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工商年檢公告不僅對審計范圍的規定不同,而且每年都在變動,每年的關注點都不一樣。加上一些地區的工商部門與注冊會計師之間缺乏溝通,且注冊會計師也沒有義務向工商部門傳遞審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變化信息,從而產生了不少困惑。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工商年檢審計中需明確6個重要問題。
明確社會審計的職責
社會審計是通過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真實、公允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合理保證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注冊會計師的職責只是如實反映披露,無需認定也無法定性是否抽資。社會審計與國家審計的區別在于,社會審計是委托審計,沒有審計調查權和處罰權,同時,也不能代替執法部門的職業判斷。
明確什么是鑒證
通俗地講,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報表及其附注就如同一個收藏家提供的“寶石”,注冊會計師的職責就是運用專業知識,鑒別該“寶石”的真偽。如果“寶石”是真的,就應當發表無保留意見;如果“寶石”有瑕疵,應當指出“寶石”是真正的“寶石”,但有瑕疵,發表保留意見;而如果“寶石”秦-推罰陀Φ背鼉叻穸ㄒ餳蝗綣薹ㄔ擻現代手段檢測,則應當發表無法表示意見。因此,如果沒有注冊會計師,收藏家提供任何材料均宣稱是“寶石”,就會導致市場上“寶石”泛濫。
明確社會審計的依據
社會審計的依據是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準則,評判的標準是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是否符合《企業會計制度》或《企業會計準則》。也就是說,只要企業經濟業務發生是真實的,當其他法律法規與審計準則不一致時,評價的依據仍以審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或會計準則為準。審計報告只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是否符合會計制度或會計準則發表意見。這也是為何審計報告首先聲明了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并聲明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已經按照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了編制。
明確社會審計的范圍
社會審計的單位范圍是被審計單位,雖然注冊會計師有時也會延伸取得被投資單位的相關資料,但這種延伸取證也是為保證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的真實性服務的。即使是被審計單位的母子公司,如果沒有委托審計,注冊會計師也無權進行審計。社會審計的時間范圍是被審計單位委托的審計年度。注冊會計師鑒證的是歷史財務信息,即雖然注冊會計師審計時會延伸到以前年度檢查大額交易的期初余額,延伸到次年初檢查期后收回情況,但這些程序都是為保證審計年度財務信息真實性和公允性服務的。
明確審計報告的使用者
從理論上講,審計報告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滿足社會公眾對財務信息的需要。審計報告的使用者包括:政府各部門、銀行、投資者和債權人,而小企業審計報告的使用者,實際上主要是工商、稅務、銀行、外匯管理、外經貿等國家主管部門。因此,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如果僅反映其他應收款及工商登記事項在審計年度的變更情況,那稅務部門就無法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應納稅所得額情況,銀行也無法評價被審計單位資產質量、經營實力和償債能力。
明確審計上的“重要性”概念
注冊會計師采用的現代審計方法主要是抽樣審計,只關注影響財務信息的重大金額。《最高人民法:關于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不僅承認了審計準則的法律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采納了審計程序論的觀點。
其中第七條規定了免責條款:已經遵守執業準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職業謹慎,但仍未能發現被審計的會計資料錯誤;審計業務所必須依賴的金融機構等單位提供虛假或者不實的證明文件,會計師事務所在保持必要的職業謹慎下仍未能發現其虛假或者不實。而且采用了審計準則上的重要性原則,以合理地保證而非絕對地保證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由此可見,應明確審計上“重要性”的概念及相關要求。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審計機關對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有哪些審計職責審計機關對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具體組織本級預算執行的情況,本級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征收預算收入的情況,與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直接發生預算繳款、撥款關系的部門、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下級人民政府的預...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的流程都有哪些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扣繳義務人必須依...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1、社會中介機構在對國有企業年報審計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缺乏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不按規定程序實施審計、出具審計報告等我國的獨立審計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從事審計業務必須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但有些社會中介機構和注冊會計師對待國有企業的年報審...
1.二,我國現行的審計法律法規依據主要有哪些 為了適應依法行政的要求,規范審計執法,防范審計風險,修訂后的《審計法》在第三條中增加了一款作為第二款:即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
1.國家關于內部審計的法規和準則主要有哪些 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是中國內部審計工作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實務指南三個層次組成。 (一)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基本準則是內部審計準則的總綱,是內部...
審計程序的準備解階段: (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常用方法 1、查閱去年的審計工作底稿; 2、查閱行業業務經營資料。 3、查閱公司章程協議、董事會會議記錄、重要合同等。 4、參觀被審單位現場。 5、詢問內審人員和管理當局。 (二)簽...
1.工程審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第十六條 審計機關對本級各部門(含直屬單位)和下級政府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決算以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第二十二條 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
1.審計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