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與企業簽訂保密合同的員工包括:
1、高級研究開發人員、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他們或者掌握著企業的核心技術,或者擔任企業的主要管理工作,掌握著企業的重要經營信息,他們是簽訂保密協議的主要對象。
2、一般技術支持人員和關鍵崗位的技術工人;他們雖然不是最主要的人員,但是也有可能接觸到企業的核心技術,也有必要與他們簽訂保密協議。
3、市場計劃、銷售人員;他們是經營決策的實施者,了解企業的營銷計劃、客戶名單,因此企業也會與他們簽訂保密協議。
4、財會人員、秘書人員、保安人員等。他們都有可能由于崗位的原因了解到企業的商業秘密,如果不與他們簽訂保密協議,他們很可能有意或無意的泄露企業的商業秘密。
刑事責任
對于違反保密協議造成嚴重后果的當事人,我國刑法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
第二百一十九條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協議,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勞動者承擔保守相關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以及競業限制的義務,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約定的,應當按約定支付違約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第六條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30%低于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第七條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當事人解除勞動合同時,除另有約定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或者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后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八條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三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請求解除競業限制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九條在競業限制期限內,用人單位請求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勞動者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條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后,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按照約定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經營者協議
對于企業在從事商業貿易中獲取的商業秘密,可以簽訂保密協議對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簽訂保密協議是企業對自己的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的常用手段之一。
當私募投資者對企業產生興趣,需要進一步深層次了解企業,確認投資意向時,為了保護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在私募投資者了解企業商業秘密時所簽訂的商業機密保密協議稱為私募保密協議。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既然為工作簽訂了保密協議,那么有些不可以做的,我們就不可以做了。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1.激勵股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跟股權激勵有關的眾多法律有:關于國迅速騰達有高創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關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裁判要旨】通過隱名代持方式投資擬上市公司,因違反相關股權清晰的監管規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代持協議無效,因代持所產生的投資收益應根據雙方過錯以及貢獻大小等情況進行公平與合理的分割。該案中,原告楊金國在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與林...
企業債券招標發行業務指引(暫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債券的招標發行行為,保護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依據《公司法》、《證券法》、《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國務院第121號令)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企業債券管理工作的通知》...
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業務都有哪些規定《公司債券承銷業務規范》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承銷機構承銷公司債券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公司債券市場健康發展,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自律規則,制定本規范。第二...
1.公司上市有什么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四十八條申請證券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由證券交易所依法審核同意,并由雙方簽訂上市協議。 證券交易所根據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的決定安排政府債券上市交易。 第四十九條申請股票、...
公司股權激勵的七大法律風險 1、合同問題 股權激勵方案落地要注意簽訂書面合同,不能僅僅公布實施方案及與激勵對象口頭約定,或以勞動合同替代股權激勵合同。 中關村在線就是反面例子:公司與若干技術骨干簽訂《勞動合同》,約定乙方工作滿12個月后可以...
中央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暫行規定有哪些內容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中央企業商業秘密保護工作,保障中央企業利益不受侵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商業秘密,...
中央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暫行規定的內容有哪些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中央企業商業秘密保護工作,保障中央企業利益不受侵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商業秘密...
引言:國內A股上市公司的收購歷來就是一個活躍及引人注目的市場,2018年,在金融去杠桿的形勢之下,A股持續低迷,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的交易愈發活躍。上市公司因其特具的融資能力、支付能力、廣告效應、價值發現功能,本身即為稀缺資源,也即所謂的...
1.國家行政機關對違反法律規定的行政人員所實施的法律制裁是什么 根據行政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具體情況,行政機關可以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分。對于行政人員違法違紀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參照《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