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者異地旅游消費侵權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一般來說,發生旅游糾紛,可先與旅行社溝通,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向旅游地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亦可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旅游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并已被法院受理的案件,消費者協會、旅游質監部門將不再受理。
游客在旅行過程中遇到旅游服務質量問題,合法權益受損時,可以立即去當地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如果游客已旅行歸來,可到組團社所在地的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遞交投訴狀。
二、旅游十大侵權行為
一是有的旅游企業對景點設施、參觀項目有不實宣傳、誤導消費的行為;
二是有的旅游企業為了減少或免除自身的法定義務,合同條款設置模糊,規避責任;
三是消費者在旅游中所住酒店、乘坐的交通工具、用餐的檔次比旅行社承諾的標準低;
四是旅行社減少合同或承諾約定參觀的景點,或將路途時間計算成旅游時間;
五是當消費者到景點后,導游將團隊轉給當地的旅行社,再次收費,或與其他旅行社的團隊拼成一個團,減少旅行社費用,增加旅游人數,影響旅游質量;
六是以聘請當地車輛、人員等為由,再次向消費者重復收費,或以增加景點為由,向消費者收費牟利;
七是強制消費者參加自費項目,否則服務打折,或刁難消費者;
八是任意改變旅游路線,減少旅游時間,增加購物時間;
九是引導消費者到一些質次價高、甚至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購物點,以“超低價”、“免關稅”、“中獎”、“拉老鄉”等形式誘惑消費者購物,甚至出現有的消費者在不情愿購物時遭到謾駕;
十是消費者住店或旅游途中財物被盜。
三、遭遇旅游糾紛怎么維權
(一)、與旅游經營者協商和解。
旅游者在旅途中若遇旅游糾紛,可先與組團社的全陪、領隊或地接社導游多溝通,不能解決時,再與組團社聯系,要求妥善處理。要及時向他們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取旅行社的答復后再做決定。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旅游法》規定,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依法對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消費者在與旅游經營者協商不成時,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等機構與旅游公司進行調解解決。
但是調解必須遵守自愿和合法原則:
1、自愿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調解工作必須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進行;二是調解協議內容必須出自雙方自愿。
2、調解的合法原則主要指調解工作要以事實為根據,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正確地適用實體法來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與民事法律中的禁止性規定相沖突,不得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不得違反公序良俗或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如果需要向旅游管理部門投訴,消費者應當及時提交賠償請求書和相關證據資料。在書寫賠償請求書時,要注意:
1、客觀真實地陳述需投訴的事件內容。表述的事件經過應盡量具體、詳細。
2、提供的證據真實有效。主要的證據包括旅游合同、旅游行程表、旅游發票、車船票據、門票、購物發票、接待單位的證明以及其他可以證明侵權、違約的材料。
3、提出的賠償請求和主張合法合理。對旅游者提出的投訴,旅游管理部門主要依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旅行社服務質量賠償標準》,認定旅行社的賠償責任和金額,故游客在確定賠償金額時,要以雙方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為主要依據。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在旅游時,消費者一般都會與旅游公司簽訂旅游合同,若在合同中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與旅游公司達成協議,消費者可以憑借仲裁條款及仲裁協議提起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可以持民事起訴書、旅游合同等相關證據材料到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讀者有其他的法律問題要咨詢,歡迎來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消費水平水漲船高,出境游的人數與規模日益擴大。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多年來對中國旅游發展的測算顯示,旅游消費和出境旅游人數我國均居全球第一,對全球旅游業的影響不斷增強,出境游市場的日趨繁榮也導致了涉外旅游糾紛數...
1.旅游糾紛適用的法律相關規定有哪些 為正確審理旅游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
旅游侵權糾紛案件怎么救濟? 第一、確保旅游服務安全 旅游服務安全主要是包括硬件服務安全和軟件服務安全,組團旅行社和旅游者簽訂旅游合同后,其合同約定的各項服務基本上均由交通、地接社、飯店、景點、餐館等相關六要素供應商提供,這些供應商的服務構...
案例一:旅行社擅自倒團游客受傷得負全責 案情回放:2008年底,焦某購買了A旅行社的新馬泰10日游服務,并向其交納了團費。2008年12月21日出發時,焦某發現A旅行社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況下,將旅游業務外包給B旅行社。12月26日23時許,...
什么情況下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我國《民法通則》是在侵權民事責任范疇中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對公民、法人的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公民的肖像權侵害時才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發布...
旅游合同糾紛解決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是和解,當事人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就爭議的事項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第二是調解,雙方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運用說服教育等方法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接受調解達成協議的...
旅游消費遭遇侵權時,有五種維權方式可供選擇:一是與旅游經營者協商和解,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具體地講,旅游者遇到旅游糾紛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
公交車起步乘客摔倒如何處理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交車起步時乘客摔倒的,如果是公交車司機沒有等乘客站好就起步的,由公交公司承擔侵權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
旅游糾紛法律含義 旅游糾紛,是指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之間因旅游發生的合同糾紛或者侵權糾紛。 注: (1)旅游經營者是指以自己的名義經營旅游業務,向公眾提供旅游服務的人。 (2)旅游輔助服務者是指與旅游經營者存在合同關系,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