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健康的破產原因給破產清算工作帶來的被動
1、企業財務管理混亂,內部監督機制形同虛設。援引光山縣**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的結論,某一破產企業:該單位財務帳目不規范,白條入賬多,各種費用報銷很少有正規發票,基本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購貨沒有進貨發票,憑自制進倉單入帳,銷貨不開銷貨發票,憑自制銷貨報表入帳,折扣、折讓,憑實收貨款抵算。少數人任意支借款不還,賒銷嚴重,外欠難收,庫存商品帳實不符,期未帳面庫存的商品10401.45元,倉庫已空。
某一縣管大型企業的財務記帳更是讓人不可理解,銷貨款、購貨款帳外循環,業務員在異地收取客戶銷貨款,由業務員直接在異地存取,對已收回的應收貨款,公司財務不開具收款收據入帳,而是憑業務員的造表入帳減客戶應收銷貨款;采購材料匯購貨款,不是以公司銀行帳上匯出,而是由業務員從異地匯出。實踐中某業務員通知公司財務已匯給某客戶采購材料款103萬元,公司財務在無銀行匯票存根的情況下憑某業務員的通知記帳,因未收到材料,公司帳面就反映某材料供應客戶的欠款。清算組在清算時,通過與客戶對帳,發現103萬元根本未匯,現在103萬元款去向不明。由于人為的因素釀成企業破產的主要原因,在破產清算過程中,債權人、企業職工意見大,致使清算工作進展不快。
2、債務人提出破產申請時,企業已停產多年,有的長達4至5年。企業停產時間長,虧損會逐年增大,負債率越來越高,到破產清算時,破產財產已不足以對第一順序清償,一般債權清償比例為零,給法院審理帶來很大難度。破產企業的應收債權在催討過程中,相對方大多以債權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催收近乎無望。因企業停產,業務員下崗,大量的收入、支出條據未能入帳,破產前的會計檔案已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在之后的清算工作中,清算組要找業務員核對收支條據,調整相關會計帳目,加大了工作量,延長了清算時間。
3、個別企業報喜不報憂,企業決策者為了個人的功利,多報收入,掩蓋虧損,企業財務報表上反映的是相反的財務狀況。某一破產企業在破產申請時附帶的審計報告中,反映該企業在某市有900多萬的銷售收入未收回,有懸而未決在國外銷售點損失1000多萬元。清算時,發現該市根本沒有900多萬元的銷售債權,連基本客戶就沒有;而國外1000多萬元的產品損失不敢界定處理。
4、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時,對職工除名隨意性大,在后來的破產清算工作中,除名職工有矛盾激化的苗頭。據粗略統計,有的企業除名職工達幾百人。除名時只是在企業宣傳欄上公布,依勞動法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因企業除名職工多,清算組不可能對除名職工的經濟補償金和養老保險金進行測算,勢必造成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
破產案件涉及資產重組、職工安置、社會穩定等一系列的關系,錯綜復雜,審理難度頗大。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破產案件新情況層出不窮,需要我們不斷調查研究,總結分析,為破產案件審理鋪平道路。筆者從此類案件有關統計數字出發,探究當前破產案件特點、存在問題...
公司作為市場最活躍的主體,既有準入機制,同時也有退出市場機制,公司市場退出是指公司喪失商事主體資格而退出市場行為,亦稱公司解算,公司解算時必須進行清算,并依法注銷,公司清算分為,自愿清算,強制清算和破產清算,強制清算與破產清算的聯系和區...
1.人民法院要正確認識企業破產法保障債權公平有序受償、完善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優化社會資源配置、調整社會產業結構、拯救危困企業的作用,依法受理審理企業破產清算、重整、和解案件,綜合利用企業破產法的多種程序,充分發揮其對市場經濟的調整作用,建...
發布部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文號:(2004年2月16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7次會議通過)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樹立現代企業破產理念,指導我市各級法院對企業破產案件的審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破產法,無論在立法理念還是制度設計上都有很大的創新與突破,其規定比較完善、成熟,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它的頒布施行標志著我國市場經濟走向成熟。但是,我國破產法律制度仍然處于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破產審判仍處于經驗積累...
發布部門: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文號:(2003年7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全省法院審理企業破產案件工作情況的報告》...
債權人不同意破產的可以破產嗎案情被申請人上海B實業公司(下稱B公司)由其主管部門**華埔貿易公司于1994年3月18日申請開辦成立,注冊資金400萬元人民幣,企業性質集體所有制,經營范圍為渣土運輸、建筑材料、日用品等。該公司于1996年下半...
破產是在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不能清償債務的前提下,法院根據債權人或債務人本人的申請作出宣告,并依法對其財產進行清理和分配的制度。破產是伴隨著商品經濟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優勝劣汰競爭機制在商品經濟中的體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少企...
張店法院通過對近年來審理的破產案件調查研究發現,法院在審理破產案件方面存在四難: 一是企業債權難實現。從受理的破產案件看,有95%的破產企業資產負債率在200%以上,而96.4%的破產企業存在債權清收難的現象。原因主要是破產企業在生產經營...
摘要:因國內房地產市場疲軟、政策監管持續收緊,大量房地產企業因融資方式不當、經營管理缺陷等原因進入破產程序。而在我國破產程序追求利益平衡的價值取向下,房地產企業破產程序中的金融債權往往就會淪為社會安定的犧牲品。因此,金融機構債權人必須積極主...