依據,不需要再有其他具體的危害行為;而在遺棄武器裝備罪中,犯罪客觀方面的行為主要表現為遺棄武器裝備,違抗命令僅僅是限制條件,說明行為人違反并抗拒執行上級命令,但尚未達到戰時違抗命令罪那樣的嚴重程度。因此,在遺棄武器裝備罪中,僅憑其違抗命令的行為本身是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的。當然,如果行為人在遺棄武器裝備罪中違抗命令的行為本身性質惡劣,危害嚴重,符合戰時違抗命令罪的構成條件的,應按處理想象競合犯的原則,以戰時違抗命令罪論處。
區分本罪與破壞武器裝備罪的界限
1、遺棄武器裝備的行為表現為消極地將武器裝備丟棄不管,而破壞武器裝備的行為表現為采取各種方法,積極地將武器裝備毀壞;
2、遺棄武器裝備罪的主體只能是軍人,而破壞武器裝備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軍人,也可以是非軍人。
在具體案件中,如果行為人所采取的遺棄武器裝備的方法必然造成武器裝備毀壞或者滅失的結果,如飛行員無重大危險而棄機跳傘,或者故意將武器裝備投人深海等,則應屬于破壞武器裝備的行為
遺棄武器裝備罪是指負有保管、使用武器裝備義務的軍人,違抗命令,故意遺棄武器裝備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遺棄槍支、手榴彈、爆炸裝置的;
遺棄子彈十發、雷管三十枚、導火索或者導爆索三十米、炸藥一千克以上,或者不滿規定數量,但后果嚴重的;
遺棄武器裝備零部件或者維修器材、設備,致使武器裝備報廢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遺棄其他重要武器裝備的。
違抗命令,遺棄武器裝備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遺棄重要或者大量武器裝備的,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加重處罰事由
犯遺棄武器裝備罪而遺棄重要或者大量武器裝備的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是本罪的加重處罰事由。這里的重要武器裝備,是指部隊的主要武器裝備和其他在作戰中急需或者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這里的其他嚴重情節,是指指揮人員帶頭遺棄的;煽動他人遺棄的;戰時遺棄的;嚴重影響部隊完成任務的;造成嚴重后果的等。
《刑法》
第四百四十條 【遺棄武器裝備罪】違抗命令,遺棄武器裝備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遺棄重要或者大量武器裝備的,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影響判刑】【自首】建議盡快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且如實供述自己的行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減輕或者從輕處罰的,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影響判刑】【積極配合】應當配合相關機關,如實回答案件相關問題,且不袒護他人,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三)【影響判刑】【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時,行為人可以說明案件發生后采取了哪些積極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損失。
被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強制措施】【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過法定期限(拘留最長不得超過37天、逮捕后被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影響全案】【刑事會見】如果在偵查階段,那么僅有律師能夠進行會見,所以可以在偵查階段便委托律師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違反的法律法規,避免因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規而造成更壞的后果。
(三)【合法權利】【取保候審】如果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庭審階段
(一) 【當事人的權利】【回避】如果發現參與審理的法官、書記員、陪審員和案件有關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請,讓他們回避。
(二) 【當事人的權利】【訴訟權利/人格權】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如自由辯論的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當事人的權利】【質證權利】參與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對于未到庭的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的內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四)【當事人的權利】【自我辯護權利的行使】有權參與法庭辯論,并進行最后陳述。
(五)【當事人的義務】【遵守庭審規則】在參與庭審的過程中,要遵守法庭規則,對司法人員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給予配合。
華律提醒:
【律師介入】案情過于復雜或者自己難以應付的,行為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處理,經濟狀況不允許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律師介入的必要性】律師比一般人更熟悉案件與流程,律師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各方的詢問。
概念 非法出賣、轉讓武器裝備罪是指軍人及非軍人非法出賣或者轉讓武器裝備的行為。 ...
概念 隱瞞謊報軍情罪,是指軍人故意掩蓋真實的軍事情況不報告或者報告不真實的軍事情況...
概念 遺棄傷病軍人罪,是指軍職人員在戰場上故意將我方傷病軍人棄置不顧,情節惡劣的行...
概念 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是指軍人采取盜竊或者搶奪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裝...
概念 擅自改變武器裝備編配用途罪是指軍職人員違反武器裝備管理規定,未經有權機關批準...
概念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刑法第369條),是指以貪利、泄憤報復或...
概念 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刑法第431條第1款),是指違反保守國家軍事秘密法規,利...
概念 武器裝備肇事罪,是指違反武器裝備使用規定,情節嚴重,因而發生責任事故,致人重...
概念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罪(刑法第370條第1款),是指明知是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