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問題的情況下,我國的環境法制建設如何為解決這個瓶頸問題做出貢獻?本文基于對我國資源環境管理現狀的分析,運用經濟學和法學相關政府失靈”問題的基本原理,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指出我國當前的環境法制建設應當以克服政府失靈”現象為工作重點,提出并論證通過修改《環保法》或者制定新法來解決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克服環境管制的‘政府失靈’”和建立和加強對行政部門影響環境的行政行為的社會監督機制”三個重大問題?!居⑽恼縃owcanthefurther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llawinChinacontributetoovercomingthechallengeofthebottlenecktothefurther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Baseduponrelevanttheoriesofeconomicsandjurisprudenceaswellasthecurrentsituation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inChina,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keytothequestionistofocusontheproblemofgovernmentalfailure”inenvironmentalregulation.Theauthorfurtheradvocatesthattherearethreemajorissuestobesolvedbyamendmentexistingenvironmentallaworbymakinganewlaw.Thethreeissuesare:firstly,howtomakethegovernmentasawholeandatalllevelstopracticethe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Secondly,howtoovercomethegovernmentalfailureinnaturalresourceand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thirdly,howtoestablishaeffectivesocialsupervisiontotheadministrativedecisionsandactionshavingsignificantenvironmentalimpacts?【關鍵詞】環境法;環境管制;政府失靈;行政行為;社會監督【英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law;environmentalregulation;governmentalfailure;administrativeaction;socialsupervision【寫作年份】2008年【正文】當前,我國的環境法制由于資源環境壓力增大和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而面臨著新的重大挑戰。這個挑戰提出的核心問題是:我國的環境法制建設如何更好地服務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來自經濟基礎的客觀要求?在這個挑戰面前,作為我國環境法制建設事業的重要參加者,環境資源法學者應當如何思考我國環境法制的發展?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二點。一是清醒地看到和深刻地理解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這個重要事實。二是為克服這個瓶頸問題而從法律的角度提出有效對策。在當前情況下,我國環境法制建設可以而且最應當做的是為下述三大問題的解決做出貢獻:一、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二、克服環境管制的政府失靈”;三、建立和加強對行政部門影響環境的行政行為的社會監督。這三大問題是相互緊密關聯的。它們中任何一個問題的最終解決都同另外兩個問題的解決相關。這些問題都鮮明地體現了我國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發展對上層建筑提出的新挑戰。它們都觸及重大的深層次問題,需要我們繼續以實事求是、改革開放的精神和勇氣來對待。這三個問題如果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我們所追求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就能夠實現。一、以環境立法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胡錦濤總書記2007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盵1]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目標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論文提要:文章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明了人口、環境、資源一體化問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認為:人口、環境、資源一體化問題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共同發展的產物,是人類認識自身和自然的經驗的總結;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既是以往人口、環...
三、如何進一步完善我國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社會快速發展與污染加劇、自然資源減少相伴隨,現有法律沒有很好的協調經濟與環境的關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上提出,環境保護要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獲得了迅猛發展。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時農民也對自我發展的期望值不斷攀升。但在這種社會形勢欣欣向榮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音符,其中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就是一個漸...
【摘要】地方環境立法在我國的環境立法體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正確認識和完善我國的地方環境立法,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法體系有重大意義。本文分析了我國地方環境立法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地方環境立法的建議?!居⑽恼縇ocalen...
1.我國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哪些方面 我國社會法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民法律意識淡薄 我國公民當中很多人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這一問題極大的阻礙了我國社會的法制化進程。在人民群眾當中,公民的法律意識、權益意識、民主意識、義務意...
一、憲法關于環境保護規定的基本分析自20世紀60—70年代以來,各國憲法為了回應和解決生態危機,從整體表現出了生態化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環境基本國策;二是環境基本權利;三是環境基本義務。環境基本國策由于其自身的效力問題,多年來一...
【摘要】本文在比較我國《環境保護法》和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的法律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修訂我國《環境保護法》的方向和重點是為政府環境保護公共職能的統一性提供更充分的保障。【關鍵詞】修改;環境保護法;公共職能;統一【英文關鍵詞】Amendmen...
1.請簡述一帶一路新形勢下的經濟法律有哪些新的發展 針對沿線國家政策穩定性較弱、政府更迭、國別競爭與市場競爭激烈等情況,我國企業應當進一步國際化,以法律武器敢于并勇于維權。中資企業的一個長期的根本性弱點是法律意識薄弱,一旦發生爭議容易迷信個...
一部良好的環境資源法律應是一張人與自然關系的關系網,應是一幅反映、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關系的藍圖。關于環境資源法調整對象的理論是當代環境資源法學的基本理論。由于原蘇聯法學帶到我國的傳統的法學觀的影響,我國法學界對環境資源法調整人與人的關系少...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建設情況 國家的法律和各項行政法規是在黨的領導下,在廣泛發揚民主的基礎上,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它反映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也是黨的政策和主張的體現。因此,黨有義務、有責任領導全國人民忠實地嚴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