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公益訴訟案件,可以適用人民陪審制。 3、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向人民檢察院送達出庭通知書。 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庭,并應當自收到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之日起三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派員出庭通知書。派員出庭通知書應當寫明出庭......
訴訟制度的創新安排 訴前程序發揮監督作用諸多瓶頸亟待破題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取得了良好開端,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頸。霍敏說,公益訴訟制度雖已建立,但配套制度措施仍不完善。調查取證缺乏剛性保障手段,調查核實意識不到位、調查核實缺乏有效操作規范、辦案力量亟待加強,辦案人員能力有待提高,辦案思維、知識儲備、業務素質等還不能完全適應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新要求。 霍敏建議,加強公益訴訟專門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專門的公益訴訟人才庫,并做好公益訴訟培訓工作,向基層一線傾斜,全面提升辦案能力,加強公益......
公益訴訟通常指國家、社會組織或公民個人以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對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起訴,通過法院依法審理,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回復社會公共利益的訴訟制度。根據訴訟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廣義和狹義上的公益訴訟。廣義上的公益訴訟包括所有維護公共利益的訴訟,狹義的公益訴訟僅指國家機關代表國家以國家的名義提起的訴訟。訴訟主體問題是公益訴訟制度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涉及公益訴訟的規定僅一條,對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一、我國公益訴訟原告......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前,檢察機關應當以公告的方式告知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并且規定檢察機關已履行訴前公告程序的,人民法院立案后不再進行公告。在提起行...
正確答案:C 解析:這個題目考查時政常識。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行使職權的行為,應該督促其糾正。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檢察機關要深刻認識建立該項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檢察機關...
北京7月2日電(記者高-鑫)最高人民檢察院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改革試點方案》),并通報相關工作。發布會上,最高檢新聞發言人介紹了上述方案的制定經過。 近年來,生態環境污染、危害食品藥品安全...
北京7月2日電(記者高-鑫)最高人民檢察院今日對外發布《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改革試點方案》)。依據該方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免繳訴訟費。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案件中,被告沒有反訴權。 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
大多數觀點認為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一般民眾、社會團體和檢察機關。 值得探討的是具備什么條件的個人和團體才是正當當事人,或者才是當事人適格。從公益訴訟的目的和性質看,似乎不應該施加過嚴格的限制,但是出于對濫訟的擔 心,要求對當事人以...
民事公益訴訟應該提交的材料 1、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的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即: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
一、公益訴訟的范圍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按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的公益訴訟,前者稱為民事公訴或行政公訴...
在我國,公益訴訟仍是民事司法制度中的新生事物,處于萌芽時期。什么是公益訴訟?哪些屬于公益訴訟即公益訴訟的范圍?認真加以探討和研究,對于我們更進一步地推進公益訴訟的理論和司法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
一、民事公益訴訟 民事公益訴訟就是通過民事訴訟程序進行的公益訴訟。國務院2005年12月通過的《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明確提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但對公益訴訟的內涵與外延,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一般認為,公益訴訟是特定的國家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