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字】破產債權人利益
【案情簡介】
某村委會于1992年出資設立一家取暖設備有限公司A,1994年12月,A公司與某外國公司B共同出資成立了一家中外合資有限責任公司C.2002年10月,C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法院受理后,發現A、B兩公司對C公司的出資均存在嚴重問題:C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00萬元,按照章程規定A公司應向C公司出資300萬元(土地使用權作價150萬元,其它為現金出資),而A公司在C公司成立后不久便抽走了100萬元的現金出資;B公司向C公司出資的200萬元是以機器設備的形式出資的,而這些機器設備由于是二手設備,當時的實際價值只有60萬元。基于此種情況,法院欲以抽逃資金和出資不實為由追究A、B兩公司的責任,但調查后發現A公司已于2000年6月因違法經營被吊銷了營業執照,之后,村委會認為A公司的產品老化、市場萎縮,于是就把A公司的廠房拆掉,在原址上建起了一處水果批發市場,但是對A公司并未進行清算,也未辦理注銷手續。而B公司在C公司成立1年后,也因種種原因不再參與C公司的生產經營。面對這種情況,C公司的債權人主張以村委會為被告,承擔A公司對C公司抽逃資金的責任。
【法理評析】
本案涉及的是關聯公司破產案中如何對債權人利益進行保護的問題。在一般的關聯公司破產案中,各國已發展出一系列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原則,如揭開公司面紗、深石原則(又稱居次法則,指法院若認為將母公司視為一般債權人可能造成不公平時,可裁定母公司的債權應次于其他債權人而受清償)等。而本案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則更為復雜,A、B兩家股東存在對C公司抽逃資金和出資不實的問題,因此就應追究其補足資金的責任,但是A公司卻已于C公司破產前解散,抽逃資金的責任則應由誰來承擔呢?就本案而言,如果不能把村委會列為被告,勢必使C公司的債權人利益遭受損失。然而要把村委會列為被告,依據何在?對此類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點來加以把握:
首先,A公司未經清算而解散,違反了公司法的規定。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被依法責令關閉的,應當解散,由有關主管機關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從本條規定來看,清算是一個公司法人主體資格消亡的必經階段,如未經清算則視為公司法人主體資格仍然存在。A公司應承擔向C公司返還100萬元資本的責任,C公司也有權提起這一主張。可見,村委會作為A公司惟一的股東,未經清算就對A公司的財產進行了處分,客觀上侵犯了A公司的法人財產所有權,致使C公司要求A公司返還100萬元資本的權利落空,對此結果村委會在主觀上存在過錯。因此,在C公司破產的情況下,C公司的債權人以村委會為被告,要求其返還100萬元出資,應當認為是正當權利的行使。
其次,即使A公司的解散經過了清算程序,C公司的債權人仍然可以以村委會為被告提起訴訟。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公司財產能夠清償公司債務的,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公司財產按前款規定清償后的剩余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同時,該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因公司解散而清算,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由此可見,如果A公司的解散經過了清算程序,則村委會必定以股東身份獲得了A公司清算后的剩余價值。由于A公司對C公司存在抽逃出資的情況,村委會在A公司解散時獲得的剩余價值中必然包括A公司對C公司100萬元的抽逃出資部分。而這100萬元應當屬于C公司的財產,由村委會獲得顯屬不當得利;在C公司破產的情況下,其債權人可以村委會為被告,主張其返還100萬元作為破產財產。
一、破產法上和解與重整制度出現的經濟與立法背景 眾所周知,破產倒閉是同工人失業關聯在一起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在優勝劣汰法則下迅猛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是工人失業數量急劇增加,社會上存在的常規失業大軍日漸龐大,對整個社會的穩定、安全是相當不利的;...
一般說來,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人格的商主體,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是嚴格區分的。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外承擔責任,而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一旦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即應進入破產程序,經...
合并破產清算是怎樣的 一、合并清算原則的適用范圍。 理論上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普遍適用的觀點,認為當母子公司同時破產時,原則上均應適用適用合并清算,僅有兩種情況例外,其一是當債權人證明其信賴子公司的資信而進行交易時,此時適用合并清算可能損害...
來源 |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1.浙江南方石化工業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破產清算案 (一)基本案情 浙江南方石化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石化)、浙江南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中波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系紹興地區最早一批集化纖、紡織、經貿為一體的民營...
摘要:因國內房地產市場疲軟、政策監管持續收緊,大量房地產企業因融資方式不當、經營管理缺陷等原因進入破產程序。而在我國破產程序追求利益平衡的價值取向下,房地產企業破產程序中的金融債權往往就會淪為社會安定的犧牲品。因此,金融機構債權人必須積極主...
破產中工資和有抵押債權的哪個優先對于特定擔保財產其權利人享有優先受償權(優先于職工工資的優先權);但債權人享有優行受償權利未能完全受償或沒有實現的債權則作為普通債權(此時職工工資則優先于普通債權)。在新破產法起草過程中,擔保債權與職工債權之...
裁判要旨債權人在人民法院受理其債務人破產申請后,以債務人與案外人人格嚴重混同為由,請求案外人以其財產直接償付債務人所欠債務的,不予支持。即使人格嚴重混同成立,案外人的財產也當屬債務人破產財產的一部分,應當由管理人通過實體合并破產等有關制度將...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越來越多房地產及建筑施工企業進入破產清算(重整)程序。在該兩類企業破產清算(重整)過程中,面臨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即農民工工資如何處理。是否優先支付,如何判定特定債權是否屬于農民工工資。 ...
什么是公司破產 公司破產是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無力繼續經營,由法院宣告停止營業,進行債權債務清理的狀態。中國公司法規定,依法宣告破產的公司,由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公司破產案債...
一、托管經營的逐步退出方式 證券公司的托管經營是中國處理問題券商的廣泛采用的方法,托管具有明顯的權宜之計和過渡性質。從托管實踐模式看,包括以下三種模式:1、同業托管經營,由新成立券商或老券商托管違法券商托管問題券商。在新券商托管中,新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