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6月25日,姜某以自己為投保人和受益人,以丈夫胡某為被保險人,與某保險公司簽訂了身故保險金為30000元的終身保險合同。保險合同中約定:被保險人因違法、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傷、醉酒、斗毆造成人身傷害或身故的,保險公司應免除保險責任。2007年8月3日,胡某在追討其借給張某的2萬元賭資時,與張某發生口角,被張某用鋼管擊中頭部,導致經搶救無效死亡。之后,胡某之妻姜某在多次向某保險公司索賠未果的情況下,將某保險公司訴至法院,要求某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30000元。
【分歧】
本案在審理中,對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認為,應駁回姜某的訴訟請求。理由是:胡某之妻姜某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明確約定被保險人從事違法行為而導致身故的,可免除保險公司的保險責任。而胡某借給張某的20000元賭資具有賭博性質,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僅違反了合同的約定,而且其的死亡與其的違法行為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保險公司不承擔理賠責任。
第二種認為,應支持姜某的訴訟請求。理由是:雖然胡某借給張某賭資具有賭博性質,屬于違法行為,但導致胡某死亡的真正直接原因并非是胡某提供賭資而被張某殺害,即,胡某追討賭資的行為與其被殺的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合乎自然規律的聯系,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所以,保險公司不能免除自身的保險責任。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觀點。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胡某追討賭資的行為與其被殺身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據此確定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這就涉及到保險業中的一項基本原則——近因原則。對于近因原則,我國現行保險法并沒有直接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近因原則是判斷保險人應否承擔保險責任的一個重要標準。“判斷責任看近因,決定賠償看范圍”這句俗語已成為保險實務中一種不言自明的法律思維。
所謂近因原則,是指危險事故的發生與損失結果的形成須有直接的后果關系,保險人才對發生的損失承擔理賠責任的一項原則。近因是指造成保險標的損失最直接、最有效的、起決定性作用或起支配性作用的原因,它并不一定是損失發生時在空間和時間上最接近的原因。
實踐中,引起損失的原因可分為單一原因和多種原因兩種情形。單一原因,是指保險標的損失由單一原因所致,該因即為近因。單一原因屬于保險責任的,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單一原因屬于責任免除項目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多種原因,是指保險標的損失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因所致。認定近因和保險責任,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多種原因同時發生導致的損失。該種情況中,如果同時發生導致損失的多種原因屬于保險責任或責任免除的,則保險人應負全部的或不負賠償責任;如果同時發生導致損失的多種原因不全屬保險責任,則應嚴格區分。對不能區別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的,可以協商賠付。二是多種原因相繼發生導致的損失。該種情況中,如果相繼發生導致損失的多種原因屬于保險責任或責任免除范圍的,則保險人應負全部或不負賠償責任。如果相繼發生導致損失的多種原因中的前因屬于責任免除且為近因,后因屬于保險責任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反之,后因屬于近因,則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三是多種原因間斷發生導致的損失。該種情況中,由于在間斷發生的原因中,有一種新的獨立的原因介入,使原有的因果關系鏈斷裂,并導致損失,則新介入的獨立原因是近因。如果近因屬于保險責任范圍的事故,則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反之,則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
本案中,胡某的死亡顯然不是單一原因所致,而是由追討賭資和被張某所殺兩個原因相繼發生導致。即胡某追討賭資是前因,張某痛下殺機的犯罪行為是后因,這兩個原因是相繼發生且前后銜接的。那么,胡某的死亡原因究竟是緣于追討賭資的行為還是來自張某的犯罪行為,也即,哪個原因是引起保險事故發生的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這就需要用近因原則來判斷。而本案胡某追討賭資時,張某如果沒有產生殺人的動機,并采取相應的暴力手段,而是如數交付,就不會導致胡某身亡。即,胡某追討賭資的行為作為前因,雖然給張某實施犯罪行為的后因客觀上提供了作案時機和條件,但張某實施的犯罪行為并不是胡某追討賭資直接的、必然的結果。也即,胡某追討賭資的行為與其的死亡后果僅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系,無法構成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因此,胡某追討賭資的行為作為前因不具備近因的條件;相反,真正導致胡某死亡的近因則是作為后因的張某實施的犯罪行為。故此,張某的犯罪行為不屬于保險公司的免責范圍,保險公司仍應承擔理賠責任。
隨著我國保險業的迅猛發展,近因原則已逐步成為我國保險業的一項基本原則,為保險人在分析損失的原因和處理保險賠付責任時所采用。筆者在此也建議,我國應在立法中明確近因原則在保險中的適用,這不僅符合國際保險業的趨勢,使我們在處理保險糾紛時能做到有法有據可循,而且也有利于促使我國保險事業又快又好發展。
對于游客身亡獲賠保險后旅行社是否可以免責?這一問題,依據我國現有法律規定,我認為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1,1997年5月13日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旅行社辦理旅游意外保險暫行規定》第二條規定,本規定所稱旅游意外保險是指旅行社在組織團隊...
[案情] 張某于2004年在某保險公司處投保并交納了相應保險費,其投保的額度為50萬元,期限自2004年9月20日至2005年9月19日。2005年7月17日,該車發生交通事故,且負該事故主要責任。受害人李某向法院起訴,經法院調解,本案張某...
隨著各類打車軟件的盛行,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加便捷多樣,從專車、快車到順風車,滿足各類乘客的不同需求。順風車,顧名思義就是順路合乘,對車主來說分攤了出行成本,對乘客而言,打車的費用更加經濟實惠,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吳某最近駕駛順風車發生交通...
2018年4月5日18時45分,張某駕駛陜AV****號轎車行駛至定武高速394公里440米時,與郭某駕駛的陜AX****大型客車相撞致兩車受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事發后,兩車受損需要拖車施救,產生施救費1300元...
【案情】 劉某將登記在其名下的10輛非營業車輛放在其經營的A租賃公司用于租賃。B保險公司業務員葉某為拓展業務,明知劉某名下的10輛非營業車輛系用于租賃,仍按非營業車輛予以承保。郭某從A公司租賃了其中一輛車輛,后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造...
1【案情】 2011年4月3日上午,藍某駕駛小型普通客車與同方向由羅某駕駛的重型自卸貨車發生碰撞,藍某遂即駕車行至候車亭路段,停下車輛后藍某下車將羅某駕駛的車輛攔下,與此同時,藍某某駕駛另一車行至該路段,由于未保持安全剎車車距,與羅某停下...
【案情】2012年9月25日下午16時許,謝某駕駛一輛小貨車從瑯琚向縣城方向行駛,副駕駛座位上坐著搭車人詹某。當車輛行駛至一陡坡路段時,小貨車突然向后退滑,詹某因害怕,為了避險匆忙從車上跳下,但側翻的小貨車壓住了詹某,致使其當場死亡。經鑒定...
案情: 藍天運輸公司為萬某等人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中華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人保額為25萬元,附加意外傷害醫療險(團),每人保額為3萬元,保險期間為2009年3月21日至2010年3月20日。適用的保險條款中華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條款規定在本...
(車上人員向第三者轉化,保險應當賠償)工人卸貨時因司機突然啟動汽車導致摔傷,保險公司認為系車上人員,拒絕理賠。當事人無奈將車主、駕駛員及保險公司起訴至晉江市人民法院,法院認為車上人員摔下車時已脫離車體應屬于第三者,判決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導讀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的一名女子朱某在投保了某保險公司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后不久,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保險公司卻以朱某屬無證駕駛,事故屬于免賠范圍為由拒賠。高要法院認為朱某的交通違法行為與該交通事故沒有直接因果關系,朱某在保險期間內發生意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