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公益訴訟案件,可以適用人民陪審制。 3、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向人民檢察院送達出庭通知書。 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庭,并應當自收到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之日起三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派員出庭通知書。派員出庭通知書應當寫明出庭......
民事公益訴訟應該提交的材料 1、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的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即: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2、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在食品藥......
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是公益訴訟的原告 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問題是公益訴訟制度中的基礎性問題。從我國的現行管理體制和減少濫訴風險的角度看,為了使公益訴訟制度既能在我國適度開展,同時又能有序進行,目前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不宜過寬?!睹袷略V訟法》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在對此解讀的過程中,對于法律規定是否限制有關組織始終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認為,有關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不需法律的明確規定。另一種觀點認為,法律規定不僅限制機關,有關組織也應有法律明確規定。筆......
一、什么是環境公益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是指為了保護社會公共的環境權利和其他相關權利而進行的訴訟活動,也是針對保護個體環境權利及相關權利的環境私益訴訟而言的。環境公益訴訟,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
大多數觀點認為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一般民眾、社會團體和檢察機關。 值得探討的是具備什么條件的個人和團體才是正當當事人,或者才是當事人適格。從公益訴訟的目的和性質看,似乎不應該施加過嚴格的限制,但是出于對濫訟的擔 心,要求對當事人以...
怎樣找公益律師 怎樣找公益律師?不管是申請團聚公益婚姻還是境外離婚訴訟,要先確定準備的文件有哪些,具體文件內容如下:一、公證證明文件公證是簽訂協議時必須要出具的文件,而要出具公證證明,公證需要到公證處辦理,而公證處在什么地方?有哪...
消費維權公益訴訟的損害賠償之路 有多遠?公益訴訟在我國是舶來品,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正后的一大亮點,是吸收了我國民事訴訟中10多年來公益訴訟實踐,力排眾議,將環境和消費兩類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入法。然而,由于規定較為粗略,司法實踐中操作...
一、公益訴訟的范圍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按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的公益訴訟,前者稱為民事公訴或行政公訴...
執行中法院不做調解了,但是雙方可以自行和解,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
1.公益訴訟法律規定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
公益訴訟通常指國家、社會組織或公民個人以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對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起訴,通過法院依法審理,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回復社會公共利益的訴訟制度。根據訴訟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廣義和狹義上的公益訴訟。廣義上的公益訴訟包括所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