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情況下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我國《民法通則》是在侵權民事責任范疇中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對公民、法人的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公民的肖像權侵害時才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發布《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作了更明確、具體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適用于下列侵權情形:(1)侵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2)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3)侵害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4)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權或其他人格利益;(5)監護權被侵犯,致使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侵害;(6)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受到永久性滅失或毀損;(7)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旅游合同糾紛發生是由于旅行社不能按照旅游合同約定的質量向游客提供服務,如吃、住、行、游、購、娛樂等服務質量有缺陷,給游客造成財產損失,旅行社對此承擔的民事責任是違約責任,承擔違約責任方式有賠償經濟損失、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承擔違約金等責任。國家旅游局1997年發布《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準》,對旅行社提供吃、住、行、游、購、娛樂等服務未達到約定標準應如何賠償損失作了具體、量化的規定,如該《標準》第8條第1項規定:“導游擅自改變活動日程,減少或變更參觀項目,旅行社應退還景點門票、導游服務費并賠償同額違約金。”可見,旅游合同糾紛,旅行社對游客承擔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只適用于侵權糾紛,不適用合同糾紛,旅游合同糾紛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雖然旅行社的違約行為可能會給游客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精神的不愉快,但并未造成游客精神痛苦,不具備《民法通則》的精神損害賠償適用條件,因此,旅游合同糾紛不存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在處理旅游合同糾紛游客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時,考慮到旅游畢竟含有一定精神愉悅因素,對旅行社和游客雙方當事人作調解工作時,責令旅行社對其服務不周向游客賠禮道歉,往往有助于糾紛解決,使旅行社不能僅以賠禮道歉等非財產責任方式來代替其應負的違約賠償責任,同時也不可犧牲旅行社合法利益去滿足少數游客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隨著廣大旅游者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外出旅游已經不滿足于拍照、留影等蜻蜓點水式的旅游方式,而是選擇了參加具有挑戰性的旅游項目,比如爬雪山、參加一些主題旅游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遭受了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旅游者如何維權或者旅行社在什么...
案例一:旅行社擅自倒團游客受傷得負全責 案情回放:2008年底,焦某購買了A旅行社的新馬泰10日游服務,并向其交納了團費。2008年12月21日出發時,焦某發現A旅行社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況下,將旅游業務外包給B旅行社。12月26日23時許,...
一、合同當事人【實務要點】第三人實際履行合同情形下合同當事人的認定問:在實踐中有這種情形,即一方在合同書上簽字,但實際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為第三人,此種情形下如何認定合同當事人?答:合同關系是存在于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原則上僅在合...
隨同旅行社團外出旅游已被許多消費者所接受,因游玩項目存在安全隱患或防護設施不當等原因導致游客死亡、致傷事件也常有之。旅客在游玩活動中所發生的人身損害結果與旅行社的推介行為存在間接因果關系,因此作為起推介作用的旅行社對損害結果發生應承擔連帶民...
一、立法例之分析 (一)大陸法系。德國民法典堅持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的二元劃分,認為精神損害只能通過侵權之訴獲得賠償。違約行為不能產生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依照其第253條之規定,非財產上損害賠償的法律有規定者為限。也就是說合同不履行行為不能...
1.旅游糾紛適用的法律相關規定有哪些 為正確審理旅游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
旅游消費糾紛如何應對對于旅游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旅游經營者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責...
交通賠償 因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發生糾紛的,可以通過到法院立案起訴的方式處理。法院會根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提交的材料、是否符合起訴條件、是否有交通事故責任認...
有責任。 在旅行中發生車禍造成游客受傷包含兩種法律關系。一是游客與旅行社的合同關系,因發生車禍,可能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這就造成了違約;二是游客與車輛運營者(旅游輔助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因為車禍造成游客受傷,因此構成侵權。所以在旅游過程中...
一則案例:2017年10月1日,老人王某與某旅行社簽訂《出境旅游協議書》,合同中約定旅行社應當派隨隊醫生。老人王某支付10萬元團費。在境外旅行過程中,導游與老人發生爭執,導致老人受傷,旅行社并未派隨隊醫生,導致傷情惡化。老人王某遂起訴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