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失武器裝備罪,是指軍職人員遺失武器裝備,不及時報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武器裝備的使用制度。武器裝備是我軍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主要工具,是軍隊戰斗力的主要物質基礎。為了使武器裝備正常地發揮效能必須建立相應的武器裝備制度。遺失武器裝備的犯罪行為,破壞了武器裝備的使用秩序,直接侵害了武器裝備的使用制度,妨礙了武器裝備正常地發揮效能。
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各種武器裝備。武器裝備是指部隊用于實施和保障作戰行動的武器、武器系統和軍事技術裝備,通常包括冷兵器、槍械、火炮、火箭、導彈、彈藥、爆破器材、坦克及其他裝甲戰斗車輛、作戰飛機、戰斗艦艇、魚雷、水雷、生物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通信指揮器材、偵察探測器材、軍用測繪器材、氣象保障器材、雷達、電子對抗裝備、情報處理設備、軍用電子計算機、野戰工程機械、渡河器材、偽裝器材、三防裝備、輔助飛機、勤務艦艇、軍用車輛等。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遺失武器裝備,不及時報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遺失,是指在武器裝備的操作、使用、維護、保養運送等過程中,因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輕信而造成武器裝備丟失。遺失的武器裝備是行為人依法持有或者有權管理的武器裝備,包括暫時損壞但能夠修復的武器裝備。將盜竊、搶奪武器裝備又遺失的,可將其遺失武器裝備的行為作為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罪的從重處罰情節。
不及時報告,是指根據軍隊有關規定,丟失武器裝備后在一定期限內不如實向上級報告,或者因其謊報行為致使上級領導誤信武器裝備沒有丟失,而喪失追查、尋找的機會。
如果丟失武器裝備后,及時作了報告,且沒有其他嚴重情節,則不構成犯罪。雖然作了及時報告,但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也構成犯罪。嚴重情節,是指遺失后不僅不如實報告,而且還唆使他人欺騙、隱瞞真情,威脅他人不許向上級反映真實情況;采用卑劣手段,編造假情況欺騙組織或者嫁禍于人的;因丟失武器裝備而嚴重影響部隊完成戰備、作戰、訓練任務的;因丟失武器裝備造成社會治安嚴重隱患的等。“其他嚴重情節”,是指遺失的武器裝備被敵人或境外的機構、組織和人員利用,造成惡劣影響的;遺失的武器裝備因未能及時報告而流散社會或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作案,造成嚴重后果的;丟失的武器裝備數量多、價值高,或因其丟失而泄露軍事秘密造成嚴重后果的等等。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軍人。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這一過失是針對遺失武器裝備的后果而言的,即行為人應當預見武器裝備的遺失,但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而對不及時報告的行為,行為人往往是故意實施。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行為人遺失武器裝備后是否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責任,取決于是否具備“不及時報告”或者“其他嚴重情節”兩個限制性條件。只有具備了這兩個限制性條件之一,才構成遺失武器裝備罪,否則應以違紀處理。
本罪與丟失槍支不報罪的法規競合
本法對這兩種犯罪的規定存在部分法規競合關系,即丟失槍支的行為包括了一部分遺失武器裝備的行為。當軍人丟失槍支時,根據特別法優先適用于普通法,特別規定優先適用于一般規定的原則,應適用軍人違反職責罪的有關規定,以遺失武器裝備罪論處。
遺失武器裝備罪是指遺失武器裝備,不及時報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其他嚴重情節,是指遺失武器裝備嚴重影響重大任務完成的;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遺失的武器裝備被敵人或者境外的機構、組織和人員或者國內恐怖組織和人員利用,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遺失的武器裝備數量多、價值高的;戰時遺失的,等等。凡涉嫌遺失武器裝備不及時報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予立案。
遺失武器裝備,不及時報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根據刑法第四百四十一條的規定,構成遺失武器裝備罪,必須具備不及時報告或者有其他嚴重的情節。所謂“其他嚴重情節”,主要是指編造假情況欺騙組織或者嫁禍于人的;遺失的武器裝備被敵人或者犯罪分子利用的;嚴重影響部隊完成任務的;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等。
二、根據刑法第四百四十九條規定,在戰時,對被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沒有現實危險宣告緩刑的犯罪軍人,允許其戴罪立功,確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撤銷原判刑罰,不以犯罪論處。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影響判刑】【自首】建議盡快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且如實供述自己的行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減輕或者從輕處罰的,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影響判刑】【積極配合】應當配合相關機關,如實回答案件相關問題,且不袒護他人,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三)【影響判刑】【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時,行為人可以說明案件發生后采取了哪些積極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損失。
被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強制措施】【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過法定期限(拘留最長不得超過37天、逮捕后被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影響全案】【刑事會見】如果在偵查階段,那么僅有律師能夠進行會見,所以可以在偵查階段便委托律師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違反的法律法規,避免因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規而造成更壞的后果。
(三)【合法權利】【取保候審】如果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庭審階段
(一) 【當事人的權利】【回避】如果發現參與審理的法官、書記員、陪審員和案件有關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請,讓他們回避。
(二) 【當事人的權利】【訴訟權利/人格權】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如自由辯論的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當事人的權利】【質證權利】參與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對于未到庭的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的內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四)【當事人的權利】【自我辯護權利的行使】有權參與法庭辯論,并進行最后陳述。
(五)【當事人的義務】【遵守庭審規則】在參與庭審的過程中,要遵守法庭規則,對司法人員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給予配合。
華律提醒:
【律師介入】案情過于復雜或者自己難以應付的,行為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處理,經濟狀況不允許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律師介入的必要性】律師比一般人更熟悉案件與流程,律師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各方的詢問。
概念 遺棄武器裝備罪,是指負有履行保管武器裝備義務的軍人違抗命令,遺棄武器裝備的行...
概念 非法出賣、轉讓武器裝備罪是指軍人及非軍人非法出賣或者轉讓武器裝備的行為。 ...
概念 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是指軍人采取盜竊或者搶奪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裝...
概念 擅自改變武器裝備編配用途罪是指軍職人員違反武器裝備管理規定,未經有權機關批準...
概念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刑法第369條),是指以貪利、泄憤報復或...
概念 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刑法第431條第1款),是指違反保守國家軍事秘密法規,利...
概念 武器裝備肇事罪,是指違反武器裝備使用規定,情節嚴重,因而發生責任事故,致人重...
概念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罪(刑法第370條第1款),是指明知是不合格...
概念 拒傳軍令罪,是指軍人在戰時明知是與作戰有關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絕傳遞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