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是指軍人采取盜竊或者搶奪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行為。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部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所有權。部隊的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是戰斗力的主要物質基礎,保證其不受非法侵占,是鞏固部隊戰斗力的客觀需要。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事物資的行為,直接造成部隊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損失,將給部隊建設帶來嚴重危害。
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盜竅、搶奪武器裝備、軍事物資的行為。盜竊,是指采取秘密竊取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行為。搶奪,是指采取乘人不備、公然奪取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行為。盜竊、搶奪的對象是部隊在編的、正在使用的和儲存備用的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不包括已確定退役報廢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因為退役報廢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已不能直接形成部隊的戰斗力。武器裝備,是指直接用于實施和保障作戰行動的武器、武器系統和軍事技術器材。武器又稱兵器,是直接用于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和破壞敵人作戰設施的器械。通常包括:冷兵器、槍械、火炮、火箭、導彈、彈藥、爆破器材、坦克和其他裝甲戰斗車輛、作戰飛機、戰斗艦艇、魚雷、水雷、核武器等。武器系統通常包括:殺傷手段、投擲或運載工具、指揮器材。軍事技術器材通常包括:通信指揮器材、偵察探測器材、雷達、電子對抗裝備、情報處理設備、軍用電子計算機、野戰工程機械、渡河器材、氣象保障器材、軍用車輛、偽裝器材等。
軍用物資是指除武器裝備以外,供軍事上使用的其他物資,如被裝、糧秣、油料、建材、藥材等。武器裝備的重要零件、部件應以武器裝備論。用于實施和保障作戰行動的軍事動物,如軍馬、軍駝、軍犬、軍鴿等,應視為武器裝備。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事物資不受部隊隸屬關系的限制,即這個部隊的人盜竊、搶奪那個部隊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現役軍人盜竊、搶奪預備役部隊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均屬盜竊、搶奪部隊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正在生產過程中,尚未交付部隊的產品和物資,不能視為部隊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
盜竊、搶奪軍用物資構成犯罪的數額標準,可以參照本法第264條和第267條對盜竊罪、搶奪罪的數額標準從嚴認定。
本罪為選擇性罪名,行為人只要具有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其中一種行為就構成本罪;具有兩種行為的,仍為一罪,不實行并罰。
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所有軍人,即本法第450所規定的人員。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盜竊、搶奪行為為將侵害部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所有權,危害國家軍事利益,卻希望這種危害結果發生。從司法實踐看,實施本罪的行為人都企圖實際占有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因此其主觀上都具有非法占有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目的,屬于直接故意犯罪。
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的零部件、備附件等的處理
對此有幾種不同意見:一是從武器裝備的概念和性能來劃分,凡盜竊、搶奪完整的武器裝備而不是零部件,從而影響發揮武器裝備效能的,就構成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罪,反之則構成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二是從犯罪對象所處的位置來劃分,主張盜竊、搶奪存放在倉庫的零部件,構成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盜竊、搶奪武器裝備上的零部件的,構成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罪。由于這類案件較難區別,所以必須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法,從案件的基本事實和基本證據出發,把握案件的性質。首先,對于盜竊、搶奪使用中的武器裝備重要零部件,致使其喪失戰斗效能的;應按破壞武器裝備罪論處。其次,從武器裝備上盜竊、搶奪不重要的附件、器材的,可按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處罰。如果盜竊、搶奪貯存于倉庫中的武器裝備重要零部件的,也應以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論處。
本罪與盜竊罪和搶奪罪的法規競合
《刑法》對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和盜竊罪、搶奪罪的規定存在完全的法規競合關系,即本法第264條關于盜竊罪和第267條關于搶奪罪的規定可以完全包括對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的規定。當軍人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時,應優先適用本法第438條的規定,以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論處。
采取破壞性方法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定罪
在具體案件中,采取破壞性方法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可能出現與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犯罪競合的現象。如行為人為了盜竊武器裝備上的重要零部件而將整件武器裝備毀壞,為了從輸油管線中盜取油料而將輸油設備損壞等。鑒于這兩種犯罪總的法定刑雖然相同,但在三個檔次的法定刑腐度上,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有兩個檔次的法定刑幅度重于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罪,而且行為人的目的也是為了盜竊,所以以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論處為妥,行為人所采取的破壞性方法及其所造成的損失可作為從重處罰的情節。
軍人攜帶配發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的定罪
對軍人攜帶配發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的,過去一般是作為逃離部隊行為的一個嚴重情節,只定逃離部隊罪。這樣定罪忽略了軍人攜帶武器裝備特別是槍支、彈藥、爆炸物逃離部隊的嚴重危害性。配發給軍人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所有權屬于部隊,個人無權據為己有。軍人攜帶配發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不僅逃避服兵役,而且將部隊的武器裝備帶走,侵害了部隊對武器裝備的所有權,是一種特殊方式的盜竊行為。因此對軍人攜帶配發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的,除了根據其逃離部隊的情節決定是否構成逃離部隊罪外,還應依照本法第438條定盜竊武器裝備罪。
