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之訴中的連帶責任的類型
1、法定的連帶責任和約定的連帶責任,法定連帶責任是依據法律的規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如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的責任、機動車的單位或所有人和駕駛員承擔的連帶責任;約定的連帶責任是法律并沒有規定當事人必須承擔連帶責任,而是當事人自愿在合同或協議中約定彼此之間承擔連帶責任。法定的連帶責任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當事人之間的協議不得更改法律所賦予的連帶責任。如果當事人之間有關于責任分擔比例的約定,這種約定對外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得對抗第三人。
2、一般連帶責任和補充連帶責任。這種分類主要依據的是責任人承擔責任的先后順序。一般連帶責任是指各責任人之間不分主次,任何一個人都無條件對債務(或責任)承擔連帶責任。補充連帶責任則是指連帶責任人之間責任的承擔有先后順序,只有在第一責任人不承擔或不能承擔責任的情況下,其他的責任人才承擔連帶責任。
3、有效合同連帶責任與無效合同連帶責任。有效合同連帶責任的前提是有效合同。在合同成立之時,當事人各方具有民事主體資格,所訂合同的內容和形式都符合法律規定,當事人主觀上沒有過錯,客觀上沒有違約行為。因此,或是主合同或是從合同皆為有效合同。只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方或多方違約才產生了連帶責任。無效合同連帶責任產生的前提是無效合同。或是主合同無效,或是從合同無效。由于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客觀上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因此,合同在成立時就無效。合同無效并不能免除當事人的連帶責任,這種連帶責任即為無效合同連帶責任。區分有效合同連帶責任與無效合同連帶責任的法律意義在于,有效合同連帶責任的承擔有繼續履行合同、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方式;而無效合同連帶責任的承擔有返還原物、賠償損失、追繳財產收歸國有等方式。
4、違約連帶責任與侵權連帶責任。依連帶責任內容之不同,又可將連帶責任劃分為違約連帶責任與侵權連帶責任。違約連帶責任即指當事人共同違反合同規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侵權連帶責任即指當事人共同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發生而產生的連帶責任。
區分它們的法律意義在于:
1、構成違約連帶責任只須具備當事人有共同違約行為和主觀上有共同過錯,不論是否致他人損害。而構成侵權連帶責任必須具備共同侵權行為,當事人在主觀上有共同過錯,客觀上存在損害事實,以及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四個要件。至于無過錯責任,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
2、違約連帶責任的承擔除繼續履行合同與支付違約金等方式外,在造成損失并超過違約金的情況下,還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而侵權連帶責任的承擔,僅限于賠償損失的承擔方式。
以上就是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相關知識,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歡迎來網進行在線的法律咨詢。這里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一、確認之訴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確認之訴是指原告請求人民法院確認自己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法律關系的請求。確認之訴就是要求確認權利關系或法律關系之訴,承認這種請求的判決被稱為確認判決。(一)一方當事人提出確認之訴的目的,不是要求法院判令對...
裁判要旨按照金融機構登記的賬戶名稱判斷權利人系執行階段的形式審查內容,該認定并非不可推翻。尤其是在執行異議之訴中,被執行的財產在案外人名下,但該財產權利來源是否合法應當納入審查范圍。本案債務人對于生效判決確定的債務應當是清楚和明知的,在此情...
裁判要旨義務之訴與撤銷之訴的趣旨有所不同。撤銷之訴旨在撤銷一個對原告不利的行政行為,一經撤銷,該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就會隨之消除,原告所尋求的權利救濟也就不待執行即已實現。義務之訴卻不像撤銷之訴那樣源于經典的干預行政,而是產生于給付行政。義務...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啟動第三人撤銷之訴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因不能歸責自己的事由未參加訴訟; 2、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 3、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
【案情】2008年10月,彭某到武漢市某食品經營部(以下簡稱食品部)從事搬運工作,食品部以每天50元的工資標準按月發放彭某工資。2009年11月13日早晨6時左右,彭某在食品部從事搬運過程中突感頭暈,食品部安排其在經營部休息,未見好轉后派人...
公司類訴訟是以司法方式解決公司相關主體之間的糾紛,一般指在公司設立、存續、變更或終止的過程中,在公司、股東(發起人、出資人)、管理者、債權人、清算組等公司利益主體之間,基于發起人協議(出資合同)、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規定的權利義務所發生的糾紛。...
【摘要】國際商事仲裁協議一方當事人就協議標的起訴后,我國法院應在特定情況下審查仲裁協議效力,并對訴訟程序作出相應變更。在國際案件中,我國法院應直接優先適用《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有關規定。涉港澳案件適用我國內地的有關規定。我國立法與...
明確可訴的糾紛類型在合伙企業法中規定了三種情形:一是合伙除名糾紛。被除名人對除名決議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法院起訴;二是有限合伙人的維權之訴。即其在合伙企業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有責任的合伙人提起訴訟,類似于公司法...
既然非財產損害賠償在我國具有可行性,那么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這一規則呢?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對非財產損害進行賠償,這只是違約損害賠償的一個例外。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的合同都規定非財產損害賠償,因為這樣有可能使合同這一交易工具不堪重負而死亡。但...
近期國內金融企業的不良資產數額持續飆升,而一級市場的接盤俠只有四大AMC以及地方AMC。根據(4+1)AMC的資本金預估,其可承接的不良資產額度在明年將爆滿,亟需民營資本介入二級市場予以消化。然而,目前民營資本進入不良資產行業的規模較之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