2002年10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關于軍人違反職責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第1條第21項規定:
“盜竊武器裝備罪是指軍人采取秘密手段非法占有武器裝備的行為。凡涉嫌盜竊武器裝備的,應予立案。搶奪武器裝備罪是指軍人采取來人不備公然奪取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裝備的行為。凡涉嫌搶奪武器裝備的,應予立案。
盜竊軍用物資罪是指軍人采取秘密手段,非法占有軍用物資的行為。搶奪軍用物資罪是指軍人采取來人不備公然奪取的方法,非法占有軍用物資的行為。涉嫌盜竊、搶奪軍用物資折款2000元以上,或者不滿規定數額,但后果嚴重的,應予立案。”
依照本條第1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節嚴重,主要是指盜竊、搶奪重要或者多件武器裝備的,盜竊、搶奪軍用物資數額巨大的,戰時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的,嚴重影響部隊完成任務的,采取破壞等方法盜竊造成部隊嚴重損失的,等等。
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是指盜竊、搶奪多件重要武器裝備或者大量武器裝備的,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數額特別巨大的,嚴重影響部隊完成重要任務的,采取破壞性方法盜竊造成部隊特別嚴重損失的,等等。
軍人盜竊、搶奪處理辦法
本條第2款規定了軍人盜竊、搶奪部隊的槍支、彈藥、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l27條處罰。為了保障公共安全,本法第127條規定了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罪,并對盜竊、搶奪軍事人員的槍支、彈藥、爆炸物作了加重處罰的規定,規定了比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更重的法定刑。部隊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種類繁多,其中包括槍支、彈藥、爆炸物。軍人盜竊或者搶奪部隊的槍支、彈藥、爆炸物的,因本法第438條相對于第227條來說屬于特別法,應優先適用,所以仍應定盜竊或者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但鑒于本罪的法定刑比第127條第2款的規定要輕,根據罪刑相適應的原則,應以本法第127條第2款的法定刑處罰。
本罪名是由《刑法》第438條規定的。該條規定:“盜竊、搶奪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刑法》第450條規定:“本章適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影響判刑】【自首】建議盡快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且如實供述自己的行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減輕或者從輕處罰的,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影響判刑】【積極配合】應當配合相關機關,如實回答案件相關問題,且不袒護他人,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三)【影響判刑】【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時,行為人可以說明案件發生后采取了哪些積極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損失。
被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強制措施】【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過法定期限(拘留最長不得超過37天、逮捕后被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影響全案】【刑事會見】如果在偵查階段,那么僅有律師能夠進行會見,所以可以在偵查階段便委托律師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違反的法律法規,避免因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規而造成更壞的后果。
(三)【合法權利】【取保候審】如果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庭審階段
(一) 【當事人的權利】【回避】如果發現參與審理的法官、書記員、陪審員和案件有關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請,讓他們回避。
(二) 【當事人的權利】【訴訟權利/人格權】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如自由辯論的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當事人的權利】【質證權利】參與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對于未到庭的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的內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四)【當事人的權利】【自我辯護權利的行使】有權參與法庭辯論,并進行最后陳述。
(五)【當事人的義務】【遵守庭審規則】在參與庭審的過程中,要遵守法庭規則,對司法人員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給予配合。
華律提醒:
【律師介入】案情過于復雜或者自己難以應付的,行為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處理,經濟狀況不允許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律師介入的必要性】律師比一般人更熟悉案件與流程,律師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各方的詢問。
概念 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是指秘密竊取或者公然奪取槍支、彈藥...
概念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搶支、彈藥、爆炸物罪,是指違反法律規定,未經...
概念 聚眾哄搶罪(刑法第268條),是指糾集多人,實施哄搶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
概念 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是指違反槍支管理規定,私自挪用、藏匿槍支、彈藥,...
概念 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刑法第375條第1款),是指偽造...
概念 遺失武器裝備罪,是指軍職人員遺失武器裝備,不及時報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概念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刑法第369條),是指以貪利、泄憤報復或...
搶奪公私財物價值1200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搶奪公私財物價值四萬以上,為數額巨大;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二十五萬,為數額特別巨大。 1. 搶奪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但未使用暴力或脅迫的行為。未使用暴力或脅迫...
概念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刑法第369條),是指以貪利、泄憤報復或...
概念 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非法攜帶槍支、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